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李隆虎 ]同一文化,多个世界?
——评美洲印第安视角主义
  作者:李隆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6-23 | 点击数:11285
 

  二、美洲印第安视角主义

  以一个威维洛思-德-卡斯特罗引用列维斯特劳斯的一个例子作为引子:

  在安的列斯群岛,在发现美洲大陆的几年后,当西班牙殖民者派遣教士去检查印第安土著是否具有灵魂时,却发现土著正将抓获的西班牙俘虏沉到水底,看看他会不会腐烂。

  威维洛思-德-卡斯特罗引用这个故事的目的是想说明,“人类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和“自然/文化”这一对立概念的普遍性。就这个例子而言,不管是殖民者,还是印第安土著,都认为他们自己是人性(humanity)的惟一拥有者,即自己才是真正的人类。这一点似乎与前面所说的“美洲印第安视角主义”或“多元自然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但在威维洛思-德-卡斯特罗看来,它们恰恰是意义连贯的。简单而言,尽管殖民者和印第安土著看似都在处理对方的身体,但实际上从各自不同的“身心”观出发,他们处理的是性质截然不同的“身体”,其目的也大相径庭:殖民者想知道拥有同样身体的土著是否和他们一样拥有灵魂,印第安土著则想知道殖民者是否和他们一样拥有相同的身体。正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身心”观构成了西方知识论与美洲印第安世界观的对立。简而言之,美洲印第安视角主义基于当地人特殊的“身心”观,不同于西方“多元文化论”,而是一种“多元自然论”。然而,它不是对西方“自然/文化”二分的一种简单倒转,而是存在一种根本上的不同,这种根本的差异体现在从基本概念到认知模式,以及理论推论各个层次的对立。

  (一)基本概念澄清

  从前文所述可知,威维洛思-德-卡斯特罗用了一些西方知识论的词汇来说明美洲印第安视角主义的观点。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概念在两套知识体系下的意义和外延是不一样的。

  来看第一组概念“人类/动物”。在西方知识论体系下,“人类”是一个名词,是特定物种的指称;相反,在美洲印第安语言中,“人”是一种“人观”(personhood)的社会条件,更多是代词,而非名词,这种用法可以扩展到近亲、族群、所有人类,甚至所有具体主体性的物种。“动物”在西方的知识体系下构成与人类对立的一个抽象物种集合,美洲印第安社会则没有一个抽象的“动物”范畴观,“动物”的观念是关系性的。“动物”不是“人类”的对立面,动物往往指具体的物种,而非集体的称呼,也没有“动物性”的概念。

  美洲印第安社会对“灵魂”(soul)“身体”的理解也与西方有本质的区别。西方的“身心观”体现为一种动物和人之间生理的连续与文化的断裂,灵魂是差别的关键;身体是所有动物(包括人)的共享物质,由DNA决定。相反,美洲印第安的“身心观”则是一种形而上的连续与生理的断裂,灵魂与心智是整合的,身体则是分化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一种简单的逻辑倒转,实际上,美洲印第安的“身心观”不是一种二分断裂,而是一种身心的交融。在美洲印第安人的认识中,灵魂(soul)和“精神”(spirit)指与不同物种可见的形体相关,又可脱离形体的,“人”的具有主体性和意向性的无形组成部分。同时,躯体(body)不是固定的物体——一种物质的器官,身体即是灵魂本身,两者间不是分离的。美洲的灵魂观只区分躯体之魂(soul of the body)和纯粹灵魂(a pure soul)。死者与精灵的灵魂不是非物质的存在,而是切实的灌注能动性的肉体。不仅如此,躯体是可相互转变的(transformability),同一灵魂可以拥有不同的躯体。

  这些基本概念的差异实际上反映了两种不同认知模式的对比,即西方的“自然主义”(naturalism)与美洲印第安的“泛灵论”(animism)。

  (二)认知模式对比:自然主义VS泛灵论

  威维洛思-德-卡斯特罗参考德斯科拉的表述来说明这两种认知模式的差别。具体而言,自然主义是西方现代知识论的基本理论起点,它的基本预设是“自然/文化”的二分对立。在自然主义看来,人与自然的共性是物质性,“文化”则扮演着人与自然的相区隔的重要作用,社会关系专属人类社会。相反,泛灵论认为万物皆有人的灵性,自然、文化具有连续性,人与非人间的关系是社会性的。人性是人与动物的共同基础,人与动物的分离过程不是人“文化”的结果(脱离动物性),而是自然疏离文化的过程——动物丢失了他们的“人性”。

  值得注意的是,美洲印第安视角主义是建立在“有限”的泛灵论基础上的,即只有特定的动物、植物和某些物件具有“人性”。威维洛思-德-卡斯特罗认为,这种“人性”的扩展具有两种形式,一是原生的,另一种则是次生的。前一种体现在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大型禽兽和主要猎物才具备人性,也即扮演捕猎者或猎物的物种。同时,灵魂和主体性在同一物种内也不是平均分布的。与动物的灵性相比,植物、天气现象和物品的灵魂不是天生的,而是从人与动物那里衍生出来的。

