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生活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 藏回” 为研究对象, 运用人类学理论和方法, 将民族认同放在具体的历史、政治和社会情景中来讨论, 分析“ 藏回” 身份认同的特点, 挖掘、再现研究对象的主体性(subjectiv ity), 挑战回族族源多元但认同一元的观点。本文将说明迪庆藏族与回族之间的族群界限是模糊的、流变的, 他们表现出来的主体性和历史记忆是建构“ 藏回” 身份认同的主要因素, 文化实践只是“ 藏回”认同的一个表层依据。
[关键词] 藏彝走廊;“藏回”;身份认同;族际通婚
问题的提出
在主张确立民族研究的宏观整体视野, 构建中华民族格局这一总体思想和背景下, 费孝通先生于1978 年提出“藏彝走廊”这个概念, 并在国内掀起研究高潮。有学者呼吁应该探讨藏彝走廊中的一些大民族对区域内一些人口较少民族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及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关注藏彝走廊中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族对当地回族的影响, 并沿用“藏回”这个模糊的概念来泛指迪庆受藏族文化影响的法定回族, 尤其是关注那些与藏族通婚的回族和与回族通婚的藏族。
云南的“藏回”主要居住在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县建塘镇旺次卡村(以下简称旺村)、吾吕村, 三坝乡的水磨坊村、安南村, 哈巴雪山下的龙旺边村和兰家村(以下简称龙村和兰村)以及德钦县城。笔者于2000 年8 月和2007 年11 月深入德钦县城及旺村、龙村和兰村三个藏回村寨田野调查, 并开展深入的访谈。访谈以非结构性为主, 穿插结构性访谈、小组访谈, 旨在探讨“藏回”族群认同的产生及其内在变化, 探讨法定回族的民族身份, 龙村和兰村的伊斯兰宗教信仰的复兴和回族民族意识是否改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文化实践和身份认同, 探讨人们在与藏族互动交流中如何有效维系着对回族的主观认同。
笔者同时试图了解, 在国家法定了民族族称后, 人们如何保持或协商其民族族属, 如何解释“藏回”这个法律上并不存在的身份认同, 人们所选择的不同民族族属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文化背景。这些问题的解答要求我们不再把模糊的、不断流动变化的民族认同放在法定的固定民族族属框架中来讨论, 有利于我们跳出“藏变回” 、“藏化回”的单向性思维框架。
本文将说明迪庆藏族与回族之间的族群界限是模糊的、流变的。族际通婚和国家的少数民族政策为流变提供了基础和动力。文化实践只是“藏回”认同的一个表层依据, 他们表现出来的主体性(包括历史记忆)才是建构“藏回”身份认同的深层因素。本文将先讨论作为主体的当事人如何认知、表述、选择、实践他们的“藏回”认同, 周围的其他民族又是如何描述和评判“藏回”身份认同;然后再分析“藏回”身份认同表现出来的主体性。除注明出处者外, 文中全部引语都来自笔者的田野调查笔记。
“藏回”身份认同的特点
“藏回”一词不仅在学术界广泛使用, 也开始被村民引用。在笔者走访的县城、旺村、龙村和兰村, 那些自称或被称为“藏回”的当地人并不像青海“ 藏回”那样认为“藏回”一词有何贬义, 也不在意“藏回” 一词的合法性。当我的报告人觉得难以表述他们的民族身份的时候,“藏回”一词显得很方便, 不止一个人对我说过:“我们是藏回, 你晓得的嘛, 一样一半。”
经过深入调查后, 笔者发现, 这“一样一半”具有多重含义, 既指在血缘上“一样一半” , 即父母的一方是藏族, 另一方是回族;婚姻上是“一样一半” , 即夫妻双方一方是藏族, 另一方是回族;也指在社会文化上“一样一半” , 即身为法定回族却操藏话、穿藏服、住着藏式房子, 每天中午都喝酥油茶, 吃藏粑、奶渣(当地藏族的奶酪)和牦牛干巴;有的回族吃猪肉, 而有的藏族反而不吃猪肉了。县城那些也被当地其他民族认为“变掉了”的回族常在家里供奉藏式神龛。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主观认同上也是“一样一半” , 常常摇摆于藏族与回族之间。要么承认自己已经“变成藏族了” , 要么认定“还在是回族” , 有时甚至似是而非。例如, 县城里的马嬢嬢虽然身份证上仍然保留回族的法定族属, 但马嬢嬢却以惋惜的口吻对笔者说, 自己变掉了,自己过世的父亲才是真正真的回族。他们当中一些人的法定民族身份仍然保持回族, 另一些人已经将身份证上的民族族属改为藏族。无论他们是否保留回族的生活习惯, 他们自己、其同事和邻居都清楚记得他们的“根子是回族的” 。
在许多情景中, 这些多种含义交叉重叠, 浑然一体, 形成了“藏回”这个在法定族称之外的称号。当地的老百姓频频使用“藏回”这个法律上并不存在的称呼来表达自己或别人的身份认同, 解释一些介乎于两个民族界限之间的模棱两可的现象和一些在文化界限上含混的社会实践。我的报告人(回族, 男, 58 岁)解释道:
这是因为我们回族从来就没有我们自己的语言, 除了男人戴白帽和女人用的盖头外, 也不像藏族、苗族或和其他民族一样有自己的服饰。所以, 我们的祖先来到这里后, 就学着当地藏族讲藏语, 穿藏族的衣服。慢慢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敏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