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麻国庆]跨区域社会体系:以环南中国海区域为中心的丝绸之路研究
  作者:麻国庆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1-22 | 点击数:15835
 

  作为一个文化与经济通道,“海上丝绸之路”自古就将中国与东南亚地区联系起来,并直接影响了环南中国海地区网络化的区域社会体系的构成。从功能上看,“海上丝绸之路”首先是促进不同国家商品交换与资源互补的贸易之路。然而这条以中国华南为起点,沟通亚、非、欧洲重要地区和国家的海上通道,不仅是茶叶、瓷器和香料等商品的流动之路,更是各国社会文化交往的纽带,体现了区域整合的时空过程。从时间上讲,“海上丝绸之路”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见证了其中不同地方社会的变迁,是不同民族在历史上逐步进入区域交往体系的过程。从空间上来讲,这一海洋通道也伴随着技术、规则、文化在各港口城市、海路沿线及其所辐射的内陆地区之间的传播与交融。这种空间上由点及线再到面的发展历程,使不同地区先后被纳入到区域体系中来。

  生态环境的唇齿相依,族群关系上的血脉相亲,历史长河里的荣辱与共,社会文化上的相互交融,都使得环南中国海区域成了超越国家与民族边界的整体社会。频繁的人口、商品、信息、文化的流动与交换所带来的错综复杂的关系链条成为维系区域整体的基础。而这些关系链条经过市场、族群与组织的长时段运作,衍生出多重社会网络及与之相关的象征体系,共同构筑了环南中国海区域社会的复杂体系。因此,跨区域社会体系的研究要以区域物流、人流、信息流复杂交织所带来的跨地域文化交流为切入点,关注建构跨体系社会的时间和空间过程,重建作为社会过程的海上丝绸之路。从表面上看,文化交流是由纷繁复杂的人的活动所引起的文化传播、文化采借以及文化涵化的社会现象。在这些复杂的文化活动背后,展现的是不同文明之间社会交往的时空过程。

  近代以来,以社会网络为代表的区域联系越来越为现代民族国家的疆界概念所遮蔽。民族国家作为新时期的历史主体,开始创建以帝国版图为基础的“区域”。然而,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家间的界限势必被空前密切的政治经济交往所打破。全球化也推动了20世纪区域主义的盛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等区域性组织的建立就是很好的例子。错综复杂的政治格局与利益关系使得我们必须重新思考环南中国海区域社会的整体性。由于海上丝绸之路沿途各地区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等分布不均,因此如何关注有价值的共同资源,如何通过多边利益主体,进行有差异的“合作”与“整合”,如何建立资源共享的机制来实现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融合”在解决区域整合中将发挥关键性作用。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本文责编:郑艳】

上一条: ·[周星]民俗主义、学科反思与民俗学的实践性
下一条: ·[宋靖野]从仪式理论到社会理论:过渡礼仪的概念系谱
   相关链接
·上海土布经典纹样展在华东师大召开·上海土布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兴起繁荣
·[张明明]“海丝之路”背景下的中琉妈祖信仰书写及其文化交流意义·[官茹瑶]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的价值与意义
·[戴欣佚]江户时代海上丝绸之路书籍贸易特点研究·包伟民:如何理解并编纂地方历史
·“妈祖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全球征文大赛征稿启事·中国正在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申遗
·[齐钊 赵旭东]地方志与中国风俗的区域研究·将学科建设引向深入:“2012'中国民俗学高层论坛”在赣州召开
·[段宝林]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民歌四行诗之西传·笔谈:藏彝走廊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