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7日晚上六点半至8点半,跨文化学研究生国际课程班第二场座谈会在北师大主楼B700A学术报告厅举行,以跨文化对话网站和北师大数字民俗学实验室建设为主题,由河南大学吴效群老师和浙江大学林玮老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所长董晓萍教授负责解答,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赖彦斌高级工程师负责展示,以北师大数字民俗学实验室近几年成果演示作为引子,由次引发大家对学科数字化工作的讨论。
座谈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展示跨文化对话网站和数字化成果。第二部分就北师大数字民俗学实验室成果,在座师生咨询问题、交流经验、提出建议,共同推进学科数字化工作。
赖彦斌老师首先为大家展示了跨文化对话网站,重点就跨文化书库和跨文化数字典藏两个部分进行说明.该部分是针对本次课程重新进行编排的,书库中有本次国际课程所涉及的书目以及作者的介绍。数字典藏是对每天课程的及时报道,报道内容有对话、工作简报、听课日志和每日图片选集,能够及时对当天课程进行总结和实施报道,让课程学员之间相互分享学习经验,让更大范围内的读者能够了解到我们的课程以及开展的工作。
接下来赖彦斌老师进入到数据库展示环节,首先登场的是语言类数据库。1)中国数字故事博物馆,提供中英文两种语言,针对不同的使用者,还设有国际交流系统、专家系统、内部交流系统。系统录入了钟敬文、丁乃通、艾伯华的故事系统,以梁祝、白蛇传、孟姜女和牛郎与织女四个故事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不同方面的整理。“故事放映厅”这一窗口提供北京、福建、广东、河北、河南、辽宁、浙江、四川、宁夏、云南十个汉语方言版和英语一种外语版的四个故事的朗读。在故事朗读播放的同时还显示故事画面,颠覆了传统民间故事的展示形式,引得在场教师、学员爆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软件还将中国民间故事按照地域进行整理,可以看到四个故事的分布地图、遗产地图、专家地图、节日地图、历史文献地图等多个不同框里下整理的结果。链接中有故事内容、ID、故事类型、收录地等重要信息。该数据库内容涵盖量大,整理框架清晰,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以满足不同使用需求,使用尽可能多方法开发、利用、保护中国民间故事。2)中国戏曲,进入软件后出现三排照片,上面一排是戏剧舞台照片,中间一排是使用工具照片,最后一排是戏剧人物照片,当鼠标移动到画面时,会显示图片解释。页面左侧提供70多种戏曲原声,赖彦斌老师为我们播放了梅兰芳先生的京剧、花鼓戏、昆曲和越剧。白乐桑先生一边听戏,一边对董晓萍老师竖起来大拇指。3)数字辞典系列项目,对此项目作出重大贡献的古丽巴哈尔老师也在场,对新疆英雄史诗《玛纳斯》中的词条进行了维语与汉语的互译。通过浏览这一数字化成果,古丽巴哈尔老师还看到了学生时代翩翩起舞的自己。
第二类数据库中,北京市行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数据库得到了展示机会,赖彦斌老师为我们展示了木作库,其中包含制作工艺、企业文件、照片、非遗问答几个板块。不仅如此,还与国际接轨,收录了世界范围内的其他木匠工艺,并展示出联合国关注的木匠问题。
最后登场的是今年寒假期间,新疆师范大学师生来校学习时制作的“一带一路多元民间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主要是新疆学员通过七天的学习掌握了数字化的成绩。
展示完数字化成果后,本次座谈进入到第二阶段,吴效群老师率先发言,他认为北师大数字民俗学实验室所进行的数字化工作是伟大的工程,带给人震撼,将其与地理相结合,还可以看出文化规律。他认为目前制作出的成果已经很成熟了,接下来能够做好高校间的共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更多的使用才能发挥价值,在使用过程中还让其他地区的学者进行补充。图书馆学本科生李博雅也与吴效群老师持有相同的观点,她在专业课调查中发现图书馆典藏资源、重点文献权限问题,使得珍贵资料职能看到标题却不能被更多人读到,她恳切希望董晓萍老师,能够将北师大数字民俗实验室的数据库向公众开放,并注重推广。
白乐桑教授发言能以“局外人”的视角来看事情。董晓萍教授在对话中指出,北师大民俗学作为国家老重点学科,需要不断鞭策自己,做学科的带头人。面对这一重任,董晓萍老师不断地思考学科新的发展方向,创新研究内容。此外,北师大各级领导也为民俗学专业的数字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数据库的开发需要有文、理学生组合队进行,单纯的文科做不好数据库,单纯的理科思路并不适用于人文学科领域。她说:“我们的团队不仅有文科生,也有计算机系、地理系的同学,以及国际人士、少数民族同学,这些对制作数据库都是非常重要的”。
林玮老师谈到自己做学生论文时的经历,在图书馆地下报刊库翻阅报纸时,由于只有他一个人,图书馆员两次忘记他,将他锁在地下室。但是现在,一切都数字化了,可以直接查阅电子档案。他认为这种研究工具的进步是未来的方向,也深深同意董晓萍老师提出的单纯靠笔写的时代已经落伍了,要跟上网络信息时代的变化。
华东师范大学徐赣丽副教授、新疆师范大学古丽巴哈尔讲师、广西师范大学牛超同学和黑龙江大学李博雅同学等纷纷发言,希望加强数字民俗学研究与实践的交流。
文章来源:“跨文化民俗学”微信公众号2016年8月28日 【本文责编:张倩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