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鲍辛格:日常生活的启蒙者
  作者:[德] Frank Buchmeier   译者:吴秀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2-24 | 点击数:5375
 

     家乡罗伊特林根

  问:图宾根是大学城,与普通市民连不到一起。在这样的城市里,能感知到文化变迁吗?

  答:在一定程度上,我认为你这种判断有道理。比如,当大学生们要研究衣着时尚时,我会对他们说:“你们别集中在图宾根,这个城市不典型。要去伯布林根(Böblingen)!”另外一方面,在图宾根也可以观察到很有趣的发展。比如有一个非常成功的项目,对低城和高城(图宾根小城自然地理上的地势高处,也是高社会地位者集中的居住区)文化状况进行比较研究,或者直截了当地说:无产者与教授。

  问:您不居住在图宾根的高上居住区,而是住在罗伊特林根。为什么?

  答:我是出于偶然的原因才搬到罗伊特林根,从来没有因此后悔过。居住地跟工作地有些距离,这对我有好处。罗伊特林根是一个相当普通的地方,文化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与图宾根并驾齐驱。这里有爱乐乐团、艺术博物馆、剧院、图书馆。

  问:罗伊特林根变成了您的家乡了吗?

  答:赫尔曼·黑塞说到“家乡” 时用复数形式,我喜欢这个用法。他的这个用法,慢慢地被接受了。我在罗伊特林根生活了将近五十年,这里肯定是我的家乡;不过,我出生在阿伦(Aalen)并在那里度过童年和青少年时期,那里也是我的家乡。

  问:作为一个来自东阿尔布县的本地施瓦本人,您也能讲地道的施瓦本方言。

  答:这些年来我的方言水平肯定丢了不少,因为如果我在汉堡讲报告的话,我也希望人家能听得懂我说的话。那些主要能在斯图加特才听到的典型的“高级”施瓦本语,我还是要避开的。

  问:您被认为是施瓦本文化的权威。您怎么获得了这个名声?

  答:在我们的研究当中,我们跑过施瓦本的大部分地区。但是真正进入施瓦本本土文化研究的轨道,那还是后来的事情,更多是发生在不经意当中。2002年,在庆祝巴登-符腾堡州成立50周年之际,我被多方邀请关于这个州的历史写些东西。自从那以后,一直有各种机会让我去深入地了解这片土地以及生活在这里的人。

  问:您觉得什么是典型的施瓦本特征?

  答:我一直以来原本要做的就是破除偏见。我能代施瓦本人接受的唯一的泛泛之论,那就是他们的朴素无华。当然,他们也盛赞自己的朴素,也愿意因此受到褒扬。这种做派,也许在我自己身上也能观察到。

  问:朴素和节俭有关连吗?

  答:我自认是节俭的,因为我没有什么费钱的需求。对我太太我感到很抱歉,因为我不愿意去度假。我不认为,吝啬还能得到尊重——升级到这个程度,节俭就无法让人有好感了。

  反省沉思(Reflexion)不能缩减到“反射式反应”(Reflex)

  问:您能非常好地研判社会趋势。目前您看到了怎样的趋势?

  答:抛开政治走向,我会说:一种极端的以成果为取向的趋势。人们要尽可能多地带走些东西——实际上他们得到的相当少。在旅游业有这样的例子:人们在人群拥堵中路过各种名胜,快速地到此一游,拍很多照片。在我看来,这就是对成果上瘾的一种表达方式,这种取向已经主宰了全部社会领域,从体育到职场到饮食文化。

  问:从您几十年的文化研究当中,您是否发现了什么能让人感到幸福?

  答:我反驳了一个流行的说法,那就是我们必须将生活放慢以便能感到幸福。我认为,有一些领域就不可能变慢。完全放弃电子邮件,只用笔写信,这毫无意义。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不要让反省沉思收缩到只剩下了条件反射式的反应。尽管什么都要求高速,我们还是要尽量放松,不光要急匆匆地收集数据。人们可以问一下自己,我们会不会因为不断地看手腕上的表知道自己走了多少步或者血压有多高,就会因此变得更幸福或者更健康。

  问:在您的高龄,您显得特别健康。您是怎样做到的呢?

  答:我相当健康——这也有医生的助力之功。不过,和我一起打网球的一位运动医学教授把这一切都归结到基因上。我觉得他没错。尽管我绝大部分时间都坐在这间办公室里,我的脸色依然是棕色的,而不是苍白的。健康,也许纯粹是一件幸运之事。

(来源:《斯图加特消息报》文化版)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斯图加特消息报》文化版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话说二十四节气
下一条: ·专访印度汉学家墨普德:他将李白、鲁迅、毛泽东的诗传向印度
   相关链接
·[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
·[王婧依]由安井真奈美的生育研究观现代生育民俗学构建·[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
·[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龙晓添]流动的生活·具体的人: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探蹟·[刘思诚]未完成:鲁迅朝向田野的三个维度
·[林诗瑶]空间与地方·[李正宇]韦大列对中国民俗学发轫的贡献及其意大利学术渊源
·[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
·[李刚 荆淑坤]信息化时代的学术共同体构建:以中国民俗学会为例·[金倩雯]数字民俗学的实践探索:网络民族志视角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