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传承人与社区

首页民俗与文化传承人与社区

与时间赛跑 莫让“人去艺绝”
——常州市国家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初探
  作者:黄明彦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2-05 | 点击数:4600
 

  2015年,文化部启动300名年满70周岁以上及不满70周岁但体弱多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以下简称“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希望通过数字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系统地记录他们所掌握的非遗知识和精湛技艺,为后人留下珍贵资料。其中,江苏省共有10人入选,包括常州吟诵项目的秦德祥和锡剧项目的吴雅童。项目经费下达时,秦德祥先生76岁,一年前被医院确诊为肝癌晚期;吴雅童先生96岁,在医院卧床多月,已处弥留状态,基本无法与人沟通。为此,我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全国尚无成熟模板可以参照的情况下,摸着石头过河,及时制定了我市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整体方案,于2015年底启动此项工作,并于2016年11月底全面结项。2016年11月22-24日,“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座谈会暨培训班”在常州市召开,本人与秦德祥项目摄制团队负责人在会议上做经验交流,该项目的整体采集数据也代表江苏省文化厅上报文化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这不仅是常州对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做出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也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积累了重要经验。本文试就该工作开展以来的所思、所想、所做,包括对工作规范理解的一点心得进行梳理汇总,以求教于各位同行。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该项工作的迫切性与长期性

  截至2015年1月底,文化部公布的4批198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已有235人离世,在世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超过70周岁的已占到50%以上,开展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刻不容缓。而江苏省132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近年来也有近20人去世,在世传承人中70岁以上的超过六成。经过前期文化部及省厅的培训,我们充分认识到该项工作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各地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重点,该项工作也不同于以往中心及媒体所开展的数字化记录工作,有着复杂及严格的规范要求,其工作宗旨:是在抢救的前提下,兼顾研究与传播需要,以学术为导向的影音文献工作,不是以艺术为导向的创作工作;不涉及个人取舍,不以取悦大众为目的,除口述史访谈外,均以客观观察式拍摄为主;尽量尊重规律、顺序,忌扮演、搬演等;以项目为立足点,不局限于传承人本人的拍摄,一次性做全面,多拍、多记、多留存,抓紧做、提早做,多途径运用社会资源借力打力做。

  二、明确工作要求,严格规范工作流程

  (一)组建工作小组:根据文化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规范》要求,小组成员包括项目负责人1人(应为非遗中心工作人员),我们明确由常州市文化馆党政负责人各自领衔负责一个项目;专家顾问至少1人,我们为每个项目配备专家4名,两个项目的采集摄制工作通过聘请有专业资质的第三方团队完成,其他小组成员(包括导演、摄像、录音、翻译等)则由该团队组建。

  (二)经费使用安排:针对时间紧、任务重、涉及经费多这一情况,我们特别咨询请示常州市财政局采购处了解相关政策,得知该项目不在政府采购目录内,20万以下的项目可以不进行公开招投标。再经常州市文广新局同意,我馆采用邀标方式选择5家在本市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摄制工作经验的单位参与竞标,从中选择两家中标单位承担两个项目的视频采集工作。外包费用在20万以内(按中标价),先预付三分之一,中期督查合格后付三分之一,验收合格后付三分之一。每个项目剩余的20万用于我馆资料征集费、专家咨询费、省非遗中心二次来常督导、验收及后期补充整理等费用,整个竞标过程邀请了纪检部门与业务主管部门全程参与监督。

  (三)摄制团队选择:我们对团队的要求是:与非遗中心有前期合作经验,熟悉非遗工作要求与流程,拥有符合工作技术标准要求的摄影、摄像、录音、后期非线编辑相关专业设备,有相当文字功底及历史文学艺术修养的文字记者,能全身心投入该项目,能独立撰写采访提纲、方案,开展项目采集工作,这样,可以使我们的小组负责人和专家团队不被太多文字、技术方面的细节牵扯精力,从而争取了更多时间与精力全程掌控,提升项目总体质量与专业深度。两位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作也可视为选择、培育我市非遗数字化记录工作核心摄制团队的契机,可以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及项目试点工作带动团队的梯次建设。经过竞标,常州吟诵项目国家级传承人秦德祥的摄制团队由常州广播电视台旗下的大型电视传媒机构——云合传媒有限公司中标,锡剧国家级传承人吴雅童的摄制团队由常州一高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标。

