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刘悠扬]从风物民俗中看历史的深圳
  作者:记者 刘悠扬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1-28 | 点击数:4095
 

廖虹雷在东门老街采风。(受访者供图)

旧日的深圳墟充满生活气息。廖志聪 绘

《深圳风物志·风土人情卷》廖虹雷著 海天出版社2016年11月

《深圳风物志·民间美食卷》廖虹雷著 海天出版社2016年11月 

  你知道“新安大盆菜”因南宋小皇帝吃过而得名吗?“盐焗鸡”和明清深圳的采盐历史又有什么关系?你听过“盐田风梅沙浪”、笋岗明代“开国元勋围”、深圳墟称“东门”的典故吗?赤湾港曾是海上丝路驿站、沙头角曾有小铁路、福田与东门老街香火鼎盛的车公元帅庙,它们又为何风光不再?

  耄耋之年仍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深圳民俗学者廖虹雷,继《深圳民俗寻踪》《深圳民间熟语》《深圳民间节俗》三部广受关注的本土文史研究专著之后,最近又推出了两部新作——《深圳风物志·风土人情卷》和《深圳风物志·民间美味卷》,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史料翔实、通俗易懂的解答。

  今天,由海天出版社出版的深圳风物志之《风土人情卷》《民间美味卷》《传统建筑卷》在深圳书城中心城全国首发,深圳商报《文化广场》记者提前对作者廖虹雷进行了专访。

  从乡土作家向民俗学者 “华丽转身”

  作为土生土长的深圳人,廖虹雷早在30多年前就以乡土文学创作亮相文坛。他的《老街》《老村》《老墟》《老厂》《老弟》《老妈》等“老”字号系列中篇小说,以及《深圳一家》《深圳富贵竹》《梧桐山远眺》《边境渔村》《电话从台北来》等乡土散文有着浓郁地方风味,被省市评论家赞誉为“深圳有代表性的乡土作家”。

  正当他在广东省和深圳作家圈子里小有名气时,突然消失了。2002年后,廖虹雷在民间文艺和民俗文化圈子里突然冒出头来。而且让人刮目相看。

  原来,廖虹雷闷声不响深入山村、渔港、海岛、街道和社区田野调查,访大鹏古城、看周家村祠堂、寻找甘坑凉帽老工匠、翻阅布吉凌氏族谱、勘查龙岗洪围墓碑,了解鹤湖新居、大万世居、湖贝村史变迁,探究南头郑氏、沙井陈氏、松岗蔡氏、万丰潘氏、福永文氏、龙华清湖廖氏及龙岗环水楼叶氏等姓氏渊源和风俗变化。在大量乡间考察的基础上,成功挖掘和申报了客家凉帽、麒麟舞、大鹏清醮习俗等多个非遗项目,撰写出600多篇250万字的民俗文章和论文,发表在全国、省、市报刊上,至今已结集出版《深圳民俗寻踪》《深圳民间熟语》《深圳民间节俗》《深圳风物志·风土人情卷》《深圳风物志·民间美味卷》5部专著,并先后获得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广东省民间文艺著作奖以及深圳市非遗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奖。最令他欣慰的是,他研究和发表的《深圳客家山歌》《客家凉帽》和《深圳麒麟舞》等,被百度百科收入了词条。

  2014年11月,来自北京、辽宁、广州及深圳等地著名民俗专家乌丙安、陶立璠、叶春生、谭元亨、刘丽川等20多人,在“廖虹雷民俗作品研究会”上,认为廖虹雷的作品充满“本土性”,有着非常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学术价值,称他为地域文化研究专家,毫不夸张。

  模糊了城市发展印记让人坐立不安

  廖虹雷说,300多年前的康熙年间,他的祖先就从粤东迁徙到羊台山下垦耕立村。近些年,感到家乡在短短的30年间变成现代化都市,人们的生活十分方便和富有。但有许多人心中缺乏幸福感,行事焦躁,信仰模糊,有的人长住深圳十年、二三十年,仍觉得是“别人的城市”。也许这是常说的没有找到精神家园。因为依附在古老村落的大量鲜活的民俗文化,离人们远去。原住民和新移民都不同程度地产生“乡愁”。

  是啊,在向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进程中,几十个、数百个古村落被无情地拆毁,前两年好端端的老村说没就没了,小时候他生活过的古桥、古井、古塔、古庙、古牌坊、古祠堂,现在已所剩无几。最令人生气的是,多年来他参加不少文化沙龙和论坛,会上常听人说“深圳是由小渔村发展起来的”,它压根儿没有什么历史、没有文化沉淀、没有历史名人、没有名山大川,更没有什么名优特产。这些话,戳痛了他这个当地人的心。

  “有些人竟然在全国性的论坛上说,深圳建市前只有一两个公园,无视早就有南头中山公园(1925年)、深圳水库公园(1960年)、工人文化宫公园、坪山公园和龙华公园等事实。有些报刊文章和微博、微信说得更离谱,‘深圳以前只有一路公共汽车,仅一辆公共汽车由汽车站开到火车站。’‘建立特区前全市只有一部电话、一个工程师、一个大学生、一间工厂,只有东门老街一条柏油路。’”廖虹雷告诉记者,人们往往把深圳特区与深圳市混淆起来。深圳经济特区的历史从1980年建立算起,才30多年。但深圳市前身为新安县,其历史却源远流长,1680多年前的东晋咸和六年就设置县郡治,2006年发现的咸头岭新石器遗址更把深圳的历史又移至7000多年的坐标上。

