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虹雷在东门老街采风。(受访者供图)
旧日的深圳墟充满生活气息。廖志聪 绘
《深圳风物志·风土人情卷》廖虹雷著 海天出版社2016年11月
《深圳风物志·民间美食卷》廖虹雷著 海天出版社2016年11月
你知道“新安大盆菜”因南宋小皇帝吃过而得名吗?“盐焗鸡”和明清深圳的采盐历史又有什么关系?你听过“盐田风梅沙浪”、笋岗明代“开国元勋围”、深圳墟称“东门”的典故吗?赤湾港曾是海上丝路驿站、沙头角曾有小铁路、福田与东门老街香火鼎盛的车公元帅庙,它们又为何风光不再?
耄耋之年仍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深圳民俗学者廖虹雷,继《深圳民俗寻踪》《深圳民间熟语》《深圳民间节俗》三部广受关注的本土文史研究专著之后,最近又推出了两部新作——《深圳风物志·风土人情卷》和《深圳风物志·民间美味卷》,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史料翔实、通俗易懂的解答。
今天,由海天出版社出版的深圳风物志之《风土人情卷》《民间美味卷》《传统建筑卷》在深圳书城中心城全国首发,深圳商报《文化广场》记者提前对作者廖虹雷进行了专访。
从乡土作家向民俗学者 “华丽转身”
作为土生土长的深圳人,廖虹雷早在30多年前就以乡土文学创作亮相文坛。他的《老街》《老村》《老墟》《老厂》《老弟》《老妈》等“老”字号系列中篇小说,以及《深圳一家》《深圳富贵竹》《梧桐山远眺》《边境渔村》《电话从台北来》等乡土散文有着浓郁地方风味,被省市评论家赞誉为“深圳有代表性的乡土作家”。
正当他在广东省和深圳作家圈子里小有名气时,突然消失了。2002年后,廖虹雷在民间文艺和民俗文化圈子里突然冒出头来。而且让人刮目相看。
原来,廖虹雷闷声不响深入山村、渔港、海岛、街道和社区田野调查,访大鹏古城、看周家村祠堂、寻找甘坑凉帽老工匠、翻阅布吉凌氏族谱、勘查龙岗洪围墓碑,了解鹤湖新居、大万世居、湖贝村史变迁,探究南头郑氏、沙井陈氏、松岗蔡氏、万丰潘氏、福永文氏、龙华清湖廖氏及龙岗环水楼叶氏等姓氏渊源和风俗变化。在大量乡间考察的基础上,成功挖掘和申报了客家凉帽、麒麟舞、大鹏清醮习俗等多个非遗项目,撰写出600多篇250万字的民俗文章和论文,发表在全国、省、市报刊上,至今已结集出版《深圳民俗寻踪》《深圳民间熟语》《深圳民间节俗》《深圳风物志·风土人情卷》《深圳风物志·民间美味卷》5部专著,并先后获得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广东省民间文艺著作奖以及深圳市非遗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奖。最令他欣慰的是,他研究和发表的《深圳客家山歌》《客家凉帽》和《深圳麒麟舞》等,被百度百科收入了词条。
2014年11月,来自北京、辽宁、广州及深圳等地著名民俗专家乌丙安、陶立璠、叶春生、谭元亨、刘丽川等20多人,在“廖虹雷民俗作品研究会”上,认为廖虹雷的作品充满“本土性”,有着非常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学术价值,称他为地域文化研究专家,毫不夸张。
模糊了城市发展印记让人坐立不安
廖虹雷说,300多年前的康熙年间,他的祖先就从粤东迁徙到羊台山下垦耕立村。近些年,感到家乡在短短的30年间变成现代化都市,人们的生活十分方便和富有。但有许多人心中缺乏幸福感,行事焦躁,信仰模糊,有的人长住深圳十年、二三十年,仍觉得是“别人的城市”。也许这是常说的没有找到精神家园。因为依附在古老村落的大量鲜活的民俗文化,离人们远去。原住民和新移民都不同程度地产生“乡愁”。
是啊,在向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进程中,几十个、数百个古村落被无情地拆毁,前两年好端端的老村说没就没了,小时候他生活过的古桥、古井、古塔、古庙、古牌坊、古祠堂,现在已所剩无几。最令人生气的是,多年来他参加不少文化沙龙和论坛,会上常听人说“深圳是由小渔村发展起来的”,它压根儿没有什么历史、没有文化沉淀、没有历史名人、没有名山大川,更没有什么名优特产。这些话,戳痛了他这个当地人的心。