  三、因地制宜、有序规范推进项目采集

  常州吟诵传承人秦德祥的抢救性记录工作是2016年年初正式启动的,到7月份秦德祥去世,历时整7个月,记录和积累了将近20小时宝贵的第一手音视频素材。口述史拍摄按照工作要求,内容包括对传承人口述进行科学记录,对传承人的师傅、徒弟、家人、同事、研究者、受众等进行访谈,重点关注传承人的人生经历、个人风格特色、技巧经验,及其背后的民俗背景、文化生态、文化记忆等。

  由于当时正值寒冬,秦德祥的身体状况不好,不耐久坐,在采访中他多次提出为了避免思路被打断,想要顺着自己的记忆梳理人生经历,希望由个人直接口述,而非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访谈。所以,口述史前半部分以秦德祥口述为主,4次录制用3个小时完成了秦德祥自述,之后整理同期声传秦德祥本人确认。我们对这3小时的记录进行了分析,认为仅由秦德祥本人口述很难保证客观、系统,无法全面体现其个人真正作用,以及对该项目的贡献,最后,经专家组商议,再次对口述史访谈最后一部分的初拟提纲进行了详细讨论,针对常州吟诵的专业性理论和秦德祥的艺术成就罗列了10个重点问题。鉴于秦德祥的个性因素,学员们建议由他的得意弟子、常州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楼益华老师进行采访,并把采访地点放置在符合访谈要求的常州两大古典园林——近园和未园。传承人口述部分还包括对大量外围专家、学者的采访,比如上海的章人英、黄嘉生,北京的屠岸、钱听涛、赵敏俐、王恩宝、尹小柯,南京的陈少松等,还有对家属和学员的采访。

  传承人项目实践部分,拍摄团队以秦德祥去年出版的《古韵今调》(含音频)为基础,完整采录了秦德祥52首代表性吟诵作品的视频记录,用双机位分多次拍摄完成,全方位展示了传承人示范、讲解特殊唱法、诗词、曲调的过程,以及传承人的项目实践能力、经验思想、风格特征、代表作品等。同时,还请秦德祥以《水调歌头》为例讲解了国内五种吟调,并以《木兰辞》为例讲解秦氏吟调,并对赵元任、屠岸等大家吟诵进行点评,客观展现了各自所长和各调优劣。

  传承教学部分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对吟诵传习所每周日的教学活动进行重点采集;第二是对常州吟诵校园传承进行记录,包括秦德祥及骨干成员在龙虎塘小学和常州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传承活动,体现其口传方式、项目实践演示、教授学生的完整过程。该部分以众多作品的完整教学流程为例,展示了该项目传授、学习及实践的全过程。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最终赶在秦德祥先生去世前,把所有可以想到的采录工作全部做完,并从16个小时的原始片素材中剪辑出文献片近15小时(包括口述片7.7个小时,传承教学片3.42个小时,项目实践片3.32个小时)以及综述片30分钟。加上常州电视台历年播发过的近5个多小时的新闻素材,可以说收集了秦德祥其人其事的诸多细节,在篇幅、时长和学术研究深度等方面,都创下了常州地区纪录片拍摄的新记录。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17-02-04
【本文责编:谷子瑞】

上一条: ·[孙发成]非遗保护中传统手工艺人的蜕变
下一条: ·[王学思]把思考留给每一位观众——观纪录片《老祖的声音》
   相关链接
·[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
·[田小旭]数字时代口头传统影像志·[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
·[宋嘉琪]坚守本真和顺时而变:传承人在非遗保护中的双重选择·[曾榆净 梁莉莉]“看见”多重行动逻辑下的女性传承人
·[艾晶]优势视角下广西女性非遗传承人发展路径研究·[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
·[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王晓宇 潘思薇]新疆面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陈岱娜]自我经营、性别与边界:社区语境下的非遗传承人现状探析
·[周波]从“身份认同”到“文化认同”: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设计的新面向·[王历]非遗实践、传承者在非遗商业化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
·[刘朝晖]谁的遗产?商业化、生活态与非遗保护的专属权困境·[郑鑫宇]遗产地社区讲解员与传承人的互动性研究
·[杨文]知识生产与制度赋权:中国非遗传承人制度的当代实践·[涂慷]大美工匠
·[孙立青]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媒介呈现的问题与对策·[何华湘]网络时代非遗传播伦理问题探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