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藏族文化交流涉及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层面,汉族、藏族文化水乳交融的现状,让我们针对一类文化或某一个文化很难分清楚它们之间的界限,但是,汉族、藏族文化生活的边界却是明确的,汉族和藏族在发展道路上中具有清晰的历史脉络,因此,汉族和藏族文化具有的文化个性和特点也是清晰和明白的,这些为我对汉族、藏族民间故事的研究提供了历史前提和现实基础。但是,如何在历史过程中进行汉族、藏族文化交流研究,则是摆在我们面前最困难的事情。我们深知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并非只是两个民族之间的事情,而是具有多民族、多地域以及历史长、地域广等多维度的特性,民族文化自觉不自觉地渗透到民众生活的诸多层面,并且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无处不在。我以为,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刻意为交流而交流,尤其在中国早期社会,文化之间的流动因生活的需要表现为自在和自然。因此,选择任何一个领域均可以进行民族文化交流研究,但是,有些领域的人为因素稍微多一些,有些刻意为之的文化交流却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相反在其他领域的交流却显得十分频繁。
民间故事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交流普遍的文化类型之一,也是生活化程度高的文化存在,尽管它常常以类型的方式出现,但是,当这些被悬置起来的类型游离于类型之外被民族或地域“在地化”以后就成为地方文化传统和民众的生活方式了。为此,我以我熟悉的汉族、藏族民间故事为突破点,试图通过民间故事为对象,展开汉族、藏族相互依赖,彼此协助、采借和融合的历史图像和文化世界的讨论,试图回答汉族、藏族民间叙事交流中表现出来的文化的共同性和生活化的个性表达。
然而,汉族、藏族民间故事繁多复杂,除了通过无数采录者搜集上来的民间故事之外,还有大量流传在民众口头上的民间故事,因此,如何选择最为合适的研究对象就成为难点和突破点。经过慎重的选择,我决定以民间故事类型为切入点,从类型学的角度探讨汉族、藏族民间叙事之间的交流关系及其交流效果。我们知道,民间故事是流动性很强的口头传统,它可以跨越地域、跨越族群、跨越时代而彼此吸纳、整合和涵化,这样,当民间故事进入到“在地式的民族化”过程的时候,其文化基因和民族特性在新的文化关系中得到或多或少的表现,在这些民间故事中民族思想和价值观念也或多或少地传递下来。为了展示汉族、藏族民间故事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我在选择汉族民间故事的时候,在地域上既运用与藏族生活区域相同或相近的汉族民间故事,也使用远离藏族生活区域的汉族故事,在材料选择的过程中,试图提供汉族与藏族在文化心理共同性、生活彼此关联的作用下民间故事展现“平行”和“影响”的图景。
写作这本书,前前后后算起来已有三十年。1986年7月到西藏工作,我就立志撰写一本包括民间叙事在内的汉族、藏族文化交流的稿子。记得我当时用我所在单位—西藏农牧学院教师备课本抄录了大量汉族、藏族文化交流的经典言论,写下了自己的读书笔记,也曾就汉族、藏族文化交流写过近百页的文字初稿,这些业已发黄的手写稿至今保存在我手中,视作珍宝。
1989年3月,我为了考察汉族、藏族文化交流情况,曾经一个人坐长途汽车从西藏的林芝到拉萨,从拉萨到青海的格尔木,从格尔木到甘肃的敦煌,从敦煌到北京,一路上的艰辛自不在言。记得当时我从拉萨到格尔木已经是深夜,迷迷糊糊地走下坐了三十多个小时的汽车,满身灰尘、全身疲惫,感觉很是陌生,但又有一种亲切感和幸福感。
在敦煌莫高窟,我仔仔细细地观看洞窟里的佛教故事图像,解读图像背后的故事及其包含的思想内容,体味故事里流动的文化血脉。在这里,我敬佩我的老乡王道士的发现。我走在莫高窟的路上,仿佛看到王道士蹒跚的步履,一担担挑着淤沙,护卫着莫高窟里佛教画像的场面,也看到英国人斯坦因觊觎洞窟里琳琅满目佛经故事画像及其宝贵佛教经卷的贪婪。在这里,我似乎看到了汉族、藏族文化在敦煌交集的行云流水,似乎看到了汉族、藏族民众在敦煌和谐和润的生活状况,此时,无知无畏的我油然升腾起对汉族、藏族文化伟大气派和恢弘气度的无限敬仰。这是我第一次亲身感受到汉族、藏族文化来来往往的过昔和今朝。像这样的经历,一个人孤身前往汉族与藏族文化交流留存的遗迹地区的考察和聆听讲述人的故事讲述情景数不胜数。
西藏林芝县广久乡达域龙增村附近有一块记载赤德松赞与工布地方首领会盟为好的摩崖石刻,距今已有1200年多年的历史,达域龙增村有座青石台,名为“嘉萨”即“汉妃”,我利用假期无数次地来到这里调查,了解碑的过去、记录碑的现在,考察“嘉萨”碑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彷如昨天。相传文成公主和金成公主进藏路过这座村庄的时候,遭到当时朝廷悭吝小人的阻拦和诬陷,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不得不在雅鲁藏布江边上的在这个小村子停留三年,之后才和吐蕃赞普成亲,相传,至今仍矗立在青稞田中央的大青石是当年两位公主梳妆打扮的地方,传说是真是假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青稞地边的“嘉萨”石碑却见证着西藏文化的变迁,见证着汉族与藏族有意义的伟大历史。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