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坡芽歌书出自广西[应为“云南”──CFN小编注]文山州富宁县。富宁,史称富州,地处祖国南疆边陲。这方热土孕育了浓厚的民族风情,汉、壮、苗、瑶、彝、仡佬6种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造就了“柔情富宁、休闲壮乡”的独特魅力。坡芽,正如其充满野趣的名字一样,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壮语地名。它是一座静谧甜美的小山村,坐落于富宁县剥隘镇。壮语中,“坡”即山坡,“芽”是一种开黄色小花的灌木,俗称“黄饭花”,是壮家人制作五色花糯饭的黄色染料。“坡芽”的汉语意思是“山花烂漫的地方”。坡芽全村55户壮族人家,其中48户姓农。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传统的农耕生活。歌,既是人们劳作之外的娱乐,又是抒情达意的媒介,也是消磨闲暇的方式。歌伴人生,是坡芽人日常生活的写照。
坡芽村的女人们,闲暇时聚在一处绘制演唱歌书 作者供图
2006年,这里发现了令世人瞩目的奇特歌书。坡芽歌书是一块长两尺、宽一尺的土布,上面画着81幅图画,绘有月、星、树、人、犁等81个物象图案。每个图案约一寸见方,呈红色。这些图案是用削尖的竹签蘸上天然的红色仙人掌果汁绘成的。当地村民称其为“布瓦吩”,即“把花纹图案绘在土布上的山歌”,汉语意为“歌书”。
坡芽歌书上的每一幅图画代表着一首壮族情歌。81个古老简洁的形态浓缩了壮族民歌的精髓。类似象形文字的文字形态,音形义的高度结合,以及其所蕴含的丰富的壮族婚恋和民俗文化内涵,令学术界震惊。人们形象地比喻,每个图形好像是一个文件夹,歌手看到它就能唱出一首动人的情歌,歌词和曲调都在歌手心里。
看到坡芽歌书的人,难免会疑问:一个一寸见方的简单图案,如,歌书的第一个月亮图案,包含的是怎样一首歌呢?云南省壮学会副秘书长、壮族文化研究者陆保成,是坡芽歌书的整理者之一。他解释,坡芽歌书是通过符号,以物意事、寓情。一个符号对应很多音节、很多词汇,也可以说是,许多音节和句子浓缩为一个符号。这些符号既隐晦又富于哲理,它们所表达的意思为村寨的歌手们所熟知,因此一见到这些符号就知道唱什么内容。就像人们熟知的刘三姐所唱的《藤缠树》一样,壮族民歌善于运用比喻手法,这样既能避免直来直去的尴尬,又能通过对歌考验对方的智慧。
坡芽歌书,被壮族古籍专家黄桂秋称为“壮乡儿女天籁欢歌的情爱密码”。坡芽歌书的81个符号是内在紧密联系的整体,其所表现的内容有始有终,符号之间不能颠倒,否则就会影响情节的连贯。抛开音乐和历史文化因素,单从文字的角度来考察,坡芽歌书也有着重要的价值。专家们一致认为,81个符号是我国活着的图画文字之一。语言学家周有光,将坡芽歌书定位为“文字之芽”;清华大学教授、古文字专家赵丽明则说,坡芽歌书“在文字形态上,比东巴文字更古老,在文学形态上,具有《诗经》的韵味”;壮族诗人、音乐家瑙尼认为,坡芽歌书是一部象形诗歌或者歌词,这种集图、词、曲为一体的民族民间作品实在罕见;陆保成表示,由于壮族古代创制的方块文字(古壮字)没有通行,民歌传唱大多是口耳相传,用文字或符号记载下来的少之又少,系统而完整的民歌抄本罕见,因而像坡芽歌书这种记录民歌的符号能被发现,极其宝贵。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2016年7月8日 2016年07月08日05版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