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昆曲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在我国起步并得到迅速发展。在短短十余年时间里,“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成为一个承载中华民族历史记忆和多元价值、为大众所认可和追捧的对象。在此期间,大量的传统手工艺项目和手工艺人被关注并获得国家赋予的相关身份,也改变了项目的存在状态和手工艺人的社会角色。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手工艺人正面临巨大的历史机遇,他们的身份、地位、心理、价值观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表现出新的特征。
进入官方话语体系
我国有丰富的传统手工艺资源,也有庞大的手工艺人群体。但历史上的手工艺人地位卑微,难登大雅之堂。如《考工记》所言:“智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在官方话语体系中,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手工艺人,只不过是沿袭某种技艺的工匠,他们的创造性、价值和地位在“重道轻技”的文化背景下被湮没。随着世界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兴起,曾经被边缘化的传统手工艺人开始站到历史舞台上,从默默无闻的“工肆之人”变身为民族优秀文化的承载者、传习者。可以说,传统手工艺人目前所处的时代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黄金时期,手工艺人群体得到社会前所未有的尊重和认可。
“传统技艺”被列为非遗十大类别中的第八类。非遗代表性项目评审制度的确立,不仅体现出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引导,也带动了民间社会保护非遗的热度。当然,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健康有序地传承下去,更依赖传承人的薪火相传,传承人才是非遗保护的关键和核心所在。进入名录的传承人实质上具有了一定的官方身份,他们由国家认定和管理,享受政府的专门补贴,也大大调动了非遗传承人守护传统的积极性。有些传承人还加入了官方、半官方的团体或协会组织,参加各种展览会或文化活动,其社会生存空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目前看来,虽然传统手工艺人进入官方话语体系的方式带有一定的被动性,但是其所彰显的意义是重大的,对于传承人自身心理来讲也有积极作用。而且,随着体制的健全和传承人的觉醒,他们必将获得更多主动的官方话语权。
文化素养逐步提升
历史上的传统手工艺人除了掌握专门的技艺和经验知识外,很少有机会接受专业文化教育。即使在今天,老一辈的传统手工艺人的文化程度依然很低。但是,在社会大环境发展和手艺人技艺传承的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提升手艺人的文化素养已经成为一个共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则为传统手工艺人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提供了平台和机会。
2015年6月,文化部启动了“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试点工作。这次培训反映出国家已经对传统手工艺人群体的某些特征有了准确的把握。比如当前大部分非遗传承人都是以师徒传承为方式获得技艺知识,沿袭的都是传统的技艺规范和图式,并没有经过专业的现代教育学习。对于传统手工艺人来说,他们有精湛的技艺,却缺乏专业的美术基础和设计创新意识,更缺乏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因此,文化部的这次培训正是要弥补非遗传承人专业性知识的匮乏,这对于非遗传承人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浙江师范大学作为试点高校组织了“瓷器烧制技艺”的传承人培训班,笔者在与学员的交流中得知,他们深知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对于学习陶瓷史、美术、设计、市场类知识有着较强烈的欲望。可见,当前的非遗传承人(50岁以下)其视野早已不局限于单纯的技艺领域,而是更愿意通过不同途径提升自己的综合水平,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
随着各地非遗保护工程的推进,非遗传承人有越来越多的机会接受指导和培训。一些杰出的民间艺人已经成为高校的客座教授或中小学指导老师,他们有机会参与学术会议,甚至能够按照现代学术规范发表论文。这些新变化其实展现出非遗传承人正逐渐精英化的趋向,随着文化素养和视野的提升、拓展,其创造力势必会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创新精神和市场意识日渐浓厚
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具有原生态和本真性特征,但并非意味着是一成不变的。传承人作为具有生命精神的个体,在传承过程中总会伴随着各种变化。所以,传统手工艺人也在不断地调整自己,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日益迅猛的产业化首先激活了手工艺人的创新精神和市场意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十大类别中,“传统技艺”应该是最容易创新和产业化的类别之一。新时代环境下,传统手工艺人开始探索新的题材、技法,开始考量产业化的路径、手段。目前看来,大凡生命力比较强的传统技艺项目,都是在继承传统、追求创新和推进产业化三者之间平衡得比较好的。这些项目的传承人往往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愿意接受、尝试新鲜事物,能够把握创新和市场的内在联系。
传统手工艺是一门重经验、重规范的技艺形式,很多作品图式源于对祖辈创造的延续,很少变化。因此,对于老一辈的传统手工艺人来说,创新是比较困难而缓慢的。但对年轻的手工艺人来说,接受新思维、新形式要容易得多。
与创新精神紧密相关的就是市场意识的产生。虽然传统工艺从产生之初就代表一种重要的经济形式,但还是比较初级的。新中国成立后,工艺美术行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主体,但是行业中的手工艺人主要扮演着产业工人的角色。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崛起,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部分非遗项目实质上已经走上了产业化的道路,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之,始于20世纪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唤起了人们对无形的、非物质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关注,也将千百年来居于社会底层的手工艺人推向了前台。
不过,在手工艺人实现身份转型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制度上的不断完善和个人的文化自觉仍然是非遗保护进程中应该面对的问题。已经获得“传承人”称号的手工艺人,应承担起传统文化的持有者、传播者、发扬者的角色,在个人权益和社会效益之间取得平衡。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中的‘隐性知识’研究”(14YJC760052)阶段性成果
本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2月16日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文责编:赵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