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7月15日至8月2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美国崴涞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和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举办的第三期中美民俗影像记录田野工作坊暨第二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博士生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20多所高校的26名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学习项目。广西民族大学校长谢尚果、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秦红增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孙正国教授、武汉电视台主任记者王光艳导演、广西师范学院林安宁副教授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开幕式。华东师范大学张海岚博士代表全体学员发言。本次工作坊和博士生论坛主要按理论培训与田野调查两个部分展开,为期14天,在日本名古屋等地、广西南宁和百色等地进行理论和田野实践。
理论培训阶段,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美国崴涞大学等学府和影视传播公司的9位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围绕“民俗影像记录”这一核心主题,从文化抒写、民族走廊、区域研究、流域研究、民俗影像记录的原则与伦理、民俗纪录片的拍摄技术和内容主题的选取等角度,介绍了当前民俗学、人类学等学科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并探讨了其中的热点问题,拓展了学员们的理性思维。
广西民族大学秦红增教授在专题报告中,概括了民族志的三个时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第四个民族志时代的到来。同时,秦红增教授在对“民族走廊”进行追溯介绍的同时,也把它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相联系,认为“一带一路”是对“民族走廊”的继承和弘扬。西南大学的田阡教授则以西南区域为例,提出新时期流域研究的四重转向——从社区研究到区域研究的方法论转向;从族群研究到流域研究的对象转向;从东南研究到西南研究的空间转向;从人类学洞见到跨学科协同的学科转向。广西民族大学的周建新教授则针对区域研究中出现族群离散与认同重构问题,以西藏察隅僜人沙琼村、缅甸村和西藏吉隆达曼人村落三个典型个案研究,指出了离散与回归背后的认同问题。同时,华东师范大学的田兆元教授根据民俗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强调了影视采集、制作和评论将是民俗学的一项基本技能。他认为可以随手截取制作,全民参与的微视频将是民俗影视发展的一大机遇。谭勇导演引导学员们探讨了民俗题材纪录片如何保持学术与娱乐的两全的问题。他指出做学问也要有市场思维。因为市场意味着更大程度的认可。因此,纪录片市场化必须强调娱乐化。王光艳导演根据丰富的拍摄经验,强调在民俗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要注意摄像构图、外景摄像、器材维护、后期编辑等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美国威涞大学的张举文教授向学员们强调了民俗影视记录的基本原则和伦理问题。他指出,民俗影视记录突出的是“一人、一事、一时、一地”,我们不可以把“人”与“传统行为”(民与俗)二元对立。根据这些原则,张举文教授也提出了民俗影视记录中的一系列伦理问题,引发学员们深刻的思考。同时,中国人民大学的刘谦教授从民族志电影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学术界关于两种真实概念的讨论:可感的、作为现象集合体的真实与远远超越感官经验的理念真实,体现了“真实”与“建构/艺术处理”的边界问题。中山大学蒋明智教授则以“龙母诞”为例,针对民俗影像纪录片中出现的内容浅显等一问题,提出了升华主题的几个路径,强调要揭示作品中问题的深度以及提出问题的广度;要重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精神承载;不能片面强调猎奇性而偏离政府和社会希望的文化价值导向;同时,要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这一系列专题报告不仅丰富了学员们的知识储备,而且提高了他们的民俗影像理论素养,为后期的田野实践积累了良好的基础。
其后的田野调查则分组进行,学员们分别对日本名古屋等地和广西南宁、百色等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国外组以日本名古屋等地的“天王祭”为主题进行调查;国内组以广西省百色市平果县凤梧镇的“师公文化”为主题,从面具、传承人、仪式、嘹歌等方面进行调查。在为期一周的田野调查和实际操作中,学员们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收获。后期根据拍摄采访内容,分组剪辑成片,展示了本次活动的学习成果。
中美民俗影像记录田野工作坊是中国民俗学界和美国民俗学界合作共建的人才培养平台,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国际化办学“走出去”的学科路径之一。《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博士生论坛(简称博士论坛),是基于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而创建的旨在培养优秀青年作者群体的学术平台。影像民俗学所运用的影像技术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新方法,极大地推动了当代民俗学的方法论变革,也为当代民俗学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新的可能,为开拓民俗学的学术前沿领域影像民俗学发挥着重要作用。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陈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