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库兹奈特 叶韦明]《如何研究网络人群和社区》
  作者:罗伯特·V.库兹奈特   译者:叶韦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6-28 | 点击数:6658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从文化路径进行网络研究的方法论初级读本。本书试图全面介绍、解释和说明对网络人群和社区进行研究的一种特定方法——网络民族志。网络研究是一个较新的领域,网络民族志也是一种较新的研究路径,它与其他定性研究方法的不同在于,不但与多种形式的文化研究相融合,还提供一组以网络为中介的民族志方法的严格原则。

  [作者简介]

  罗伯特·V.库兹奈特, 网络民族志的术语提出者之一。他已独自或与他人合作撰写了多篇与网络社群相关的学术论文,也是国际学术界网络文化研究这一新兴领域的领跑者。

  [译者介绍]

  叶韦明 传播学博士,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师。主要研究领域:新媒体与社会,数据新闻,社交媒体及其用户研究。

  [编辑推荐]

  这个世界日趋数字化,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社区进行互动,并形成特有的网络群体与相应的文化。为了与这种新的文化现象保持同步,研究方法也必须更新。本书正是介绍这样一种新方法,为需要应用者提供实践的指南。

  本书对于那些对线上社区和文化研究、其他形式的线上社会行为感兴趣的读者特别有益。 这些读者可能是教授、学术研究者、本科生或研究生、市场研究者或者其他类型的专业研究者或顾问。 本书的主题涵盖多种线上文化体验。 网络民族志方法不仅帮助研究者研究论坛、聊天和新闻组,还有博客、影音材料、照片图像、播客社区、虚拟世界、网络游戏玩家、移动社区和社交网站。

  [经典语录]

  所有这一切都被讨论,所有这一切都被争论,所有这一切都写在博客和微博上。

  我们将是网络的一部分,经由新的社会化形式进行交往:从隔壁的人延伸到遥远的全球的他人,从最消极的潜水者到最繁忙的商业产销者,从最愚蠢可笑的视频瞬间到我们分享的最吓人的经文。 我们文化中每个受到祝福的元素都会在我们的线上连接中来回穿越。

  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我们作为社会一员的事实:我们是一个公民、一个消费者、一个思考者、一个演说者、一个检举者、一个博主、一个朋友、一个粉丝、一个组织者、一个实践者。 一个学者、一个同事、一个家长、一个学生。

  也许你将要开展你自己的网络民族志。也许你将享受阅读网络民族志,或者评论和评估它们,或者努力理解或从事网络民族志。不管你与网络民族志的联系是什么,我希望你从这个人类相互联系的崭新的、引人入胜的领域得到乐趣和启发。因为与我们的科学严格性同等重要的,也许是我们的游戏性。网络民族志——正如民族志——在大多数时候应该是使人喜悦的、无限地追求探索新的关系和新的联系。

  [引言]

  我们的社会世界日趋数字化,因此,世界各地的社会科学家发现,他们需要紧跟互联网上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经历,通过其他技术中介的传播形式( technologically-mediated communications )来了解社会。 本书给新一代研究者提供了方向。 本书的主题是网络民族志——一种专门的民族志,应用于当前以计算机为中介( computer-mediated )的社会世界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事情。

  在消费和市场研究中, 网络民族志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研究形式。 它们被用来解决种类繁多的主题,从线上广告的应用研究, 到更普遍的调查研究,包括认同、社会关系、学习和创造力。 网络民族志揭示并分析人们用来建构一个“ 数字化自我” ( Schau and Gilly, 2003 ) 的自我呈现策略。 一份网络民族志揭示了电子游戏玩家对植入式广告和品牌广告如何作出回应( Nelsonetal. ,2004 )。 另一份网络民族志阐述了新娘们管理跨文化矛盾情绪的应对策略( Nelson and Otnes, 2005 )。网络民族志还被用来研究关于非法对等( peer-to -peer, 即P2P )文件共享的全球伦理和感受( Cohn and Vaccaro, 2006 ),以研究消费者行动主义( Kozinets and Handelman, 1998 ), 并展示在创新的在线社区中,知识创造和学习如何通过“ 虚拟的重复体验” 在成员间实现( Hemetsberger and Reinhardt, 2006 )。

  在过去的十年里,世界各地的研究者进行网络民族志研究, 涉及种类繁多的主题。 鉴于我们社会世界的变化, 这种现象并不足以为奇。 1996年,有大约25万个网站为全球约4500万线上使用者提供公开内容,这些使用者大多位于北美和西欧。2009年,全世界有超过15亿互联网使用者,占总人口的22%。 此外,这些使用者不再像1996年那样,被动地消费公开内容——而是积极地互相沟通。 他们向外形成、表达和深化他们的社会同盟和归属关系。