“有些人竟然在全国性的论坛上说,深圳建市前只有一两个公园,无视早就有南头中山公园(1925年)、深圳水库公园(1960年)、工人文化宫公园、坪山公园和龙华公园等事实。有些报刊文章和微博、微信说得更离谱,‘深圳以前只有一路公共汽车,仅一辆公共汽车由汽车站开到火车站。’‘建立特区前全市只有一部电话、一个工程师、一个大学生、一间工厂,只有东门老街一条柏油路。’”廖虹雷告诉记者,人们往往把深圳特区与深圳市混淆起来。深圳经济特区的历史从1980年建立算起,才30多年。但深圳市前身为新安县,其历史却源远流长,1680多年前的东晋咸和六年就设置县郡治,2006年发现的咸头岭新石器遗址更把深圳的历史又移至7000多年的坐标上。
面对这些罔顾事实、以讹传讹的说法,廖虹雷有一种要“说出真相”的冲动。
民俗学著作引发学界关注
北欧国家芬兰的作家协会主席有一个明文规定,必须是民俗学专家,必须是卡莱瓦拉史诗的研究作家,才有资格做芬兰的文学作家。廖虹雷觉得自己生于斯长于斯,见证着深圳“一天天长大”,他对深圳山川河流、村落变迁、地方掌故、人文历史,了如指掌,要挖掘、研究和系统整理出来,比外来的研究者要便利得多。
只有很乡土,才能很深圳。于是在田野调查和阅读大量的史料基础上,廖虹雷概括了深圳“三个一千年”“三个第一枪”“三个名门望族”“两个古城” “两大民系”“两个古港”“一座宋帝陵”“一座赤湾庙”“一条中英街”……他一方面写文章,发表在各级报刊上进行宣传,另一方面只要有机会就利用各个论坛、沙龙和讲台演讲,把深圳的人文历史、民俗文化,逐渐向新老移民传播,让久远的传统文化温润现代都市人躁动的心。
扎实的田野调查和丰富的见识,使廖虹雷的民俗文化研究著作格外厚重。从2008年开始,他按照民俗学的理论,陆续出版的《深圳民俗寻踪》《深圳民间熟语》《深圳民间节俗》三部著作,在学界引起反响,被公认“填补了深圳民俗研究的空白”。其中,《深圳民俗寻踪》率先改变人们对深圳文化的认知和了解;《深圳民间节俗》对深圳的大型农事、祭祀、纪念及游乐节俗文化活动,进行了全面扫描;《深圳民间熟语》甚至推动了学术界对深圳民间文化包括本地方言的研究。
新著既是历史故事又是生活指南
谈到新著《深圳风物志·风土人情卷》《深圳风物志·民间美味卷》,廖虹雷告诉记者,这两本书源于深圳历史研究学者南兆旭的策划和约稿,是《深圳风物志》系列丛书中的两本,刚刚由海天出版社出版。
《风土人情卷》分风俗、风情、风景和风骨四章,收入57篇文章共20多万字,力图记述深圳原汁原味的民间风情。《民间美味卷》则分佳肴、佳节、佳点、佳果等四章35篇文章共20多万字,几乎囊括了深圳民间的饮食与食俗。
著名民俗学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曾评价,“通常民俗学人的学术视野更多是瞄准大型的民俗文化活动,对民间日常生活习俗即‘常民习俗’或‘常俗’很少予以关顾。廖虹雷不仅对大型的岁时节日、信仰祭典、婚嫁礼仪、游艺表演等作了充分翔实的评说描述,而且还对深圳民间衣食住行的民俗细节作了探索和叙写,饶有情趣。”
这一特点,在两部新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廖虹雷笔下,深圳的著名特产“蚝”与东晋末年农民起义军卢循的后裔息息相关,家喻户晓的名菜“盐焗鸡”来自清初深圳的采盐历史;而松岗沙浦围村有座完好的“进士第”、周家村古称“将军围”、蚝宴、虾宴、盆菜宴、大鹏将军宴……在书写每一篇风土人情和食俗时,廖虹雷都兼具史料性、实用性、文学性和可读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部新书采用目前流行的手绘配图方式,图文并茂地为食货们提供本土特色的游览、觅食资讯。
在抢救和保护本土民俗文化的路上,廖虹雷仍未停下。据他透露,目前他正在采写《深圳民歌民谣》一书,并与人合作编写《宝安传统风俗》,愿为深圳本土民俗库留下更多珍贵史料。
(本文原载《深圳商报》2016年11月27日B03版)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倩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