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报》“田野采风”专栏系列文章·
插图:与察布查尔县第一中学的老师进行半结构化访谈
从学习民族学专业起,老师们就时常将“田野调查”挂在嘴边,我也记得英国人类学家赛里格曼曾说:“田野调查工作之于人类学就如殉道者的血之于教堂一样。”于我来说,田野调查是个既神秘又复杂的工作,说神秘是因为之前从来没有长时期深入一个陌生的地区和陌生的人打交道,还要想方设法获得尽可能真实的一手资料;说复杂是因为看了之前民族学家、人类学家们深入田野时有太多不确定因素,有时还会冒着生命的危险。所以进入田野之前,内心是既兴奋又忐忑的。
我们选定了伊犁州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第一中学与第三中学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第一中学拥有比较悠久的办学历史,第三中学以“双语教育”知名。第一天上午的调查结束,我们可谓是 “收获满满”,小组里的每个人都有一定数量的访谈资料与已经发放的问卷,心中暗自窃喜,“田野调查也没有想象的那么苦和难嘛!”但,在进行资料的整理时发现,访谈资料中中学生们回答的同质性及其高,就好像他们提前商量好似得,问卷的回收率达到100%,但有效率却不及一半。这样看来我们忙了一上午但几乎是一无所获。
我们很迷惑:运用的方法就是书上写的啊,制作了访谈大纲与问卷设计,用怎样的先导语,怎样追问,怎样表现得友好等等,但为什么获得不了资料呢?正当我们苦闷时,指导老师高老师指出了我们的问题:我们太急于获得资料,还没有和被调查者相互了解就想让别人告诉你他的想法是不可能的,我们的问题太直截了当,一些问题被调查者由于自身原因不想做出回答,这就导致几乎对问题的回答是一致的,这是他们不想回答你问题的一种表现。在经过和老师几次模拟访谈之后,我们再次进入田野。先从观察开始,观察他们的作息时间,观察他们的喜好等等,从观察中了解他们现在这个年龄段在想些什么,了解他们的苦恼、他们的偶像。我们不再那么急切地想获得他们对我们问题的回答,而是先将时间用在和他们做朋友上,和他们聊我们在不同年龄段喜欢的事,喜欢的歌等等,先拉近心的距离再进入访谈。
插图:与察布查尔县第一中学学生合影留念
大学三年,我们进行了系统的关于田野调查的专业学习,对民族学调查方法可以说是比较熟悉了。分享了前辈们的田野调查日记、笔记、心得,似乎觉得不进入田野也是可以的,有这些资料就足够了,况且关于这里的调查也都有人做过了。没有进入田野之前,我的心态偏向于此,但事实却将我从梦中叫醒。正如林耀华先生说:“民族学的材料,主要不是来自现成的书本,也不是取自于官方的文件,也不像某些自然科学学科得于实验。它的基本来源只有一个:民族学实地调查。”书斋是民族学、民俗学积累知识的殿堂,但真实的“试验场”却是在田野,这次田野调查改变了我对民族学、民俗学的看法,在今后的学习中迎接我的是更多地进入田野。
作者简介:韩宜铮,新疆大学历史与民族学系2013级学生。
(本文原载于《中国海洋大学校报》第1949期(2016年10月13日)-第04版:副刊)
(本专栏投稿邮箱:1178718234@qq.com)
【本文责编:郑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