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刘垚 沈东]回顾与反思:中国都市民俗学研究述评
  作者:刘垚;沈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0-11 | 点击数:8702
 

  三、21世纪以来作为学科建设和范式转型层面的“都市民俗学”

  进入21世纪,中国都市民俗学研究步入一个快车道,在短短十几年间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阶段,经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前期准备,中国都市民俗学的发展状况日趋成熟。同时,一批受过西方学术训练并具有国际视野的学者开始在中国民俗学界崭露头角,他们既受过国际都市民俗学的学术训练,同时对中国现实的都市民俗有着切身的体会,这批学者的加盟给整个都市民俗学学术生态注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都市民俗学的发展。都市民俗学研究不仅延续了前一阶段的工作,而且还开启都市民俗学的学科体系建设,试图通过推动都市民俗学学科体系的建设来促进整个中国民俗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这一时期,学者们更多的是从学科建设和范式转型层面去探讨“都市民俗学”。

  个案实证研究是都市民俗学研究的现实基础,都市民俗学需要立足于单个都市,通过对都市民俗的研究来提升都市的文化品位。通过个案实证研究,都市民俗学才能形成独具特色的概念、命题和理论,都市民俗学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新世纪以来,蔡丰明出版了《上海都市民俗》一书,该书对上海市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作了全景式的描述,并进一步分析了上海都市民俗的特点。[12]周翠玲从经济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广州民俗的特点,提出经济性是广州民俗最大的特点,是广州民俗文化的主体。[13]殷俊、喻婷分析了在“微时代”背景下市民生活习俗的变迁;[14]邱扶东、王书会则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探讨了上海都市民俗旅游开发的6种模式;[15]艾萍从历史的维度论述了上海都市民俗的特征。[16]学者们在延续90年代以“都市民俗”为对象的学术研究的同时,试图将都市民俗学研究纳入宏观的社会背景,并从经济、文化、历史等多个视角来透视都市民俗,这极大提升了个案实证研究的水准与层次。

  都市民俗学研究并没有仅仅停留在个案实证考察上,有学者还站在整个都市民俗学研究的高度,对相关理论进行了厘清,以期促进理论的建构。岳永逸认为,“都市民俗学必须立足于生活现实,走自己的路,既为社会和谐发展和人民的安居乐业作出应有的贡献,也为民俗学与相邻学科的对话互动、学科向‘基础性学科和支柱性学科’的发展提高自身的核心竟争力”[17]。并且,岳永逸从认知论、方法论以及实践论三个维度,通过个案研究,表明了都市民俗学研究的可能性与可行性。[18]在此基础上,岳永逸进一步强调,都市民俗学不仅仅是相对于乡村民俗学而言的,都市民俗学更是一种观念,一种促进民俗学认知范式转变的民俗学研究。[19]张晓瑾则对“都市民俗”的定义、都市民俗存在的合理性与意义以及都市民俗的研究视角作了精当的论述。[20]王晓葵系统研究了现代都市的灾害记忆,并分析了纪念碑、公园以及都市公共空间之间的内在关系。[21]可以发现,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年轻学者不满足于都市民俗学的经验研究,呼吁从理论层面上去重新定义都市民俗学,以此来推动都市民俗学研究范式的转型。

  早在2004年,东南大学陶思炎教授就出版了专著《中国都市民俗学》,该书不仅对中国古代的都市民俗文献、史料进行了总结、还对都市民俗的特征、功能、历史演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可以说是对前二十多年都市民俗学研究的一次系统总结。更难能可贵的是,该书还从对象论、价值论以及应用论三个角度对都市民俗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深度思考,提出要建设都市民俗学学科体系。[22]2013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了以“都市民俗学”为主题的学术会议,乌丙安、蔡丰明、耿敬、田兆元、仲富兰等民俗学学者就都市民俗学研究的意义、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23]

  纵观21世纪以来中国都市民俗学的发展进程,可以发现,都市民俗学大体是按照“经验研究——理论探讨——学科建设”这三个维度展开,这三个维度既是齐头并进的关系,也是层层递进的过程。这一阶段的都市民俗学在全面吸收消化上世纪都市民俗学研究成果的同时,还结合中国都市民俗的实践,进一步推进都市民俗学的发展,企图构建一个都市民俗学的学科知识体系,以此来提升都市民俗学在整个民俗学界甚至社会科学界的层次与地位。也正是在这一阶段,民俗学开始从人文学科向社会科学转变,随之而来的则是从业人员研究力量的极大充实以及研究方法的实证化、科学化。这给都市民俗学研究带来的影响就是个案实证研究的数量和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并表现为与都市社会学、都市人类学等分支学科间的交融借鉴。进而言之,作为一门社会科学,都市民俗学在21世纪获得了重生,这不仅表现在研究成果数量的增加,更加表现在都市民俗学在解释问题方面的功能性增强,即都市民俗学不再像传统民俗学一样只关注过去、只关注乡村、只注重对民俗资料的搜集,都市民俗学开始注重当下、注重都市的日常生活、注重对社会实践的解释与建构。21世纪的“都市民俗学”是空间维度中“都市”和时间维度中“现代”的一次交汇,即经过80年代的“空间划分”与90年代的“时间介入”,新世纪的都市民俗学研究呈现出“时空交汇”的特征。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倩怡】

上一条: ·[田兆元]论神话学的民俗学研究途径
下一条: ·[林继富]推进中国民间叙事文学理论话语体系建设
   相关链接
·[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李鑫睿]“吸猫”:都市趣缘群体的民俗交流实践
·[余张妍]都市民俗学视野下对“故乡”的再检省·[杨雨彤 胡燕]茶文化聚落中的都市民俗探析
·[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程鹏]从都市民俗学到现代民俗学:上海都市民俗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鲁越]狼人杀——交流性实践的再生产·[石子萱]试析兰州市区正月十五“跨火堆” 仪式
·[岳永逸]“杂吧地儿”:中国都市民俗学的一种方法·[王晓葵]现代日本社会的“祭礼”
·[王晓葵]现代日本社会的“祭礼”·探索都市民俗学研究的现代意义
·经济民俗学:传统民俗背后,蕴藏着巨大的经济能量·第六届“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经济民俗学与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
·第六届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李明洁]你也许不知道上海西郊农民画,然而在全国各地农民画里,它却是非常特别的一种
·经济民俗学与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学术论坛暨第六届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征文与创意产品征集启事·[刘磊]电影院与民国时期青岛的都市民俗
·[岳永逸]中国都市民俗学的学科传统与日常转向·[徐赣丽]中产阶级生活方式:都市民俗学新课题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