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法] 劳格文:《华南民俗志》
  作者:[法] 劳格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2-19 | 点击数:3393
 

         书名:《华南民俗志
    作者:[法]劳格文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9月       
        页数:291       
      印刷时间:2016-9-1
    开本:32开
    包装:精装
    丛书名:“跨文化研究”丛书
         ISBN: 9787500099659
 
 
 

   内容简介

  《华南民俗志》是“跨文化方法论研究”丛书之一,是法国著名汉学家和道教研究专家劳格文在中国田野调查的成果。主要记录了我国华南各地的民俗习惯,包括内陆的客家与临海的闽南,白杨源:徽州传统村落社会,许村:徽州的家族文化与历史,婺源:村落宗族、经济与民俗,里东乡:歙县传统农村社会,歙县:宗族与民俗等六节内容,涵盖福建南部客家与安徽各地的宗族民俗文化,辐射各地节日与民俗、与经济和社会的关系,有文化学的意义。作者认为,“民俗”包括婚丧嫁娶、社会组织,乃至经济活动等,巨细无遗,其概念比“宗教”等术语涵盖内容更为广泛。这本书,较好地体现了作者对华南民俗的描述与理解。

       作者简介

  劳格文(John Lagerwey),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1967~1975年间曾在荷兰莱顿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等大学学习,197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自1977年起成为法国远东学院(EFEO)的成员,主要从事道教研究工作,后在法国高等实验学院(EPHE)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2008年起到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工作,教授。主要著作有《道教类书〈无上秘要〉研究》(1981)、《道教仪式对中国社会与历史的影响》(1987)、《神州:从道教角度看中国》(1991)、《China: A Religious State》(2010)。从上世纪90年代起,在中国东南地区开展田野调查和研究。自1994年起,主持策划“中国农业传统社会结构研究”课题,对客家地区传统文化、民俗和宗教信仰进行研究,研究区域包括福建、江西、广东等地,主编并出版“客家传统社会丛书”约30册,在海内外产生巨大影响。近年转向徽州地区,与王振忠教授在旦大学出版社合作主编并已出版“徽州传统村落社会丛书”4种。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节 内陆的客家与临海的闽南
  第二节 白杨源:徽州传统村落社会
  第三节 许村:徽州的家族文化与历史
  第四节 婺源:村落宗族、经济与民俗
  第五节 里东乡:歙县传统农村社会
  第六节 歙县:宗族与民俗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郑艳】

上一条: ·陈辉:《过日子:农民的生活伦理——关中黄炎村日常生活叙事》
下一条: ·田素庆:《"原生态"的幻象: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剑川石宝山歌会研究 》
   相关链接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斯琴 杜丹]海外中国民俗文献研究范式的探索与实践
·施爱东:学术工匠的个体民俗志·[赵元征]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艺术交流与互动
·[毕雪飞]东渡的传统:作为方法的牵牛织女传说·[王霄冰 陈科锦]民俗志的历史发展与文体特征
·[黄涛]语境理论视野下民俗志书写范式的适度革新·[赵李娜]从“国家-民众”到“家庭-自我”:中国家庭民俗学的演进轨辙
·[邵文苑]《奢香夫人》演变的启示·[郭海红]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民俗学研究
·李向振:《活法儿:京北城郊村的生计策略与日常生活》·[孙立青]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媒介呈现的问题与对策
·[乌丙安]完美提升民俗志编纂形式的新探索 ——《青海民俗志》序·[赵宗福]全面系统科学记述,彰显青海民俗文化
·[李建宗]书写青海民俗生活的皇皇巨著 ——简论《青海民俗志》·[朝戈金]民俗志书写探索的创新成果 ——《青海民俗志》序
·彰显青海民族优秀文化的力作《青海民俗志》出版·[王玉冰]裴丽珠与中国岁时节日研究
·[王均霞]实践民俗志与女性民俗研究的一种可能性·[王晓葵]灾害民俗志——灾害研究的民俗学视角与方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