  (三)知识论之别:从“观点”到“视角”

  建立在自然主义基础上的西方知识论是典型的“表征主义”(representationism),即不同的观点是对同一世界不同的主观呈现。这一观点的前提是前面提到的人与非人的二分,即人类是主体性和认知能力的惟一拥有者。由于“观点”(point of view)的区别,人们对于同一事物赋予的意义就可能存在差别。因此,“文化”(关于世界知识的符号意义体系)之别是人们面对同一世界“观点”的差别。

  与此相对,持泛灵论的美洲印第安社会认为文化是人与非人的共性,动物像人一样认识世界,只不过他们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这种差别不是“观点”之别,即对同一世界的认识的不同。实际上,只存在一个观点,即“人”的观点,不一样的是由躯体的差别造成的“视角”(perspective)的不同。那么,威维洛思-德-卡斯特罗所谓的人与非人共享的“文化”指什么?“视角”又是什么?所谓的“躯体”的差别又具体指什么?

  威维洛思-德-卡斯特罗没有就他所用的“文化”概念做详细的阐释,从他零散的表述中,似乎他要表达的“文化”有如下几层含义:

  1、动物社会拥有和人类社会同样的社会生活形态。具体而言,它们像人一样建造房屋、捕猎、酿酒……,它们也拥有自己的萨满。

  2、动物和人一样,赋予他们各自的世界同样的价值,也即是说动物和人共享一套意义体系,即“文化”。

  3、动物和人一样具有同样的灵魂赋予的认知能力,他们使用同样的语言,并以同样的方式去认识世界。

  可以看出,威维洛思-德-卡斯特罗有意用比较含混的表述来处理“文化”一词,避免用“符号体系”之类的词来定义“文化”。“文化”更像是一个既有的结构性的存在,正如自然主义框架下的“自然”一样。

  再来看“视角”,根据威维洛思-德-卡斯特罗关于美洲印第安世界观的原文表述:“the world isinhabited by different sorts of subjects or persons,human and non-human,which apprehendreality from distinct points of view”,所谓的“视角”即是一种“观点”(point of view)。首先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动物和人一样拥有“视角”?如果说“视角”对应的是“主体性”(subjectivity),那么问题转换为:为什么动物拥有人一样的“主体性”?

  威维洛思-德-卡斯特罗受本温尼斯特(Benveniste)语言学的影响,从美洲印第安语言特征来回答这个问题。如前所述,美洲印第安的“人”不是特定物种的特指,而是一种“人观”的社会条件。它更多是代词,而非名词,代表一种视角(perspective),这种用法可以扩展到所有具有主体性的物种中。因此,但凡有灵魂之物都占据一个视角。与索绪尔语言学“视角创造客体”的观点相反,印第安语言的特质则是“视角创造主体”。

  初看之下,这与前面的叙述自相矛盾——人和动物用相同的“观点”理解事实,这实际上是因为这两种“观点”有本质区别。具体而言,多元文化论的“观点”是“心智”“灵魂”的反映,是对同一世界的不同呈现;相反,“视角”所说的“观点”是同一心智的不同躯体化表现,它的差别在躯体(body),而不在灵魂(soul)。实际上,在印第安社会中,“视角”往往与眼睛联系在一起。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如果说自然主义的多元文化“观点”是同一所指的不同能指,或者说“同一客体,不同表征”,美洲的“视角”则是同一能指的不同所指,或“同一表征,不同客体”。换句话说,所有的物种以同样的方式体验世界。美洲虎将人视为貘和野猪,只是因为他们和人一样,也吃貘和野猪。但是,不同物种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对人来说是血,对美洲虎而言则是玉米啤酒;人类眼中的泥洞却是貘的家宅。问题是,既然人和动物都将自己视为“人”,为什么(通常情况下)动物不将人类视为“人”?这就联系到威维洛思-德-卡斯特罗所说的“躯体的差别”。

  视角的差别源自身体,但此“身体”并非既定的生理差异,而是不同物种性情(affects)、气质(dispositions)、机能(capacities)赋予的身体的独特性,比如饮食结构、沟通方式、栖居地、居住习性(群居/独居)等。因此,这里的“身体”不是具有固定形状的物质集合,而是构成特定习性(habitus)的性情集合与生活方式(way of being)。正是这种习性的差别造成了视角的不同,举例而言,人和美洲虎都喝酒,但人类的酒是木薯酿造的饮品,美洲虎的酒则是我们看到的血。同时非常重要的是,视角的差别只有“旁观者”才能看清。用威维洛思-德-卡斯特罗的话说,人和其他物种一样生活在一个二分的世界:不同的物种都只能看到自我的“前一半”——视自己为“人”,和他者的“后一半”——视他者为动物。换种说法,特定物种的身体对自我是隐形的,正如它们的灵魂对他者是隐形的。因此,人一般不会将动物看为“人”,美洲虎一般也不会将人视为“人”。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刘晓】

上一条: ·[彭庆军]论民族地区传统社会组织的创造性转化
下一条: ·[沈卫荣]美国藏学主流的学术传承和学术批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