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吴为山]他的谆谆教导使我时刻不敢懈怠
——在周巍峙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作者:吴为山   摄影/图:记者 孟祥宁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7-20 | 点击数:2862
 

□ 吴为山(中国美协副主席、中青年艺术家代表)

  一百年,对于漫长的历史而言是短暂的,对于人生则几乎是全部的生命时光。人生的价值在于以有限的生命为社会作出贡献。所谓“道德文章”,“文”使人的物质生命得以超越而进入精神的恒久。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隆重的仪式纪念周巍峙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不仅因为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也因为他是有作品传世的杰出艺术家。从他身上我们感受到在中国革命岁月中成长起来的艺术家的真诚、无私和坦荡;也感受到党的文艺领导的包容、温润与惜才。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艺的关键词是“民族救亡”。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周巍峙先生一直在文艺战线战斗着,创作了大量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的作品。他崇高的精神体现在作品中,激励人民,传递温情,蓄聚着文化的力量。他那高昂雄壮的爱国热情汇聚到了民族精神的主旋律中。

  我与周老同乡,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有幸聆听周老的教诲。他那慈祥、智慧、幽默、乐观的形象历历在目。回忆20多年来他老人家对我的关爱,我感佩于怀,点滴在心。

  1990年秋,我国著名新闻史学者戈公振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我应邀为其创作了一尊汉白玉像。周老与时任江苏省委副书记的孙家正同志共同为戈公振像揭幕。当看到素洁的汉白玉像露出儒雅、庄重的神韵,周老紧握我的手说:出神入化!并以苏东坡诗句书写了一幅四尺对开的书法“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送给我。周老说,戈公振先生修身,高节如竹,其风范入化境。勉励我艺术要像清泉出谷、雨后春笋,领异标新。

  周老非常注重对年轻人的培养和鼓励,更可贵的是,他德高望重却始终谦逊平易、虚怀若谷。

  1999年春天,我因敬佩翻译家戈宝权先生将三万多册藏书赠给南京图书馆和东台戈宝权图书馆,分别向这两馆捐赠了戈宝权铜像。周老闻知后,专程到东台参加捐赠仪式。在中午宴席刚刚开始的时候,周老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举动——他首先走到我面前敬酒,并说:“应当给为山敬酒!”

  此事对我触动很大,我再次感受到了一位大家、一位长者高洁品格的寥寥长风。

  2006年初,我申请在中国美术馆办雕塑个展。当时美术馆有不成文的规定,只有60岁以上著名老艺术家的作品方可进圆厅展览,而那时我44岁。时任中国文联主席的周老听闻后说:“艺术要有硬杠杠,但年龄不该有。吴为山作品过硬,年龄不够,我借给他!”

  同年7月,“义心铸魂——吴为山雕塑展”在中国美术馆圆厅开幕。当时周老正在301医院住院,他不顾医生和夫人王昆老师的反对,坚持要出席开幕式。在多次请假未获批准的情况下,他亲笔写下请假条:“如发生身体健康问题和生命危险,一切由本人负责。”

  就这样,在开幕当天他提前到了美术馆广场,没有进贵宾室休息,由护士陪同在车里打着点滴。七月的北京,高温如烤,而周老怕打扰大家,始终在车上,直到临开幕前才拔掉针管,带病参加了开幕式并剪彩。我看着老人家的病容一阵心酸,感动得热泪盈眶……

  后来我去看望周老,周老拉着我的手说:“你是有艺术天分的人,现在出名了,许多活动都会拉你去。你要选择。人的精力有限啊,可艺术没有止境,艺术家留给世间最重要的是作品。”在场的王昆老师与周老观点一致,希望我保持充沛的精力创作,多出好作品。老人家语重心长,字字句句铭刻我心。他的谆谆教导使我时刻不敢懈怠,努力在艺术之路上勇猛精进。

  周老离开我们两年了。今天我们纪念他,不仅是对他个人的怀念,更是对熔铸了中华民族之魂、在革命烽火中以文艺唤醒千百万民众的无数可敬可佩的老一辈艺术家的怀念。

  今天,中国文艺界风清气正,全国文艺工作者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引领下,扎根生活、扎根人民。这是对先辈们最好的纪念。作为中青年文艺工作者,我要感谢党、感谢人民、感恩时代,也要感谢在我的成长道路上,党的各级领导和前辈艺术家及同事对我的支持、鼓励、帮助。

  一代一代的传承,一代一代的创新,生生不息,这就是文化生态。让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本版文字由中国文联提供,部分发言刊登时有删节,题目为编者所加)

 

 

  文章来源:中国文艺网-中国艺术报 2016-07-20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李松]“打杂”的境界
下一条: ·[周七月]父母给我们的教益无穷
   相关链接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海丰召开钟敬文先生民俗文化贡献专题座谈会
·项兆伦: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纪念居素普·玛玛依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在乌鲁木齐成功举办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在天津召开·《民间文化论坛》与俄罗斯《传统文化》杂志合作座谈会在京举行
·《民间文化论坛》与俄罗斯《传统文化》杂志合作座谈会在京举行·纪念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三十年座谈会召开
·《民艺》杂志创刊座谈会在京举办·项兆伦: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青海召开非遗传承人群研培工作座谈会·非遗传承与网络直播座谈会举行
·西藏民间文艺工作座谈会在拉萨召开·《蒙古族文学资料汇编》出版座谈会召开
·“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座谈会召开·文化遗产与文明交流互鉴座谈会在京召开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启动实施
·《运河记忆——嘉兴船民生活口述实录》首发座谈会在京举行·浙江省“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三门县举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