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中国民俗学会2022年年会征文启事——民众之学:民俗实践与新文科建设   ·CFS会务║就会员会籍管理问题致广大会员的一封信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田野报告

首页民俗学文库田野报告

[张海岚]喝茶还止语,别闹了
  作者:张海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2-19 | 点击数:5582
 

·《中国海洋大学报》“田野采风”专栏系列文章·

  插图:作者(右一)在台湾深坑的一家40年的茶店内。

  茶圈里一直广泛流传着某大型茶会的神话,好像没有去过这个茶会,你就不是茶圈里的人。为了田野的需要,我也是够拼的,花了480“大洋”,抱着我一个“俗”人去大观园里看看别人都是怎么“雅”的心态,去争取“清新脱俗”了一把。

  茶会地点在上海附近某适宜居住的城市,这种“市”外高人的茶会的选址一般都是在城市的边缘,一个废弃的老工厂厂房里,主人花费巨资打造成了一个艺术馆或者博物馆的样态,因为地方太过荒凉,滴滴都不肯派车给我,心理阴影面积也是有点大。

  这种高逼格的茶会空间布置通常都是这样的:大挑高、大场面,半透明的布帘,和着对襟盘扣棉麻款的大师们一起轻舞飞扬,地上不规整的茶席处,随处看似随意地散落一些枯莲蓬、枯树枝以求得侘寂美学的境界,香炉香插里沉香檀香龙脑香,烟雾缭绕,周围插在地上的绿竹,伴着活水小泉的人造景观倒也不俗。人与自然嘛,在室内也要和谐共生。

  话说茶会是集齐两岸三地的茶空间的堂主、斋主和轩主们,各位小主们的标配是女的长发飘飘,男的手串佛珠。没有个对襟的褂子和黑布鞋真是不好意思出来参加雅集。

  我一个俗人,真是没见过这样的盛景,在时而清风明月时而金戈铁马的不同风格的茶席旁边溜达了半天,好不容易喝上了一口茶,刚想跟旁边的姑娘交流一下茶的口感,就被旁边的一个工作人员提醒说,不好意思,这场是止语茶会。

  喝茶,还止语,你逗我吗?

  古往今来,中国的茶文化里,除了文人雅士在大雪夜跑到西湖的湖心亭上看雪煮茶以外,还没听说品茶不语之说,对了,那个张岱的初衷是去湖心亭上止语观雪,不过意外发现上面还有两位兄弟,于是呼朋引伴快意人生了。

  从东汉开始,茶,除了它的药用价值和宗教属性外,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是人际交流的媒介,所以那么多的故事发生在茶馆里,这里就是一个小社会。王笛通过解读四川成都的茶馆这个微空间来探讨茶馆作为一个个城市的细胞是如何解决市民的娱乐、休闲、就业、消息来源,甚至是公共热水问题的。大观园里的姑娘们也有雅集,她们的雅集吟诗作对,喝茶听戏,看似是玩儿,其实也是一个人际交往的场域空间。

  所以,喝茶,止语,这也算是大陆当代茶会雅集的独创吧。


继续浏览:1 | 2 |

【本文责编:郑艳】

上一条: ·[毛晓帅]像亲人一样关心他们的生活
下一条: ·[赵晓婷]田野体验:云南剑川考察小记
   相关链接
·[黄涛]语境理论视野下民俗志书写范式的适度革新·“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张宏赡 栾莺]白俄罗斯伊万·库帕拉节田野调查手记·[孟令法]“互联网+”田野实践教学问题反思:作为方法的家庭民俗学
·[陆慧玲]口头传统建档的行动模式与田野作业·[李一]重庆大足宝顶香会田野考察
·[李吉安 李羕然]乡村民间信仰的调查与探索·[符腾]浅论新时代民间文学田野作业 与人文理念思考
·[毕雪飞]冲绳久米岛天后宫田野调研报告·[龙圣]现实与文献:作为研究方法的田野作业的两个向度
·[彭牧]田野中的身体:作为身体实践的田野作业·李扬主编:《走进田野——民俗文化调查札记》
·[孙庆忠]并轨:扎根乡村的田野工作与促进变革的行动研究·[杨镕]国家级非遗环县道情皮影戏的田野调查报告及反思
·[孙鹏飞 赖晓平]荆楚民歌秧田号子《啰啰咚》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徐赣丽]从乡村到城市:中国民俗学的研究转向
·[西萍]丰盛古镇田野行·[张士闪]中国礼俗传统的田野考察与文化阐释
·[张佳伟]再论民间文学的基本特性与田野作业方法·[刘春艳]疫情下的田野调查:对民俗学研究方法的再反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2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