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写作这本著作的过程中,我的研究生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他们在“民间叙事学”课堂上同我一道精挑细选故事的类型或母题。记得在西藏农牧学院工作期间,无数的藏族学生为我讲述家乡的故事;在华中师范大学工作的时间,我每次从家里扛着沉沉的故事资料虽说有些累,但是,心里却是甜甜的,毕竟它让学生们驰骋在汉族、藏族民间故事特殊的魅力中领略民众的智慧,品味汉族、藏族民众生活风采。这些学生主要是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学专业2008级硕士:查斌(参与“梦先生故事”写作)、欧阳治国(参与“两兄弟故事”写作)、滕小玉(参与“中山狼故事”写作)、侯利朋(参与“猫狗结仇故事”写作)、龚盼盼(参与“蛇郎故事”写作)、高艳芳(参与“二母争子故事”写作)、万艳芳(参与“木鸟故事”写作)、吴珆(参与“问三不问四故事”写作)、杜芳(参与“青蛙王子”写作),2009级的向君旭(参与“灰姑娘故事”写作)、常帅(参与“兄弟纠葛故事”写作)、王欢(参与“猫狗结仇故事”写作)、林佳焕(参与“猫狗结怨故事”写作)、魏欣(参与“生虽不能聚,死后不分离故事”写作)、陈芳(参与“乌鸦背青蛙故事”写作)、张思(参与“老鼠报恩故事”写作)、刘春燕(参与“宝石戒指故事”写作);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2008级:张远满(参与“猫狗结仇故事”写作)、李敬儒(参与“龙女报恩故事”、 “百鸟衣故事”写作)、刘洋(参与“超凡的好汉弟兄故事”写作)、王楠楠(参与“三个橘仙故事”写作)、李秀琴、廖筱雯(马来西亚)、赵月梅(参与“《尸语故事》”写作)、张颖(参与“天鹅处女故事”写作)、武占红(参与“求无名故事”写作)和2013级梁姗姗(参与“小鸡崽报仇故事”写作);青海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2008研究生央吉卓玛(参与“史诗吟唱中的汉藏关系”写作)和2009级研究生尼玛永泽;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2013级研究生杨泽经(参与“断手姑娘故事”写作)等。这些同学在课堂上与我讨论,在课后寻找资料,我们一起思考着、忙碌着、幸福着。在我的指导下,我们师生共同努力撰写出一个又一个故事类型的研究成果,表达了“异文化”人对汉族、藏族文化的“深度”理解,也发现着汉族、藏族民众在共同精神领域里的生活状态。然而,他们的解读、他们的认识,以及我对藏族文化的理解,形成了本书的部分内容,也结构成以汉族、藏族民间故事交流为中心的师生互释的知识共同体。
这本著作从酝酿到成书,经历了太多的人和事,我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但是,刘魁立先生至始至终地关心我的成长,关心这本书的进展情况,书稿定型之后,先生不辞辛劳为本书赐来序言,在此对刘先生表示诚挚的谢意!
这本著作的撰写,是在调查和查阅资料中不断丰富,加上手头的教学任务、研究生培养任务和科学研究任务较多占去了我的所有精力,家里的大小事务均落在爱人王丹的身上,她不仅要照顾家庭,而且她有自己的研究和工作任务,她付出的辛劳远比我多,在此,任何语言无法表达我的歉意和谢意!
感谢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课题提供的资助!
感谢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办公室将其纳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库”给予的肯定和鼓励。
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吴柯静女士的细心、耐心和无私帮助!
这本前后经历三十年的著作面世,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的,著作中取得的每一点进步与无数帮助过我的人分不开。当然,这本书的写作不可避免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我希望它能为汉族、藏族民间叙事交流研究带来一些活力、一种角度和一条路径,如果真能发挥这样的作用,那么,我想我的努力就没有白费。
2015年10月30日
北京·魏公村
林继富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郑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