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湘潭风雨龙舟情
  作者:旷惠民 文/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6-09 | 点击数:13820
 

  

  湘江、涓水、涟水汇聚在湘潭,在城市中部形成了一个天然港湾。
自古码头商业贸易发达,也催生了丰富多彩的龙舟文化;每年端午节期间湘江上都会上演几十艘龙舟竞渡的精彩场面。

  ●撰文、摄影/旷惠民

  湘潭之城,在水一方;龙舟是水的庆典,是风的赞歌。

  龙舟竞渡,飞龙在天;划船在浪里争雄,在鼓里飞腾。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湘潭的龙舟活动已经在湘江上激荡了上千年。

  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湘潭的龙舟文化是一种河运商业文明的结晶。

  龙舟浓缩成文化符号,历经风雨依然飞驰在江河湖泊间而生生不息。

  【新龙展雄姿】
  重金打造的传统龙舟

  湘潭十六总中山码头花费重金打造的新龙舟完工了,工人们正在用吊车吊运龙舟下水试游。

  农历的三月三过后,湖南湘潭老街的古树在春雨滋润下一夜之间吐出新绿。十八总码头下的江面变得宽敞起来,混浊的河水激流而下,又到了湘江涨水的季节了。老街各码头一年一度的龙舟活动在这春雨里拉开了序幕。

  热爱龙舟活动的陈建文以前当过“国标龙舟队”的教练,带队到岳阳汨罗江参加过国际龙舟比赛并取得过不错成绩。从单位退休以后一直想打造一艘属于十六总中山码头的传统龙舟。在他的牵头下,由老铁匠林少奇、水手指挥沈成林等人组成了新的“中山龙舟委员会”。以前中山地段没有龙舟,很多人都是到十八总聚在一起参加活动。如今一家分成两家,两个码头的人们一夜之间变成了竞技场上的对手。

  中国最早关于龙舟的记载,始见于《穆天子传》:“天子乘乌舟龙本浮于大沼”,可见龙舟早在屈原出生前已经存在。后来,屈原有“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的诗句。屈原死后,为纪念这位酷爱龙舟的爱国诗人,人们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龙舟节,在江面上举行龙舟竞渡。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龙舟竞渡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体育竞技。然而龙舟的制作,却一直保留着最原始的神秘色彩。

  初夏,湘潭老街各码头会邀请龙舟制作工匠修舟造船;制作一条龙舟从绘制图纸,到选材、加工都非常讲究。

  农历四月最后一个星期六早晨,太阳穿过云层露出了火红的脸庞。阳光照射着老街马路上的积水形成了一面面镜子。陈建文骑着那辆老式单车从阳光山庄新家赶到中山路的老屋里。今天他特意穿上了西装,雪白的衬衣领衬托出喜悦的脸庞。街坊们高兴地和他打着招呼,他忙里忙外地接待来客,准备今天的造船开工仪式。在菜市场后面的高架层里,人们拉起了红色的横幅。陈建文公布相关单位和个人赞助资金收集情况后,造船马上开始。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探险》2013年第6期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迁徙之路
下一条: ·非遗与人文图典:沪西大自鸣钟
   相关链接
·[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秦天碧]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的创新传承策略探析·[李瑜恒]龙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案例研究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黄晔 万登峰]试论端午节民俗文化促进孝感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之策略
·[何彬]端午节历史数据的可视化探索·《王者荣耀》特色主题展现身秭归峡谷内外共度端午节
·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王倩倩]危机与抉择:透视疫情影响下的非遗与民俗
·[徐金龙]屈原故里端午节俗的传承困境及发展思路·[刘贺娟]云端记忆:疫情下赛龙舟的媒介记忆建构研究
·[白宇翔]实与俗之间:清代湘潭的瘟疫与防治·[张勃]端午龙舟竞渡习俗至迟出现于唐代考
·“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开幕在即·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
·“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萧放]温情与崇高:端午节俗的当代意义
·[徐金龙]试析荆楚端午节俗的文化内蕴及现实价值·[栗建伟]论宗族因素影响下鄂南民俗乐舞的基本风格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