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坡会的价值与功能
融水苗族坡会年年举行,民众为何能保持高涨的情绪?有苗族学者说:“苗族芦笙是欢乐、喜庆和丰收的象征。苗族吹芦笙,除了娱乐、友谊、交流和婚姻等目的外,还在于祈祷保佑,获得风调雨顺,田园丰收。因此,没有芦笙,不赶坡是一种不吉利,人心难得统一,生产的积极性发挥不出来。只有痛痛快快地娱乐,尽情地吹芦笙,让四面八方的朋友都来参加,增加节日的热烈气氛,使神灵满意,民众欢喜,来年生产才有精神上的保障。所以,苗族群众心目中,芦笙坡会规模越大越好”[4]。从这可以看出,坡会的多种功能和坡会对于当地民众的意义。
融水坡会像许多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一样拥有多种功能,概括起来主要有:1.男女择偶和村寨联谊,2.娱神娱人,3.贸易交换,4.传承文化和强化族群认同。主要通过坡会活动内容打同年、赛芦笙、做买卖[5]、芦笙祭祀等表现出来。
1.男女择偶和村寨联谊
苗族的坡会来源有多种说法,但是大多数的坡会来源跟婚姻习俗有关,也就是为了给青年男女增加认识的机会,扩大交际的范围。苗族传说讲到,苗族曾经实行远距离的外婚制,造成很多不便,许多年轻人因此不能婚嫁,于是举行芦笙坡会号召年轻男女相聚相会,给他们提供一个在野外自由交往的机会[6]。而在赶坡范围的扩大过程中,也使得青年男女们自由交往的面得到扩展。相当多的人的初恋都是由坡会开始,并走向婚姻的。
坡会上,小伙子围绕芦笙柱吹起芦笙,姑娘们在外围跳起踩堂舞,互相进行交流。小伙子尽显吹芦笙的风采,有的还在芦笙上插羽毛,随着吹奏时身体随着乐曲左右摇摆,羽毛便被挥舞起来,有时会甩到姑娘的脸上,吸引其注意。姑娘们都盛装出行,充分展示自己的美貌,以吸引未婚男子的目光。有人这么描绘坡会上的芦笙踩堂情景:“小伙子们以芦笙柱或大芦笙为中心围成数个同心圆,边吹边舞,展示其吹奏技艺及男子汉的风采;姑娘们在外围绕成一圈或数层,缓行漫舞;争研斗艳。姑娘们时而围着本村的芦笙堂显现风姿;时而与相邻芦笙队的踩堂姐妹们汇成一体,串绕数个芦笙堂同时起舞;时而又与别的芦笙队的姐妹们易地踩堂”[7]。在盛大、热闹的坡会上,姑娘和小伙一起近距离接触,互相认识,留下美好的记忆。通过年复一年的坡会,一聚再聚,年轻人就这样结成良缘佳侣。正是坡会具有的这一功能,使得年轻人对坡会具有向往和期待。
打同年一般是指村与村之间整体的交流,是以村为单位的联谊活动。邀同年要先经全村人的同意。如果要邀请某村去打同年,就在坡会上吹起芦笙邀请曲,围住对方的芦笙堂转三圈,然后在对方的大芦笙上贴邀请书。受邀方同意后,可在坡会散后跟着邀请方回去打同年,也有的会选择其他合适时间再受邀。打同年由村里年长的男性带领全村的小伙和姑娘前往,是为了让两个村的年轻人互相认识,寻找恋爱结婚的对象。打同年除了在芦笙坪上进行芦笙踩堂外,还有同年仪式。同年仪式在芦笙坪上进行,主人要准备宰杀牛、猪等牲口款待客人。同年仪式就是把这些牲口拿到芦笙坪上进行展示,主要程式是,牵着还未宰杀的牛或猪,给牲口带上大红花、插上芭芒草,绕芦笙坪转三圈,同时展示的还有款待客人的米酒、糯米饭等。展示完后,经过三轮芦笙踩堂,同年仪式就结束了。晚上,将在芦笙坪上进行同年宴会,之后,青年男女便可相邀回家或到郊外对唱情歌。一般打同年会进行三天,三天过去后,客寨返程时,主寨要送给他们肉、糯米饭、米酒等食物,让他们带回去同那些没有来打同年的村民们一起吃。当客寨回到自己村子后,便在本村的芦笙坪上,全寨人都集中享用打同年带回来的食物,会餐期间还会进行芦笙踩堂活动。第二年,原来的主寨要到客寨打同年,客寨按照同样的接待规格回敬。打同年的目的是为了增进两个村寨之间的感情,消除矛盾。同时,也是为了给两个寨子的未婚男女提供一个相互认识的机会,以解决其婚姻问题。至今打同年仍然是当地男女青年进行婚恋的主要方式。
2.娱神娱人
虽然现在我们所了解的坡会功能主要是为了社交或娱乐,但是当地的各类坡会活动的第一项都是祭祀。仪式通常是绕芦笙柱三周,吹三曲,主事者面向东方蹲下,口念祭词。祭祀的目的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芦笙踩堂是苗族民众喜爱的娱乐活动中最为普遍的。民国时期的《融县志》记载:“正月,侗苗则皆以男女集会,以芦笙跳舞相赛……(芦笙之会)盖为男女间最大最爱之公共娱乐;集会则因人数而见笙之多少。女子衣华服,亦集为一班。每至一村,宾主各奏笙,互答三次而后作友谊之比赛,于是笙歌跳舞,声韵抑扬”[8]。值得一提的是,坡会上吹芦笙活动中常有一位吹芒筒的人,他常常扮演喜剧演员,以滑稽的动作,令观众捧腹大笑,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