  根据我们的定义,对于全世界少至1亿, 多至10亿人来说, 参与在线社区是社会体验中常规和持续的部分。这些人就在我们身边。爱荷华某农民是大豆种植者合作社的一员,在会议间期积极地在社团论坛上发言。 土耳其的社会学学生经常使用她的社交网站,并在她喜爱的音乐家粉丝网上发帖。 患有癌症的年轻人经常去在线群体寻求建议和帮助。 令人尊敬的行业主管披上虚拟的外衣,在虚拟世界的后巷里过着秘密的第二人生。

  网络民族志的发展,能帮助我们理解他们的世界。

  营销和消费者研究这个应用型跨学科领域迎接快速发展的新技术和应用,使网络民族志得以发展。 正如药学的研究者使用基础化学一样,营销和消费者研究吸收众多领域,如人类学、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的洞见,选择性地应用它们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当然也有明显的例外,总体而言,人类学家似乎更滞后于或更不愿意关注线上的社会群体 (Beaulieu, 2004; Garciaetal. ,2009; Hakken, 1999; Miller and Slater, 2001 )。但是, 由于信息和通信技术(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 遍布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达到如此的程度,使我们已经无法回头了。 越来越多的社会科学家得到这样的结论:如果不将互联网和计算机中介的沟通形式吸收到研究中,他们再也不能充分地了解社会和文化生活中许多最重要的方面。 在线社会生活和“ 真实生活” 的社会之间是否存在本质的差别? 渐渐地,答案变成否定的了。 这两者混合成一个世界、 一个真实生活的世界,因为人们如此生活。 这个世界里包含技术的使用, 用来沟通、联系、社交、表达和理解。

  想想有这么一份关于专业群体如医生或律师工作生活的民族志,我们真的可以做出一份有意义的叙述,其中完全不涉及也不分析线上论坛、电子邮件、即时信息和公司网站的内容吗? 我们是否可以提供一份民族志,试图理解“ 吞世代”和青少年的社会世界, 但不提及也不研究手机使用和对话、短信息、电子邮件和社交网站吗? 当我们面对特定的主题,如当代音乐、电视、名人或电影的粉丝社区,游戏玩家社区,业余艺术家或作家,或者软件开发者,如果不涉及线上数据和计算机中介的沟通这类细节,我们的文化素描将会极其苍白,因为正是这些线上内容使得这些社会集体成为可能。

  十年前,莱曼和韦克福德( Lyman and Wakeford, 1999: 359 )写道:“ 数字化和网络技术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在今天,这个说法比当时更贴切。 毫无疑问,关于使用互联网和其他信息和通信技术(ICT) 的新研究为以下这些领域添砖加瓦:文化研究、社会学、经济学、法律、信息科学、商业和管理、传播研究、人文地理、护理和医疗保健、人类学。 这些专业通常在脱离其他相关领域的学者和理论资源( theoretical silos ) 的情形下形成自己的见解。

(原载于《历史与民族志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 2016年6月28日)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陈艳】

上一条: ·[曹志杰]北欧神话:神也不是万能的
下一条: ·[李公明]从废品生活到……废品政治学
   相关链接
·[杨赫]互联网场域中口头文学传承的动力机制分析·[金倩雯]数字民俗学的实践探索:网络民族志视角
·[初笑宇]互联网语境下牛郎织女的异文及流变·[巩潇]作为交流资源的神话主义:互联网背景下神话影视作品的二次创作
·[杨雨秋]当代互联网“姨妈神”俗信的文化解读·[孟令法]“互联网+”田野实践教学问题反思:作为方法的家庭民俗学
·[郭永平 贾璐璐]全球在地化与地方全球化: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王艳]媒介融合视域下的口头传统研究
·[滕云]“10.24”程序员节:互联网时代的新民俗节日·[宋嘉琪]互联网空间中的怪物生产
·[张举文]探索互联网民俗研究的新领域·[张多]短视频:移动互联网对神话文类的重塑
·[肖涛]谣言与灾难记忆的建构·[曹晋 孔宇 徐璐]互联网民族志
·[高艳芳]网络民间文学:民间文学的当代继承与发展·[王铮]用好互联网 传承民俗文化
·[姬广绪]城乡文化拼接视域下的“快手”·[高艳芳]网络民间文学研究的审视
·互联网让传统文化更“潮” 催生文创行业新业态·[樊枫]“互联网+”下的民间文化发展现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