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空间的含义更多的储存于蒂利所描述的空间对人的“服务”以及列斐伏尔对于空间第二层面和第三层面的含义描述才使得空间这个概念变得丰富和充实。正是由于人们具备了对抽象空间和社会空间的知识,才使得个体之间在某一特定空间内的互动得以有序的进行。这种秩序一方面是物理空间所制造的秩序,一方面是人们基于对物理空间的理解而演变创造出的一套无形的行动规范。正是这一套无形的东西,充实和丰富了空间,让空间具有了更多的现实社会意义。所以我不能够赞同提姆•英戈尔在Against Space一文中对于空间的描述:
“Space is nothing, and because itis nothing, it cannot truly be inhabited at all.”[8](145页)(空间是空洞的,所以它不能够真正的被占据。)
以上的三个故事向我们阐明了空间的多维度性,如果空间仅仅被理解为砖瓦的排列和水泥的堆砌,那么空间是一种无生命的空洞的存在,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亡。但当人们在物理空间的基础上构建出一套相对应的互动模式与行动法则,并且这一系列的法则和模式代代相传并嵌入到日常生活实践中,那么我们无法再言空间是空洞的。空间的作用力已然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有当一个个体很好的习得并实践其中的规范,他便可以真正的算是生活居住在这里。任何一个外来者,虽然可以居住(inhabit)在这个物理空间中,但却需要同其他群体成员的互动来使其真正的居住(inhabit)在抽象空间和社会空间。因此,空间并非空洞无物,看似僵硬、刻板的物理空间,也为一种社会互动方式提供了基础,更何况在此物理空间基础上,人们通过日常生活与他人在该空间领域中的互动而建立和生发出的抽象空间与社会空间。
不难想象的是,即使生活居住在这座大杂院的人们被迫搬迁到另外的一处院落,人们仍然会深受先前所习得的这套规范的影响和制约。从这个层面来讲,空间是永恒的、动态的、同个体紧密相连的,而非空洞无物的存在。空间之于个体的意义以及空间更为丰富内涵集中在抽象空间和社会空间这一层面上。
注释:
①当我完成第一阶段的田野调查工作,离开幸福大街的时候,这里已经由崇文区更名为西城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 Soja,E. W. Postmodern Geographies: The Reassertion of Space in Critical SocialTheory[M]. London & New York: Verso,1989.
[3][法]涂尔干·爱弥尔.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 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德]齐美尔·盖奥尔格. 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M]. 林荣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5]郑震. 空间:一个社会学概念[J].社会学研究,2010(5).
[6]Merleau-Ponty. Phenomenologyof Perception[M].Trans. by Colin Smith.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2002.
[7]Lefebvre, H. The Production ofSpace[M], Oxford: Blackwell,1991.
[8]Ingold, T. “AgainstSpace-place, movement, knowledge” in Being Alive: Essays on Movement, Knowledgeand Description[M]. London: Routledge,2011.
[9]Tilley, C. A Phenomenology ofLandscape: Places, Paths and Monuments[M]. Oxford: Berg,1994.
[10]Foucault, M. Discipline and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M].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1991.
(本文刊于《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敏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