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蒋原伦]电子时代的民俗
  作者:蒋原伦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0-28 | 点击数:4249
 

   作者简介:

  蒋原伦,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从事当代文学批评、文艺理论和媒介文化研究。先后撰述和主编了有关文学批评、媒介文化和媒介批评等著作及教材20余种。专著有《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传统的界限》、《我聊故我在》、《九十年代批评》、《文学批评学》、《历史描述与逻辑演绎》、《媒介文化十二讲》等多种。

  *本文原收录于《观念的艺术与技术的艺术》一书中。


  电子时代的民俗是指互联网上风行的某些礼仪、习俗和风尚,如:电子贺卡,手机拜年,网上灵堂、电子算命,甚至还有电子社区婚礼等等。

  也许它们不能算是真正的民俗,因为有关民俗的定义虽然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如“民间的风俗习惯”、“民间文化”、“群体传统”等等,有的教科书还将其定义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文化模式”[1],但是它们均强调民俗的地域性、民间性和历史传承。电子民俗有点兼收并蓄、互通有无的意味,各地的风俗杂糅在一起,因此其地域性特征已消退,至于历史传承,网上的民俗保留的只是某些传统理念,而具体做法则大相径庭。

  电子民俗是当今的时尚,是传统人际关系在互联网上的延伸,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多重媒体交叉,缩短了人际交往的距离和时间,加快了人际的交往频率,然而交际频率的加速,需要某些支撑,交际是需要欲望和心理理由的,传统民俗则为交往提供了平台和充分的理由。这就是为什么,电子时代的到来,传统的风俗不仅起死回生,大的节气统统复活(如清明、端午、中秋),而且更有扩展之势,像寒食、乞巧、重阳等节日也得到相当的重视。这种情形单单以复古的名义是无法涵盖的,对传统的态度是以现实为背景的,并且人们总是根据现实的情形应对传统,或者抛弃,或者拥抱,并加入许多新东西。(例如,在祭拜中,以前是烧纸钱,现在则烧别墅、汽车、电视、电脑、手机或一些时髦的现代产品;在婚礼中更是中西结合、古今结合,大量使用现代科技手段,以增加时髦而喜庆的效果)。

  在当今电子时代,洋风俗或者洋民俗进入也获得了充分的理由,例如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近十来年在大都市极为风行,既可理解为西方强势文化无处不在的渗透力,也应看到新的传媒时代,电子媒体在开掘人际交往方面有巨大功能,它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即除了传统民俗,洋风俗当然也不会错过。中国这一百年来的发展是受西方世界冲击并和西方世界纠缠和互动中过来的,国人对西洋风俗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当然,关键不是人们对西洋风俗有多少理解,而是作为一种交际方式,它必然会成为日常交际的特殊补充。特别是当它们和市场经济运作结合在一起时,简直有点呼风唤雨的态势,即洋风俗进入中国后,立即有了娱乐性质和新的交往功能,并且成了全球性商业文化的重要推手。如果说本土风俗是国人之间情感交流最丰厚的一块资源,淳厚、悠久,有社会心理作基础,那么洋风俗则为年轻人拓展外部社交或娱乐自身提供了新的平台。因此在社会功能上似可这么来区分:与传统民俗有关的节庆,如春节、中秋等等是国人和亲族团聚和交往的最佳时刻,而外来的洋风俗洋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等则是年轻人交友、狂欢和加强沟通的好时机。

  或许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描述民俗,即民俗是人们日常生活交往方式的结晶,民俗虽然通过惯习、仪礼和节庆等方式来体现,但它的内在精神是相互沟通和认同。宗教的或婚丧嫁娶的诸多仪式、仪礼是为人际交往或者为人和神灵、灵魂沟通而建立的,因此任何一种习俗和仪式,要有群体来完成(也因此有的学者将民俗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群体的传统”),来的人越多,意味着越成功。人们通常说的排场是以参加人数的众多来显示的。豪华的排场除了规模、声势、仪仗、主要就是人群,而人群不能是乌合之众,还需要有头有脸的人物来代表,因此在民俗中,也会将与社会经济的或政治的等级观念引入其中(如婚礼或葬礼的排场和规格等等)。不过,在民俗活动中,血缘或亲缘关系是重要的,在交往的深度上,人数的庞大可能不起什么作用,故亲缘关系在民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弗雷泽认为民俗是“在别的事情已经升到较高的平面的民族,那里所见到的较原始的观念和举动的遗留物。”亲缘关系就是从原始观念中来延续而来,现代都市化生活虽然在瓦解原始观念方面有极强的腐蚀作用,但是由民俗和血缘纽带而来的联系不仅不会轻易解体,有时反而还会加强,例如同乡会或亲友团这类组织的存在,就是这一纽带在现代社会中的体现。然而,加强亲缘关系交往的过程中也会带来许多束缚和不便,长幼尊卑、亲疏远近有时会给这类交往设置了许多障碍,因此往往变得沉闷和乏味,年轻人会有别的方式来补充这一不足,电子媒介的出现正逢其时。