坡会上的娱乐以斗马、斗鸟、耍狮舞龙灯等活动,其中以斗马为多。斗马的刺激、惊险吸引许多民众到场观看,围观的人群中常常传出欢笑声,其中以男性居多,同时,也特别吸引外地的游客或摄影爱好者。这项竞技活动深得当地人的喜爱。村民用来斗马比赛的马是专门喂养的,从来不用于运输;而且要付出更多的经济代价,临近斗马比赛,主人要拌以黄豆粉、碎米、甜酒等喂食,使马变得更加膘肥体壮,生性冲动。但是斗马本身并不能给主人带来什么经济收益,斗马比赛的奖励一般有村民自发捐献和政府的资助,金额不多,除了奖金,还有一些生活用品。当地人说:“斗马有点奖励,但是不大,这里的人就是喜欢,人家外地人觉得奇怪,斗整天才得那么点点钱有什么意义,但是我们就是喜欢,不为了什么,就觉得斗马开心点。”可见,民众的精神需求与自我满足促使这项活动一直传承下来。
3.贸易交换
坡会也有物质交流的作用。坡会的规模有大有小,大的上万人,甚至数万人,小的一两千人。每年的坡会就形成了人数最多、流动量最大的集市。苗族居住的村寨多分散在交通不便的偏僻山区,平时的贸易往来很少,节日期间人们把山里、地里的出产带到集市上出售,而商人小贩也趁机运送物品来坡会,进行商品交易,这样也满足了供需两方的需要。在商品缺乏时期,坡会成为了展示商品和满足人们物质消费需求的重要场所。
4.传承文化和强化族群认同
坡会伴随历史发展一直在传承和传播鲜明的苗族文化传统。芦笙是一种多功能的文化复合体。坡会成为苗族芦笙文化传承者的聚集点,那些可能分散在较大地理范围内的苗族人民相聚在一起,也有助于这些传承者互相学习借鉴。另一方面,在无文字的苗族社会生活中,形成约定俗成的规约: 12岁的男孩,必须习吹芦笙。不仅因为在祭祀、娱乐、求偶、婚嫁、节庆……等场合都要使用芦笙,最主要的是通过学芦笙——念唱芦笙歌,背记芦笙词,获取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每首芦笙词,都有明确而稳定的歌调,内容极为广泛,包括历史传说、生产知识、爱情婚姻、社会公德、乡规民俗等方面[9]。现在,学校教育几乎替代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孩子们只能在坡会期间才可以比较自如地学习吹芦笙和踩堂。尽管当地的中学现在已经开始教授吹芦笙,但在乡村现实的生活中,坡会期间一系列的活动是孩子们非常珍惜的学习民族文化的机会。所以,在芦笙踩堂活动中,时常可以看到孩子们举着芦笙跟大人学习吹奏的场景。坡会上男孩学习吹芦笙,女孩则在母亲细心的妆扮下加入芦笙踩堂队伍。孩子们从小在这种氛围里生活,慢慢习得民族传统文化,并保存共同的记忆,把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坡会不仅是一个教育子孙后代学习本民族文化的场域,同时也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坡会作为融水苗族人民全民共同参与的活动,每年重复其仪式和活动内容,可以起到强化认同的作用。有学者指出:“作为一种公共的文化行为,节日的最终目的并不在于娱乐或审美,而是在于社会教育和社会融合,是为了通过集体的庆祝活动和人人参与,来建立一套公共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念”[10]。芦笙是苗族文化的象征和标志,哪里有苗族,哪里就会有芦笙响起。有苗族文化的研究者认为“苗族历史上并没有形成过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和共同的经济生活,但苗族尚保持着强烈的群体认同意识和情感……最主要的当推存在于苗族文化传统和生活模式中的芦笙文化,以及由芦笙文化这根纽带维系着的共同心理素质”[11]。当地政府在申遗材料中对坡会作为苗族文化遗产的价值提到:“融水坡会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它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坡会链,正是这样一个链条,可以显示出当地苗族地区传统的厚重、民风的淳朴,有着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比较团结一致,增强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12]。
坡会是民族文化最为集中展现的时间和空间。每逢坡会,当地苗族与各民族男女老少举家举寨前往赶坡;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觉得在城市里失落或缺损了民族自尊心,也会利用春节假期,积极参与坡会。苗族同胞共同参与民族文化活动,进行村寨之间群体之间乃至个体之间的交流,并以村寨、家庭或个人为单位开展各项比赛,以争赢夺冠为快。共同的记忆、共同的利益、共同的文化特征,使人们聚合在一起,采取一致行动,坡会在无形中形成一种认同。
总体来说,在当代,坡会的娱乐功能和寻求民族自信心、认同感的功能增强,而婚恋功能和信仰功能减弱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