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政策·法律·法规·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法律·法规·

教科文组织:《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业务指南》(2016年版)
  作者:教科文组织创意处非物质文化遗产科 编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2-08 | 点击数:6277
 

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业务指南

Operational Directiv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Heritage

欢迎下载《业务指南》(2016年版单行本)的6种教科文官方语言版本:
英文 | 法文 | 西班牙文 | 俄文 | 阿拉伯文 | 中文


  《公约》缔约国大会第二届会议(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2008年6月16-19日)通过,第三届会议(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2010年6月22-24日)、第四届会议(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2012年6月4-8日)、第五届会议(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2014年6月2-4日)和第六届会议(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2016年5月30日至6月1日)修正。

       目录及段落号

第一章   国际层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合作与国际援助   1-65
I.1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列入标准   1
I.2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列入标准   2
I.3   最能体现《公约》原则和目标的计划、项目和活动的遴选标准   3-7
I.4   国际援助的申请资格和评选标准   8-12
I.5   多国联合申报材料   13-15
I.6   对已列入名录遗产项目的扩展或缩减   16-19
I.7   申报材料的提交   20-25
I.8   申报材料的审查   26-31
I.9   特别紧急情况下受理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   32
I.10   委员会对申报材料的评审   33-37
I.11   遗产从一个名录转入另一名录或从一个名录中除名   38-40
I.12   已列入遗产项目名称的修改   41
I.13   遴选最能体现《公约》原则和目标的计划、项目和活动   42-46
I.14   国际援助   47-53
I.15   时间表——程序概览   54-56
I.16   将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遗产项目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57-65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   66-78
II.1   基金资源的使用方针   66-67
II.2   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的增资办法   68-78
II.2.1   捐助方   68-71
II.2.2   捐助条件   72-75
II.2.3   捐助方所受惠益   76-78

第三章   参与《公约》的实施   79-99
III.1      相关社区、群体和有关个人,以及专家、专业中心和研究机构的参与   79-89
III.2      非政府组织与《公约》   90-99
III.2.1   非政府组织在国家层面的参与   90
III.2.2   经认证的非政府组织的参与   91-99

第四章   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徽标的使用   100-150
IV.1   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100-123
IV.1.1   总则   100-102
IV.1.2   地方和国家层面   103-117
IV.1.3   国际层面   118-123
IV.2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徽标的使用   124-150
IV.2.1   定义   124-125
IV.2.2   教科文组织徽标和《公约》徽标各自的使用规则   126-128
IV.2.3   使用权   129
IV.2.4   授权   130-136
IV.2.5   为赞助目的使用徽标的标准和条件   137-139
IV.2.6   商业使用与合同约定   140-143
IV.2.7   图形标准   144
IV.2.8   保护   145-150

第五章   向委员会报告   151-169
V.1   缔约国关于《公约》实施情况的报告   151-159
V.2   缔约国关于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项目的报告   160-164
V.3   报告的接收和受理   165-167
V.4   《公约》非缔约国关于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遗产项目的报告   168-169

第六章   在国家层面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可持续发展   170-197
VI.1   包容性社会发展   177-182
VI.1.1   食品安全   178
VI.1.2   医疗保健   179
VI.1.3   素质教育   180
VI.1.4   性别平等   181
VI.1.5   获取安全清洁水资源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82
VI.2   包容性经济发展   183-187
VI.2.1   创收和可持续生活   185
VI.2.2   生产性就业和体面工作   186
VI.2.3   旅游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旅游业的影响   187
VI.3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88-191
VI.3.1   关于自然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189
VI.3.2   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   190
VI.3.3   基于社区的抵御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能力   191
VI.4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和平   192-197
VI.4.1   社会凝聚力和公平   194
VI.4.2   预防和解决纠纷   195
VI.4.3   恢复和平与安全   196
VI.4.4   实现持久和平   197
 
 

简   称

委员会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
《公约》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总干事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总干事
基金   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
大会   《公约》缔约国大会
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作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代表作名录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缔约国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
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急需保护名录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载说明

① 《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业务指南》(2016年版)由教科文组织创意处非物质文化遗产科于2016年编制。本网转发的原文件采集自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上传为PDF格式的附件则保持了原始文件名;

② 点击页首图片下的各语言版本的链接,则可直接从教科文官网下载2016年更新版;

③ 本网将继续跟进缔约国大会的修订,并保持适时更新。

④ 阅读全文请下载PDF附件:《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业务指南》(2016年版)

──CFN编辑团队


 本网相关链接:

·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中文订正本)
·教科文组织:《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业务指南》(2014年版)
·
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基本文件》(2014年版)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教科文组织官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文化部:“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意味着更多义务和责任
下一条: ·文化部举行“二十四节气”列入“非遗”名录发布会
   相关链接
·UNESCO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九届常会召开在即·[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
·[李锦 朱燕 王锋]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
·[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
·[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
·[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
·[温必锋 尹海鹰 沈素惠 黄玉霞 王杰]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花城·[卫才华 方洁]人本中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评估
·[王娜]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报告·[王晨]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