  面对这些罔顾事实、以讹传讹的说法,廖虹雷有一种要“说出真相”的冲动。

  民俗学著作引发学界关注

  北欧国家芬兰的作家协会主席有一个明文规定,必须是民俗学专家,必须是卡莱瓦拉史诗的研究作家,才有资格做芬兰的文学作家。廖虹雷觉得自己生于斯长于斯,见证着深圳“一天天长大”,他对深圳山川河流、村落变迁、地方掌故、人文历史,了如指掌,要挖掘、研究和系统整理出来,比外来的研究者要便利得多。

  只有很乡土,才能很深圳。于是在田野调查和阅读大量的史料基础上,廖虹雷概括了深圳“三个一千年”“三个第一枪”“三个名门望族”“两个古城” “两大民系”“两个古港”“一座宋帝陵”“一座赤湾庙”“一条中英街”……他一方面写文章,发表在各级报刊上进行宣传,另一方面只要有机会就利用各个论坛、沙龙和讲台演讲,把深圳的人文历史、民俗文化,逐渐向新老移民传播,让久远的传统文化温润现代都市人躁动的心。

  扎实的田野调查和丰富的见识,使廖虹雷的民俗文化研究著作格外厚重。从2008年开始,他按照民俗学的理论,陆续出版的《深圳民俗寻踪》《深圳民间熟语》《深圳民间节俗》三部著作,在学界引起反响,被公认“填补了深圳民俗研究的空白”。其中,《深圳民俗寻踪》率先改变人们对深圳文化的认知和了解;《深圳民间节俗》对深圳的大型农事、祭祀、纪念及游乐节俗文化活动,进行了全面扫描;《深圳民间熟语》甚至推动了学术界对深圳民间文化包括本地方言的研究。

  新著既是历史故事又是生活指南

  谈到新著《深圳风物志·风土人情卷》《深圳风物志·民间美味卷》,廖虹雷告诉记者,这两本书源于深圳历史研究学者南兆旭的策划和约稿,是《深圳风物志》系列丛书中的两本,刚刚由海天出版社出版。

  《风土人情卷》分风俗、风情、风景和风骨四章,收入57篇文章共20多万字,力图记述深圳原汁原味的民间风情。《民间美味卷》则分佳肴、佳节、佳点、佳果等四章35篇文章共20多万字,几乎囊括了深圳民间的饮食与食俗。

  著名民俗学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曾评价,“通常民俗学人的学术视野更多是瞄准大型的民俗文化活动,对民间日常生活习俗即‘常民习俗’或‘常俗’很少予以关顾。廖虹雷不仅对大型的岁时节日、信仰祭典、婚嫁礼仪、游艺表演等作了充分翔实的评说描述,而且还对深圳民间衣食住行的民俗细节作了探索和叙写,饶有情趣。”

  这一特点,在两部新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廖虹雷笔下,深圳的著名特产“蚝”与东晋末年农民起义军卢循的后裔息息相关,家喻户晓的名菜“盐焗鸡”来自清初深圳的采盐历史;而松岗沙浦围村有座完好的“进士第”、周家村古称“将军围”、蚝宴、虾宴、盆菜宴、大鹏将军宴……在书写每一篇风土人情和食俗时,廖虹雷都兼具史料性、实用性、文学性和可读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部新书采用目前流行的手绘配图方式,图文并茂地为食货们提供本土特色的游览、觅食资讯。

  在抢救和保护本土民俗文化的路上,廖虹雷仍未停下。据他透露,目前他正在采写《深圳民歌民谣》一书,并与人合作编写《宝安传统风俗》,愿为深圳本土民俗库留下更多珍贵史料。

(本文原载《深圳商报》2016年11月27日B03版)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倩怡】

上一条: ·[范笔德]“巫术”:印度与中国的灵性和世俗
下一条: ·[朱佳艺]背过身去的大娘娘:照亮娥皇女英的面容
   相关链接
·[王蔚 熊文慧]城南龙灯的民俗文化蕴意及传承保护·[米海萍]“河出昆仑”青海说的民俗文化诠释
·[麋鉨萌]中式恐怖游戏的民俗应用与玩家体验·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张兴宇]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遗产资源利用·[杨涛]礼俗互动:地方民众何以融入地方节庆文化建构
·[王颖]地方文化精英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重构·[王芳]西南地区百年客家村落的变迁与发展
·[王昌武]文旅融合背景下深圳大鹏民俗文化考察·[缪雪峰]传承民俗文化 共创美好未来
·[米海萍]试析西南民族的“昆仑”记忆与民俗文化表征·[李易坪]民俗观念与仪式表达:山东微山W村龙文化研究
·[郭烨佳]传统仪式的当代实践:泉州“普度”习俗的价值意蕴与传承路径·[郭春祺 梅文娟]“文化自觉”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
·[杜琛]蔚县明清壁画与民俗文化的传承研究·[刘铁梁]钟敬文民俗学思想的文明视野
·海丰召开钟敬文先生民俗文化贡献专题座谈会· [王霄冰] “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总序
·[叶晓华]客风赣韵进课堂,乡情民俗入文章·[夏循礼]节气本草饮食民俗文化及其时代价值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