【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邢莉 等 编著:《民俗学概论新编》
  作者:邢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2-21 | 点击数:6043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民俗文化的地位
  第二节 多元一体的中国民俗文化
  第三节 民俗文化的多种价值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俗学的发展

  第一章  民俗与民俗学

  第一节 民俗与民俗学的界定
  第二节 民俗学的生活属性
  第三节 民俗文化的特征

  第二章  民众的物质生活世界

  第一节 中国多元的生态环境与多元的生计方式
  第二节 农耕民族的物质生活民俗
  第三节 草原游牧民族的物质生活民俗
  第四节 采掘、狩猎、鱼捞、养殖的生活民俗
       第五节 城市民俗学

  第三章  民众的社会生活世界

  第一节 生命的礼仪生活
  第二节 民间社会的节日生活
  第三节 民众的社会组织

  第四章  民众的艺术生活世界

  第一节 民间工艺:民众生活的智慧
  第二节 民俗舞蹈:民众形体的表述
  第三节 民间音乐:民众生活的乐曲 

  第五章  民众的精神生活世界

  第一节 民间信仰的文化定位
  第二节 民间信仰的定义与结构
  第三节 民间信仰的特征与社会功能

  第六章  民间叙事

  第一节 口头叙事
  第二节 身体叙事
  第三节 民俗图像叙事

  第七章  民俗传承论

       第一节 传承与传统
       第二节 民俗传承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民俗传承的方式
       第四节 民俗传承人及其重要地位

  第八章  民俗文化的传播、变迁与融合

       第一节 民俗文化的传播
       第二节 民俗文化的变迁
       第三节 民俗文化的融合

  第九章  田野民俗志与田野作业

       第一节 民俗志概念的提出及意义
       第二节 田野民俗志的概念及特征
       第三节 民俗学田野作业及民俗志的撰写

  第十章  各国民俗学

       第一节 欧洲民俗学
       第二节 美国民俗学
       第三节 日本民俗学
       第四节 中国民俗学

  后记

 


继续浏览:1 | 2 |

【本文责编:郑艳】

上一条: ·[法]帕翠希娅·西安伯里:《首饰的秘密》
下一条: ·郑少雄 李荣荣主编:《北冥有鱼:人类学家的田野故事》
   相关链接
·[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
·[王婧依]由安井真奈美的生育研究观现代生育民俗学构建·[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
·[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龙晓添]流动的生活·具体的人: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探蹟·[刘思诚]未完成:鲁迅朝向田野的三个维度
·[林诗瑶]空间与地方·[李正宇]韦大列对中国民俗学发轫的贡献及其意大利学术渊源
·[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
·[李刚 荆淑坤]信息化时代的学术共同体构建:以中国民俗学会为例·[金倩雯]数字民俗学的实践探索:网络民族志视角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