  电子民俗的重要功能就是一方面为人际交往提供了巨大的参与平台,另一方面免去了参与过程中可能会引起的不便、尴尬和可能产生的沉闷状态。在电子民俗中,亲缘关系不起太大作用,或者说电子民俗的长处正是免除了亲缘关系的束缚,使得参与者有广泛的自由度。由此,某些民俗特别容易在网络上流行,这里仅以电子拜年和网络算命为例,稍作阐释,揭示其流行的某些原因,并解析其发挥的社会或心理方面的功能。

  电子贺卡——拓展拜年空间并去中心

  在电子民俗中最普遍的是网上拜年,拜年过程是制作电子贺卡或下载现成的电子贺卡,既简便,又创意叠出。电子贺卡的丰富性、多样性、特殊的视觉效果就不在本文讨论,总之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可以变幻出无数意料之中和难以预料的图像并伴有特殊的音响效果。

  电子贺卡拜年,有百利而无一害,既联络了感情,保全了礼节,又简化了繁琐的仪程。另外,除了环保,节约纸张和成本等益处外,最主要的是它将拜年的空间顿然拓展了许多,既可以用于亲人和知交,也能用于一般的朋友、同事之间;既可用于公务的礼节性往来,也可用于商务的相互沟通性往来。平时比较疏远的、甚至陌生的朋友亦可以此为沟通。特别是面对较陌生的人,它可免去许多寒暄和尴尬,同时你可以将许多吉利话积攒在一起,不必现场立即作出反应和对答。应该说正是以上种种便利,促使了电子贺卡的流行。

  网上拜年的奇特或不同寻常之处还在于你可以不断重复,不仅是大年初一拜年、初二、初三、一直到正月十五都可延续,当然亦可提前,年三十,小年等等,甚至提前半个月。只要你发出的电子贺卡的内容不重复,整个电子拜年的过程可以延续很长的时段,当然电子贺卡不断翻出的新花样和视觉图像也使得这一过程可以在增设的新的情景中得到延续。在传统的拜年过程中,重复拜年是无法想象的,除非得了健忘症。但是网上拜年不影响你别的拜年方式。当面的、电话的、手机的可以并行,它们既是正式的,又是非正式的。如果你向某君拜年,只发一张电子贺卡,可以认为你是拜年了,但是如果你如果又当面拜年,或电话拜年,电子贺卡的地位就似乎降低了,就不怎么正式和郑重了,也就是说电子贺卡在拜年过程中地位是待定的,如果因为和某人亲近,前前后后一连发了十张电子贺卡,很难认为哪张贺卡是最正式的,可以说它们每一张都是正式的或都是非正式的,这应了叶芝的一句诗“一切都四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陈艳】

上一条: ·[王利平]知识人、国族想象与学科构建:以近代社会学和民族学为例
下一条: ·[万建中]西部民族传统体育的身体经验和身体意义
   相关链接
·[杨赫]互联网场域中口头文学传承的动力机制分析·[初笑宇]互联网语境下牛郎织女的异文及流变
·[巩潇]作为交流资源的神话主义:互联网背景下神话影视作品的二次创作·[杨雨秋]当代互联网“姨妈神”俗信的文化解读
·[孟令法]“互联网+”田野实践教学问题反思:作为方法的家庭民俗学·[郭永平 贾璐璐]全球在地化与地方全球化: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王艳]媒介融合视域下的口头传统研究·[滕云]“10.24”程序员节:互联网时代的新民俗节日
·[宋嘉琪]互联网空间中的怪物生产·[张举文]探索互联网民俗研究的新领域
·[张多]短视频:移动互联网对神话文类的重塑·[肖涛]谣言与灾难记忆的建构
·[曹晋 孔宇 徐璐]互联网民族志·[高艳芳]网络民间文学:民间文学的当代继承与发展
·[王铮]用好互联网 传承民俗文化·[姬广绪]城乡文化拼接视域下的“快手”
·[高艳芳]网络民间文学研究的审视·互联网让传统文化更“潮” 催生文创行业新业态
·[樊枫]“互联网+”下的民间文化发展现状·[邓思杭]“互联网 +非遗文化”模式探赜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