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李华伟]中国社会到底有无宗教?
  作者:李华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1-05 | 点击数:2211
 

    《中国社会中的宗教》 作者:杨庆堃 版本:汉唐阳光·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6年10月

  一直以来,关于“中国社会到底有无宗教”的争论不绝于耳。中国没有宗教论,以及宗教替代论的提出均说明,在当时的知识分子眼中,宗教在中国社会中地位很低,甚至可有可无。 但华裔美国社会学家杨庆堃的研究为我们看待中国宗教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他独创性地提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宗教类形学概念:“制度性宗教”和“弥漫性宗教”。透过这一组概念去理解中国有无宗教以及宗教在中国社会中的位置,学者们发现了一条充满启发性的新路径。

        杨庆堃(C. K. Yang)(1911-1999),华裔美国社会学家。原籍广东南海。第一位从宽广社会学角度来证明中国宗教存在形式、合理性及历史传统的宗教社会学家。

        不大为学界所知的是,杨庆堃是费孝通在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同学和室友,将community翻译为社区是杨庆堃、费孝通共同提出的,这一概念沿用至今。杨庆堃和费孝通一起为中国社会学的发展、恢复作出了贡献。不过杨庆堃的著作在大陆出版的只有《中国社会中的宗教》(2007年首次出版)。 《中国社会中的宗教》提出了理解中国社会学现代历程的另一面的方式。杨庆堃通过解读大量的地方志、田野和文献资料,探讨了中国宗教的有无、中国宗教的特征及类型等问题,澄清了中国宗教的现状、形态、结构地位、宗教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

   宗教在中国社会中的功能角色为何成为问题?这与中国有无宗教这一问题联系在一起。杨庆堃回顾了西方汉学家如理雅各和翟理斯等人对儒家不可知论的强调,这些影响了西方学者对中国宗教的认知。五四前后的中国思想家梁启超、胡适等受全球世俗化思潮的影响,将宗教作为理性主义不够发达的产物,因而高扬科学的旗帜,认为“中国是个没有宗教的国家”。征诸历史,中国宗教是否存在,从传教士明末入华传教起就成为问题,直到今日都是中外学术界热衷讨论的话题。中国没有宗教论和宗教替代论的提出均说明,在当时的知识分子眼中,宗教在中国社会中地位甚低,可有可无。 

   然而,杨庆堃在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念书时期受帕克影响,并在从事乡村社会调查时注意到各种各样的村落小庙。一方面是中国无宗教论,另一方面,乡间小庙处处可见,宗教传统在中国社会中究竟居于何种地位?在杨庆堃看来,中国无宗教论以基督宗教作为宗教定义的标准,由此,“中国社会制度框架下缺乏一个结构显著的、正式的、组织化的宗教系统”就被解读为“中国无宗教”。    杨庆堃从结构功能论的视角提出了自己的宗教定义,“把超自然因素作为中国宗教的中心内容、传统中国社会组织的关键因素来对待”,认为低估宗教在中国社会的地位有悖于历史事实。由于杨庆堃的理论建构努力,存在于中国社会中的大量宗教现象得以纳入研究者的视野,并成为“宗教事实”,而不再是韦伯所言的“功能性神灵的大杂烩”。

   杨庆堃还提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宗教类型学概念——制度性宗教(institutional religion)和弥漫性宗教(又译弥散性宗教、普化宗教、分散性宗教等,diffused religion)。制度性宗教,指“有独立于世俗组织之外的独立的神学体系、仪式和组织”,宗教具有“一种独立的社会制度的属性”。而弥漫性宗教的神学、仪式和组织则与世俗组织制度交织在一起,“成为世俗制度的观念、仪式和结构的一部分”,没有独立于世俗组织的独立性。在中国的制度性宗教主要有佛道教。弥漫性宗教则依附于、渗透于各种世俗组织之中,因而俯首即是。

   杨庆堃发现了宗教在中国社会中的功能重要性与结构性地位不相称的问题,即“弥漫性宗教在社会生活的所有主要层面广为流行,维系着社会制度的稳定;而制度性宗教虽有其自身重要性,但是缺乏组织性力量,在整个中国社会系统中不能成为强有力的结构性因素”。更为重要但却很少为人注意到的是,杨庆堃并未割裂制度性宗教和弥漫性宗教的关系,认为制度性宗教和弥漫性宗教“相互依赖、互为表里”,“在功能角色上相互作用、影响”。

   制度性宗教和弥漫性宗教这一对概念的提出,照亮了研究和探索宗教在传统中国社会中的地位问题的道路,并得到国内外学界的认同,国外汉学家如王斯福、杜赞奇、韩书瑞、周越等人的研究或显或隐均深受此影响。杨庆堃的研究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争论。由于结构功能论自上世纪60年代起受到冲突论等各种理论的挑战,其自身的理论局限必然影响杨庆堃对中国宗教变迁的认知。如杨庆堃认为“弥漫性宗教,一度作为中国社会的主导性因素,看来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其走向没落的命运是无可挽回的”。杨庆堃关于弥漫性宗教之组织的讨论,也常引发学界对香会等组织是否属于宗教组织等问题的讨论,开启了从宗教层面深入认识中国社会的新路径。

  本文作者:李华伟,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

  文章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2016年12月31日B06版
【本文责编:张倩怡】

上一条: ·赵云芳的《民俗学视野中的红楼梦》
下一条: ·谭同学:《双面人:转型乡村中的人生、欲望与社会心态》
   相关链接
·[周永健]川南民间佛教觉皇宝坛丧葬道场田野调查·[乔英斐]“希望”作为学术概念的可能性
·[李佳南]漳溪畲族乡蓝大将军出巡仪式探赜·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
·[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彭栓红]民族“三交”视域下云冈石窟的宗教新质素
·[刘扬]从地仙到宗教正神:民间信仰空间的多种面向·[王琴] “草药有命”与“自我神化”:粤北瑶族医药从业者的道德重塑
·[刘伟波]牡丹江流域萨满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保护开发·[王珊珊]新媒体时代坚持我国宗教工作中国化方向传播策略研究
·[钱寅]论礼俗传统中祭祀与婚姻的关系·[洪哲泓]真神与凡夫
·[彭牧]拜:礼俗与中国民间信仰实践·[游自荧]灾难、传说和信仰的互动:日常政治与人神互惠
·[郭立东]横滨自由华侨妇女协会与中华义庄的水子地藏·[德格洛珀] 鹿港的宗教和仪式
·[弗里德曼]论中国宗教的社会学研究·[孙英刚] 跨文化中的迷惘——“民间宗教”概念的是与非
·[杨明晨]迷信作为“知识”:江绍原的迷信研究与学科话语的跨文化实践·彭牧:《Religion and Religious Practices in Rural China》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