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法国手工艺专家Marie:中国手工艺欲实现跨越性发展,需将传统与现代融合
  作者:记者 吴紫瑶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1-07 | 点击数:3476
 

  按语:Marie Asquier-Message:法国国立手工艺行业学院副院长,陶瓷遗产与手工业领域中法关系顾问,法国国家专业性艺术学会官方技术专家,上海复旦大学文化遗产与博物馆专业讲师。

  研究方向为文化手工艺品的保护与修复;文化遗产的鉴定与改善。

  10月中旬,“文化管理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计划——手工艺设计国际高级研修班”在北京举办。我们有幸在会上采访了法国专家Marie女士。


  Q:您作为陶瓷遗产与手工业领域中法关系顾问主要从事哪方面工作?在中法陶瓷艺术交流的过程中您有什么心得体会?

  A:我主要从事的是陶瓷修复和维护工作,我认为中国对于文化的保护理念还有需要改善的地方。此次交流我认为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学员们也都十分热情,希望我此次的演讲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灵感。

  Q:我们知道您是陶瓷修复方面的专家,对于这个领域,法国在世界上占据什么样的地位,拥有怎样的贡献呢?

  A:法国在陶瓷修复方面的发展历史是较为悠久的,像美国的陶瓷修复技术就是由欧洲流传过去的。我们修复陶瓷的技术与亚洲有些不同,融入了更多的高科技在里面,所以,法国,或者说欧洲,在陶瓷修复方面我想还是具有一些领先地位的。

  Q:您能否对对于法国顶层手工工艺的现状进行简单的介绍,主要体现在哪些具体的领域?

  A:像我在演讲里提到过的,法国现有一百多位手工艺大师,他们是各个领域的专家,而想要获得这种大师的称号是很困难的,需要经过将近十年的专业领域的学习,并且大师只招收他认为最优秀的学生继续研修。

  Q:您对于中国陶瓷的看法是什么?

  A:我在讲座之余参观了很多中国古典陶瓷的展览,其中包括燕京八绝,清华大学博物馆清代陶瓷的展出等。就我个人而言我是非常喜欢宋代的瓷器,给人以温和,明朗的感觉,没有清代的瓷器那么繁复。中国瓷器生产历史非常悠久,历史上存留的作品十分精美,不过现在的瓷器有很多是在模仿历史上的瓷器风格,相对缺少了与现代艺术的融合,这是我觉得可以改进的一点。

  Q:您对于中法两国陶瓷手工艺交流有何建议、期待?

  A:我们有许多很好的建议和经验能够跟中国的传统手工艺者进行分享和交流,但我认为有一点很重要——真正想要促进中国陶瓷手工艺的发展还是要靠中国的艺术家们去领悟、创新,更好地将现代艺术融入传统的手工艺中去。

  Q:请您谈一下法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

  A:在法国,我们会想让所有的人去近距离观摩、触摸他们,因为大家认为这些文化遗产是属于所有人的,所有人都有权利去欣赏它们,也有义务去保护它们,也就是说我们将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一个全民的义务去发展它,并且在其他方面做了很多的保护措施,比如在法国博物馆方圆几公里之内都会修防护带与市区隔离开来,或者禁止车辆通行。

  Q:您对中国手工艺者有什么寄语?

  A: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是非常优秀的,手工艺者们拥有肥沃的土壤去创造、去获得灵感,相信只要能做好融合这一步,也就是像我刚刚所说的,将现代艺术与传统手工艺相融合,一定能得到跨越性的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译研网2016年10月24日
【本文责编:赵昱】

上一条: ·[毕雪飞 岩本通弥]日本民俗学者岩本通弥教授访谈录
下一条: ·白馥兰:技术作为一种文化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
·[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邓清源]元基因与地域性
·[邹东子]在“人类世”中寻找菌子的智慧:云南菌子文化的三重隐喻·[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
·[朱婉尚婕 胡燕]吉祥文化视域下男欢女喜的变迁与重构·[朱凯雯]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中国俗文化教学研究
·[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周霖]审美与具身性体验:德昂族水鼓舞传承发展的身体实践研究
·[郑天琦]“屯留大叶茶道”习俗及其价值初探·[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赵欣璇]以“写”代“说”:陆稼书传说的生成机制·[张雨]明代小说中的猿猴故事及其文化内涵
·[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张梦雅]“绣”的能动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