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政策·法律·法规·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法律·法规·

文化部举行“二十四节气”列入“非遗”名录发布会
  作者:人民网   摄影/图:黄昂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2-08 | 点击数:4797
 

  原标题: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闻发布会

  2016年12月6日,文化部举行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闻发布会,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对外文化联络局负责同志,以及中国申遗代表团成员介绍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相关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

  文化部办公厅副主任、主持人喻剑南: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顺利通过审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让我们一同重温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连日来,“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消息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反响,特别是引起了新闻媒体高度关注。为满足新闻媒体报道需求,回应社会公众关切,今天文化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请文化部非遗司、外联局相关负责同志和刚刚回到国内的申遗代表团主要成员与媒体朋友见面,介绍和交流相关情况。下面请允许我介绍参加今天发布会的人员:文化部非遗司巡视员马盛德,他也是我国参会代表团团长,外联局副局长翟德玉,非遗司副司长王福州,外联局国际处处长张玲。三位专家是中国非遗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罗微,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巴莫曲布嫫,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王应德。现在请非遗司巡视员马盛德介绍“二十四节气”申报及列入代表作名录的相关情况。

  文化部非遗司巡视员马盛德:

  尊敬的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刚才,我们一起分享、回顾了“二十四节气”入选的那激动人心的一刻,而我本人,很荣幸地与我国政府代表团一起,亲眼见证了这一刻。回顾“二十四节气”申报历程,作为主管部门的一员,我心中充满了感慨。

  2013年,经过组织专家审慎地论证,以最具有中华文化典型性、代表性为标准,我们在14个备选项目中遴选出“二十四节气”作为2015年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的首选项目。随后委托中国非遗保护中心牵头开展了对该项目申报材料的评审、论证和完善工作。作为遗产项目的“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耕文明的优秀代表,影响力覆盖全国,其跨民族、跨地域、跨涉不同文化类型,涉及多个学科,这在我国申报历史上是比较少见的。如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框架下精准地表达这项遗产,提高其可见度,是非遗保护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与职责。历时一年的筹备过程中,非遗保护、天文、历法、民俗学、农学等领域的专家积极贡献智慧,相关社区、群体团结协作提供支持,每一次论证,都在《公约》及其《操作指南》“列入标准”的指引下将遗产的内涵进一步深化;每一次修改完善,都为成功申报奠定了基石。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要求,我们于2015年3月,按时提交了“二十四节气”项目的所有申报材料。2016年11月,根据教科文组织《公约》秘书处公布的对“二十四节气”的决议草案中对项目英文概述不甚准确之处,我们本着对遗产负责的态度,协调各方力量,修改并提交了完善后的文案。我国政府代表团参加“常会”前,也已做好了相关问题的处理预案。整个申报过程,得到文化部党组的高度重视与悉心指导,没有任何悬念的通过,也凝聚了无数人艰辛的付出。请允许我在此呈现这部申报片,以示对所有贡献者的敬意。(播放申报片10分钟)

  刚才,我们欣赏了“二十四节气”申报片。短短不到10分钟时间,申报片的制作也是及其艰难的,这么短时间里把这么有文化内容和丰富的东西说清楚、看明白,对我们专家学者来说也是具有挑战性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是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对外文化交流的一次成功实践。申报的成功并不是使命的终结,而是非遗保护工作的又一个里程碑。“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第31个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的项目,进一步增进了海内外华人的文化认同与自豪感,提升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积极履行承诺,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保持生机与活力!在此,对社会各界,特别是媒体朋友对“二十四节气”项目申报、入选、保护、传承给予的关注与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谢谢大家!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人民网-书画频道 2016年12月08日14:26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条: ·教科文组织:《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业务指南》(2016年版)
下一条: ·湖南省人大: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
   相关链接
·[王晓鸣]关于二十四节气传承传播情况的思考·[陈奕青]论“社区”在非遗保护中的主体地位及其我国立法检视
·潘鲁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写在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之际·四时花开 ——“二十四节气”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展
·[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康丽]从女性赋权到性别协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展史上的性别平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
·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
·[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张治]媒体创新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播的实践初探
·[杨利慧]“将社区的声音置于核心地位”·[姚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表演艺术——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视域融合看中国保护实践的路径选择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