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麻国庆]跨区域社会体系:以环南中国海区域为中心的丝绸之路研究
  作者:麻国庆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1-22 | 点击数:15831
 

  三、以社会网络为连接纽带的跨区域社会体系

  费孝通在早年所著的《生育制度》中提出过“社会继替”的概念。他认为社会与人一样,也有新陈代谢的过程。而生育制度的重要功能之一便是帮助完成社会的继替过程。[37]笔者认为这个术语的特点考虑到社会的继承性,同时考虑到了社会的替代性。[38]“继”是指社会结构的延续性,而“替”是指在对社会深层结构的继承基础上,社会表象与主体代际间的替代过程。这一概念同样可以用来解释环南中国海区域社会体系的基本特点。正如杜赞奇2015年5月4日在中山大学的讲座中所说,“网络也是历史的承载者”,从华南到东南亚社会网络的再生产在一定意义上影响了区域人文发展的历史过程。从表面上看,区域内频繁的人口、商品、信息与文化的流动不断产生出新的社会关系,而新生的社会网络又不断替代旧有的网络现象。但实际上,恰恰是社会网络不断再生产的过程使区域内的文化传统和内在结构得以延续。人们借助社会关系的整合,来达成人文价值与文化理念的塑造与共享。

  不同类型区域网络对人群的类别与关系的建构,共同编织了地区主体公共记忆的基本影像。早期华人移居南洋,血缘、地缘、业缘三种社会关联对他们在侨居地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方言团体和地域集团,相对稳定的迁移网络如海外宗亲会。而两地语言、习俗上的文化联系使得现代生产体系中商业、贸易、工作机会等新社会网络得以建立。与个体乃至群体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的关系伦理、贸易网络与实践策略,也映射出居于中国与海外两地的华人对于中国的认识、记忆和想象。记忆不仅表现出观念上的代际承袭,更反映于社会生活的诸多文化表象之中,强化着人们的在地经验与群体认同。这种基于公共记忆之上的认同感反过来又强化了已有的跨国社会网络。

  环南中国海网络化的区域社会体系,是地区历史进程、共同记忆、族群互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地域文明和社会网络之间互动的结果。这个区域不但是具有多样性的亚洲海洋文明的诞生地,还是儒家文明、佛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基督教文明等世界诸文明的交流通道。以全球史的大视角切入,我们可以观测到以海上丝绸之路为纽带发生的人群迁徙、器物交流、制度文化传播与接受回应等,展示了多重网络交错下多样性文明及文明交涉关系的历史脉络。具体到类型化的区域网络而言,它必然是在继承各历史时期发展形态的同时,通过历史上所牵涉的不同族群、社会组织、文化事项的交融和重塑,不断进行着社会再生产与重构。其中一些共有的观念、认知以及文化传统背后固有的内在结构和社会机制的运行逻辑被继承下来。这些稳定元素构成了我们能来讨论这个跨区域社会体系特点的基础,而“继中有序”的社会网络则是跨区域社会体系的连接纽带。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本文责编:郑艳】

上一条: ·[周星]民俗主义、学科反思与民俗学的实践性
下一条: ·[宋靖野]从仪式理论到社会理论:过渡礼仪的概念系谱
   相关链接
·上海土布经典纹样展在华东师大召开·上海土布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兴起繁荣
·[张明明]“海丝之路”背景下的中琉妈祖信仰书写及其文化交流意义·[官茹瑶]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的价值与意义
·[戴欣佚]江户时代海上丝绸之路书籍贸易特点研究·包伟民:如何理解并编纂地方历史
·“妈祖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全球征文大赛征稿启事·中国正在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申遗
·[齐钊 赵旭东]地方志与中国风俗的区域研究·将学科建设引向深入:“2012'中国民俗学高层论坛”在赣州召开
·[段宝林]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民歌四行诗之西传·笔谈:藏彝走廊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