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马林诺夫斯基悖论”,或者如萨林斯所云“马林诺夫斯基方案”,[108]就其最表面的意思是说,当神话学家面对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地使用的故事文本——比如土著人或原住民的一篇“相接连的顺序”的完整“谱系”叙事,其中依次讲述了根据现代民间文学-民俗学与相关学科之于文本体裁的分类标准所定义的“纯粹的神话”(神话叙事)、“半历史的传说”(传说叙事)以及“近接的历史”(历史叙事)——的时候,如果“在土人的心目中,近接的历史、半历史的传说,以及纯粹的神话,都彼此交融,形成相接连的顺序,而实际尽着同一的社会功能”,那么传说叙事和历史叙事也就应当与“纯粹的神话”(神的故事)一样同属于“神圣的故事”。[109]假设我们把“半历史的传说”和“近接的历史”等历史叙事和准历史叙事(传说叙事)从“相接连的顺序”中抽离出来,那么完整的“谱系”叙事就将失去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相联系的中间环节,于是,与现实生活发生断裂的“纯粹的神话”又如何可能“实际尽着同一的社会功能”?而在马林诺夫斯基看来,神话正是一个具有连续性的“谱系”叙事,神话“谱系”叙事一头连接着神圣的历史传统,另一头联系着世俗的社会生活(就如同顾颉刚在中国文化中发现的“古史传说”或“古史系统”以及茅盾所言中国神话的“神的世系”即“神话的骨骼”或“古史的骨骼”一样,详见下文)。那么,有鉴于此,马林诺夫斯基竟该如何定义“神话”呢?像博厄斯一样,马林诺夫斯基只是提出了问题而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答案,尽管马林诺夫斯基曾经满怀信心的说过,民俗学家(博尔尼)已经给出了关于“神话”的“最后见解”。
“马林诺夫斯基问题”,或者说“博厄斯问题”,是现代神话学在世界范围遭遇的一次最严峻的“文化间”挑战(神话学家们坚持这是文化经验对普遍原理的有力质疑),即:自格林兄弟以来,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所提出的民间文学文本体裁的分类标准是否继续有效(如上所述,这关系到学科对象的奠基问题)。在北美,博厄斯于1914年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在南太平洋,马林诺夫斯基于1926年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尽管马林诺夫斯基自己对此不甚自觉);而在中国,同样的问题则是茅盾在1924年提出的(波德,1959年),这就是对于中国神话学家们来说耳熟能详的“中国神话历史化”问题(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提问和答问方式)。
博厄斯问题、马林诺夫斯基问题,甚至“中国神话历史化”问题,问题的焦点在于,神话学家究竟该以怎样的标准判断神话、定义“神话”。而用什么标准判断神话、定义“神话”,又等于逼得神话学返回了自己的开端(学科总是以定义对象的方式开始的)。但是,如果神话学家们不能再以神话叙事的文本题材-故事内容(“神话”的字面意义)为标准来定义“神话”,那么神话学家能否单单通过神话叙事的文本体裁的信仰形式(“神话”的用法意义)为标准来判断神话呢?显然,博厄斯倾向于前者,尽管他并没有坚决地主张后者;而马林诺夫斯基则对后者持肯定的态度,尽管他也没有明确地否定前者。
于是,在了解了人类学家的田野作业所遭遇的“文化间”困境(格林兄弟所提出的民间文学文本体裁统一性的理论标准无法适用于不同文化的实践传统)之后,我们才能充分理解,为什么当初马林诺夫斯基对博尔尼《民俗学手册》之于“神话”定义的双重标准报以积极的评价,他甚至扬言:博尔尼的定义将是民俗学、人类学定义“神话”的“最后见解”,因为马林诺夫斯基从中嗅出了最强烈的神话学的革命气息,即,博尔尼定义“神话”的立场和态度,远比我们所能够想象的更加激进,他甚至完全否决了用“神的故事”的字面意义定义“神话”概念的可能性,而这正切中了博厄斯的革命胸怀和马林诺夫斯基的改良志向。博尔尼说出了博厄斯和马林诺夫斯基想说而又未曾明言或欲言又止的“真话”:神话的判断标准或“神话”的定义标准其实只有一个,这就是,人们是否信仰神话叙事的内容或质料(无论这内容或质料讲述的是“神的故事”抑或不是“神的故事”)是真实的和神圣的,并以之作为行动的指南(charter,宪章)。
格林兄弟之后,民俗学家、人类学家对神话与狭义的民间故事之间的划分标准的更明确的建议,反过来又影响了民间文(艺)学家,例如普洛普(1946年)[110]就接受了马林诺夫斯基用“信仰-宪章功能”(信仰意向性的实践形式规定性的用法意义)作为神话的判断标准或“神话”的定义标准的思想,尽管他仍然坚持“神话是神的故事”的传统看法。
神话在此将被理解为关于人民实际上信仰的神或神性人物的叙述。……[但]神话与故事的区别不在其形式[此“形式”应作“内容”解——笔者补注,下同],而在其社会功能。……神话不会从形式上有别于故事。故事与神话有时[在内容方面]能彼此完全吻合,以至于在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中常常把这样的神话称为故事。“原始人的故事”甚至成为某种时尚,类似的集子无论是学术性的,还是普及性的都有很多。然而如果研究的不止是文本,而且研究了这些文本的社会功能,那它们中的大部分就不能被认为是故事,而应作为神话了。[111]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赵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