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大数据揭秘中国民众春节生活新方式
  作者:记者 郑小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3-01 | 点击数:2048
 


  中新社深圳2月24日电 (记者 郑小红)微信团队24日发布的《2016微信春节大数据报告》显示,猴年春节除夕至初六期间,有1.13亿在外地工作生活的用户选择回家过年,也有160万海外用户从美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回家过年。

  过了正月十五,中国人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才算过完。该报告以6.5亿活跃用户的ID为样本,还原了从猴年除夕到元宵,中国人怎么过春节。

  出去旅游正在成为很多人过年的新选择。在2月1日至2月13日(年初六)期间,有610万的微信用户选择出境旅游,香港、美国、日本、台湾和澳门成为热门线路。

  数据显示,春节也依然是一年里最重要的“悠长假期”:北京、上海、广州、深圳55%的用户休假7天以上,32%的用户更是享受了10天以上的假期。

  随着通讯方式的发达,通过微信拜年也日渐流行。除夕当日,利用微信传递春节祝福的音视频通话时长达4.22亿分钟,比2015年除夕多了3倍。

  表情也成为网友表达个人情感的重要途径,“红包不要停”系列成为春节期间最热门的表情,该表情作者共获得124508元人民币的赞赏。

  除了通常的定额红包、拼手气红包,在除夕到初一期间,微信还推出了可以添加照片的拜年红包,其中除夕当天共有2900万张珍贵红包照片发出,互动次数超过1.92亿次。

  过年发微信红包已成为如今的新年俗。猴年除夕当日,微信红包的参与人数达到4.2亿人,收发总量达80.8亿个,是羊年除夕10.1亿个的8倍,其中,2016年除夕红包发送量是2015年除夕的9.1倍。

  作为一款“国民社交平台”,微信在春节通过红包激活了用户的使用热情,用音视频通话、朋友圈、微信群等串联起了五湖四海的情感,实现了科技与人文的交汇。(完)


·关联报道·

《2016微信春节大数据报告》发布

林婷婷   人民日报 2016年02月29日 08:26

  人民日报电 过了正月十五,中国人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才算过完。日前,微信发布了《2016微信春节大数据报告》,该报告以6.5亿活跃用户为样本,还原了从除夕到元宵,中国人怎么过春节。

  该报告显示,除夕至初六期间,有1.13亿在外地工作生活的用户选择回家过年,也有160万海外用户从美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赶回家过年。

  出去旅游正在成为很多人过年的新选择。数据显示,在2月1日至2月13日期间,有610万微信用户选择出境旅游。

  随着通讯方式的发展,通过微信拜年也日渐流行。除夕当日,利用微信传递春节祝福的音视频通话时长达4.22亿分钟,比2015年除夕多了3倍。

  此外,过年发微信红包已成为如今的新年俗。除夕当日,微信红包的参与人数达到4.2亿人,收发总量达80.8亿个,是前一年除夕10.1亿个的8倍。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6-02-25 09:42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山西举办髹饰技艺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
下一条: ·乐山·甘孜非遗传承交流展举办
   相关链接
·[杨秀]一个京西门头沟人的春节过法儿·[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
·[刘岚]湛江市太平镇东岸村春节年例习俗调查报告·[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陈在扬]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春节习俗调查·[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
·[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