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冯智明]瑶族盘瓠神话及其崇拜流变 ——基于对广西红瑶的考察
  作者:冯智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2-16 | 点击数:9360
 

  三、漂洋过海与狗取谷种: 红瑶盘瓠神话及崇拜之流变

  上述神犬神话和 《过山文》虽无盘瓠之名, 但亦可视为瑶语支瑶族盘瓠神话之异文,但除了 极少数老人和师公,大多数红瑶人并不知晓。相 较之,狗在红瑶人漂洋过海途中取回谷种的传说 更深入人心:

  红瑶出身山东青州大巷,为逃避战 乱被迫离开家乡。坐木船飘洋过海,遇 着狂风大雨打翻船,人和狗都拼命游到 了对岸,大家这才发现随身带的东西全 都没有了,最可惜的是保命的谷种。聪 明的家狗通人性,晓得主人的难处,冒 险去海对面取谷种。狗在海中游了好久 好久,终于游到了海对面,看到晒谷场 上堆满稻谷,趁全身毛湿透的,赶紧在 谷堆上打了个滚,谷子就全部沾在身上 了。游回来的时候,狗身上的大部分谷 子都被海水冲走了,只剩下翘着的尾巴 上的几颗谷子。就是这几颗谷子救了红 瑶人的命,才又有了谷种种阳春。所以 现在的稻谷都是结在稻杆尾 ( 梢) 上。④

  ①红瑶 《过山文》,手抄本,笔者在龙胜金坑搜集。相似的 《大公爷》参见龙胜民族局编 《龙胜红瑶》,桂林: 广 西民族出版社 2002 年版。

  ②另有花瑶,人口较少。

  ③张有隽 : 《瑶族远祖盘瓠传说再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04 年第 4 期。

  ④被访谈人: 王仁财,男,1938 年生,文盲,访谈时间地点: 2009 年 3 月 22 日于龙胜矮岭寨。

  红瑶人也有先祖漂洋过海的记忆,红瑶古言 和 《过山文》中有云 : “抛乡抛里千万不抛话,抛 乡抛地抛山,千万不抛江。”意思是在迁徙途中, 离开家乡故土,千万不能忘记自己的语言; 抛弃 家乡土地山林,千万不能离开江河。红瑶各姓 《大公爷》和 《过山文》记载的迁徙路线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即沿江而行,或顺江而下,或逆江而 上。不管 “过海”是否为洞庭湖,江河湖海在红 瑶人的迁徙中都具有重要意义。红瑶人认为,因为家狗用尾巴沾回了谷种,人间的稻谷才都结在 禾杆尾上。为了纪念狗取回谷种的恩情,红瑶人 不伤害狗,家中畜养的狗死后要择地掩埋。忌吃 狗肉,吃了狗肉的人不能参加祭社和祭家先活动, 且七天之内不能靠近祖宗神龛。最为隆重的是每 年除夕夜举行的抬狗游寨仪式。 龙胜县大部分红瑶村寨都盛行除夕夜抬狗游 寨仪式。白天先在寨上挑选出一只纯色的肥壮公 狗,清洗干净后用染料红粉在其身上涂若干红色 斑点,与盘瓠“毛色斑黄”、 “身有二十四斑点” 的外形相似。笔者调查的矮岭寨抬狗仪式在年夜 饭后约八点左右开始,抬狗队伍由一个“齐全” 、① 会讲彩话的中年男子和六个十几岁的男孩组成, 一人打鼓,两人打锣,两人用扁担抬装在箩筐中 的狗,一人挑木桶。一行人敲锣打鼓先到寨中的 土地龙神坛祭拜,然后从师公家开始逐家游寨。 每到一家,主家先放鞭炮迎接,一行人抬狗绕堂 屋的祖宗神龛前转三圈,中年男子同时向主家说彩话:

  贵门开,今夜金狗来到你贵家门。 左边立起摇钱树,右边立起聚宝盆,早 落黄金夜落银。金狗一踩东,你家儿孙 出先生公; 金狗二踩南,你家儿孙出状 元郎; 金狗三踩西,你家儿孙喜登基; 金狗四踩北,一路求财十路得; 金狗五 踩中,踩进中堂生玉土。来时和你安香 火,去时和你送瘟神,七十二瘟都带走, 带到长江青草坪,带去洞庭大鱼吞。

  主家放一块肉和一团糯米饭进木桶中,给抬 狗人一包祭祀用的香纸。② 游完全寨各家各户后, 再回龙神坛祭拜,将收得的香纸放在坛下,供接 下来师公安龙用。然后将狗放出,喂食木桶中的 肉食,剩下的才由大家分享。人与狗同辞旧岁迎 新年,祝愿来年丰收。矮寨人又称抬狗游寨为 “赶秽”,意为借狗之神力驱走家屋中一年的瘟病与秽气,彩话中已有明显体现。

  应当说,红瑶人的狗崇拜和敬狗习俗已经逐 渐丧失了盘瓠崇拜的原始意义,狗传说的母题也发生了变化。岑家梧先生对瑶族盘瓠崇拜有深入研究,总结了盘瓠神话的两种类型,第一型为狗女婚配而生其族的传说,第二型是狗有功于其族 的传说。 ③红瑶狗取谷种的传说是为第二型的盘瓠 传说,是广泛流传在瑶语支瑶族中第一型盘瓠传 说的流变。岑家梧先生进一步指出这是一种图腾 转型现象,认为图腾制随物质基础而进化,“原始 社会的图腾制出现在旧石器时代后期,在氏族制 确立之后,就有许多图腾文化转形变质而构成氏 族制文化。转形图腾文化与原生图腾文化就有质 的区别,前者较后者原始性为浅,后者的本质是 朴素的,前者是夸大的,后者是具体的,前者是幻想的”。 ④红瑶的类似盘瓠神话和狗取谷种传说是 《评皇券牒》中原生盘瓠神话的转形,盘瓠的形象 已被淡化,代之以 “具体”、“朴素”的神狗、取 回谷种的英雄和驱赶秽气的祥物。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刘晓】

上一条: ·[陈建宪]春节——中华民族的时间元点与空间元点
下一条: ·[王琴 邱婧]勉瑶迁徙与“渡海”叙事:粤北乳源瑶歌变迁研究
   相关链接
·[杨镕]从舞蹈到体育:秧歌功能的现代转型与重构·[刘婷 刘会惠]城市化转型中民间信仰的动态构建
·[梁珊珊]多主体共议与民间故事的市场化转型:以徐文长《都来看》故事为例·[高忠严]村落自治实践现代化转型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额尔毕黑 刘桂英]鄂尔多斯婚礼现代化转型与民间传统舞台艺术融合研究·[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
·[孙华月 刁统菊]传统神话角色在网络语境中的形象转型研究·[万建中]从民族饮食到“中国饮食”的转型
·[辛灵美]东夷文化基因中的鸟图腾崇拜·[巴莫曲布嫫]全方位映射新时代中国文化政策转型的路线图
·[刘梦颖]社会流动背景下侗族掌墨师的工匠角色转型·[徐赣丽]从乡村到城市:中国民俗学的研究转向
·[徐赣丽]现代民俗学如何可能·[孟令法]地方性防疫知识的传承与转型
·[毛巧晖]神话资源现代转换的话语实践·[郭倩倩]民俗学的理论范式转型
·[周翔]山与海的想象:盘瓠神话中有关族源解释的两种表述·[赵旭东]视频直播的民族志书写
·[张茜]四川饮食民俗与餐饮业的转型发展·[王天鹏]中国民俗学70年:社会转型视角下的民俗变迁刍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