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华南与东南亚间的民族迁徙与人口交流始于人类历史的早期。考古学界关于南岛语民族起源及扩散的研究也为这一说法提供了依据。有关南岛语的起源及扩散问题,多数学者认为台湾“原住民”的南岛语保留较多原始特征,也有学者根据对华南地区与东南亚地区古人类化石、史前文化风俗的考古学表现等方面的对比研究,寻找华南地区与东南亚居民在族源和体质上的相关性。林惠祥曾细致讨论了南洋马来族与中国东南古民族的关系。通过比较两者的体质特征、风俗文化以及有段石锛、石箭镞、有肩石铲、陶器纹饰等考古证据,作出马来族是在印度支那和华南一带形成后逐渐南迁至南洋群岛的推测。[33]林惠祥还认为,南岛语民族(当时称“马来族”)与华南古越族有密切关系:“马来族的祖先原住华南,马来族的祖先一部分南迁到印度支那和南洋群岛,其留下的一部分便是华南古民族即越族。证据一是马来族与越族子孙现代中国东南沿海的闽粤人民体质之相似;二是马来族与古越族文化如语言、文身、断发、拜蛇、巢居、精于航海术等的相似;三是有史以前的古物之相似。”[34]林惠祥的研究,开创了华南与太平洋文化关系研究之先河。
沿着南岛语民族扩散的这条线索,可进一步探讨华南与东南亚古文化的关联。南岛语民族南迁至东南亚海岛并扩散到不同区域,逐渐创造出内部千差万别但又呈现出文化相似性的太平洋岛屿文化。我们姑且称以马来群岛与印尼群岛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地域在文化形态上属于南岛语民族文化圈。在北方,随着中原王朝对南部边疆的经营,中原文化的地望逐渐南移,南缘可抵今天越南、缅甸等国的中部地区。南岛语民族文化圈与中原文化圈叠合的地带正是生活在我国西南与东南亚北部的百越民族。今天界定的西南与中南半岛诸跨境民族的文化很大程度上源于古越族的传统。将视野从西南转向东南沿海,会发现百越文化不仅奠定了区域内山地文明的基础,还与中国古代海洋文化,尤其是“海洋中国”的传播与影响密切相关。
按照王赓武的分析,这个“海洋中国”首先展现了亚洲史的一个片段,既包括自汉朝形成并得以历代承袭的“朝贡体系”,还涵盖了跨海而来的阿拉伯、大食、马来商人等外国族群融入中国的历史过程。[35]历史叙事中的“海洋中国”呈现了古代中国建立的对外关系的网状结构,也就是费正清(John K.Fairbank)所说的“中国世界秩序”。[36]从更广泛的民间叙述来说,华南地区是这个海洋中国的中心。这些离中央政权较为疏远的沿海省份人们的航海与贸易,直接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跨海文化交流。广东、福建、浙江等省份的重要港口构成亚太地区商业、文化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是环南中国海区域社会重要的连接点。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本文责编:郑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