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有关人类主体被设定的观点同样关系到利科的解释学方法, 因为这些方法被运用于文本的批判分析中。解释的关节点不是像利科所主张的, 遵循现象学给外部参考加括弧以探察文本的内部结构的套路。相反, 内部和外部的差别仅仅是表面的, 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当作文本的社会行为所以产生的社会条件和历史条件。归根结蒂, 称为“外部”的事物也将被称为“内部”事物。本人早就指出, 即使这种强调不是针对被设定的主体, 我相信德里达用排除法来探究文本也是正确的。至少, 排除会告诉我们更多有可能是原文生产的过程。
上面的评述似乎在以一种奇特方式赞颂一位学者, 一位我誉为对人类学的“知识构成兴趣 ” 极其重要、在更加宽广的意义上对批判知识做出不朽贡献的人物。本人坚信, 对利科的显著贡献, 或者对与他相关的任何学者的批判性评论, 都是用一种最好、最诚挚的方式向利科对人类学, 以及更加普遍地对当代知识生活施予的影响、做出的贡献表示尊敬。利科本人的兴趣很有可能只是简单地涉及文化人类学, 一般说来, 与文化人类学家的日常关注点尚有距离。人类学一直对某些理论模型带有明显的反应, 例如, 强调全球化或世界体系的理论, 虚饰地方文化,地方对全球性的跨国进程的反作用。确切地说, 这些批评, 一如沃尔夫、西敏司、克劳福特和沃森等人类学家主张的, 关于全球化(包括地方重塑全球化过程的潜力)的本土回应对辩证理解世界范围的社会实践极为重要。依我看, 通过关注本土意义的构建、争论和不断变化的解释, 利科的解释学观点给那些理论透视的终极还原系统、生态学模型以及关于人类生存状况的实证主义主张提供了一种选择。于是, 利科文集中大量可能是虚构的作品, 就可用于我们必然在地方与全球层面对社会和文化格局的某些挑战。所以, 我们的确要感谢利科。
注释
①我们当然不应忽视萨特和莫里斯· 梅劳―庞蒂, 由于广阔的学术视野, 二人同样对人类学有相当大的影响。可以确定, 人们仍然把列维―斯特劳斯看做是 20世纪法国学术传统上有影响力的最后一位学者。
②不幸得很, 绝大多数人类学工作者不熟悉利科那些浩如烟海的论著。他的《弗洛伊德和哲学》是重新解释弗洛伊德以及根据象征和人类意识的模糊性宣扬弗洛伊德理论的佳作。不少人类学者是通过保罗· 拉宾诺的《摩洛哥田野工作的反思》, 或者通过其编撰的《作为解释的社会科学》认识利科的。基于同样的理由, 本人相信拙著《理解文化 》向学生出色地介绍了利科和汉斯 -格奥尔格· 伽达默尔。
③一般而言, 强调存在论便可将当代解释学同以认识主体为基础的传统认识论相区别。 更正确地说, 利科和伽达默尔这样的解释学家预想的人性, 一如福柯所做的那样, 是语言社区的话语产物。
④在埃德蒙· 胡塞尔看来, 现象学的加括弧是把外在参考悬置起来, 构成对象, 通过对象的多重表现进行研究的方法。
⑤该观点是由研究低层社会的大量投稿人提出来的, 例如帕莎· 恰特吉和蒂裴希· 恰克拉巴蒂。简而言之, 他们认为西方殖民主义的叙述话语经常否定当地历史, 特别否认当地的代表和反抗。
⑥语言指示理论可以上溯到柏拉图, 他谈论词语的表层附有其所指的本质时涉及到这个问题。语言指示理论比较现代的版本反映在早期维特根斯坦的普通语言哲学中(1961)。 根据维氏的观点, 词语不过是我们赋予对象世界的标签。但晚期的维特根斯坦(1953、1965)否认了语言指示理论, 而提出语言游戏理论, 他把语言设定为一种活动, 强调它要遵守语言共同体的习惯。
⑦利科在《恶的象征论》(1969)一书中提出, 象征和隐喻是同一的。他的《解释理论:话语和意义的增附》标志着与早期理论的决裂, 他在此书中介绍了生长素与逻各斯的区别。我猜测, 绝大多数人类学者更加愿意接受利科早期的作品, 因为关于生长素的晚期作品含糊不清, 对于大多数民族学家太抽象了。
⑧在坎拉拉氏· 奥贝耶斯科尔的著作中可以看到弗洛伊德的重要影响, 特别是他于 1981年出版的《麦迪斯的头发:个人象征与宗教经验随笔。奥贝耶斯科尔和利科一样, 在弗洛伊德的感召下, 对斯里兰卡女祭司的头发作解释学阐述很感兴趣。
⑨文学作品越来越多, 但意义并不因此而明朗。哈布斯班姆、瑞恩杰编著的读本贯穿了这种观点:有一个“可信的”过去, 传统的发明可以与之比较。两人仍然强调, 发明传统在重构的历史中是普遍的、重要的。不过理查德· 亨得勒和乔斯林· 林勒金争辩, 所有的历史和传统都是发明的产物, 暗示哈布斯班姆和瑞恩杰是后现代的观点。1996年, 我批评了哈布斯班姆和瑞恩杰, 也批判了亨得勒和林勒金。现在, 本人的立场一如既往。
⑩正如提请注意的, 加括弧的过程是胡塞尔的现象学洞悉对象的关键。但加括弧作为一种自为的行动, 远离了具体的社会交互作用, 变得抽象了。因此, 对潜在地包含着更加富于批判精神的译本感兴趣的学者经常求助于莫里斯· 梅劳―庞蒂。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46卷6期 【本文责编:张世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