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尊重仪式的信仰体系与文化禁忌,不能要求仪式举办者按照拍摄者的意志行事。
大多数仪式都具有浓厚的民间信仰色彩,在仪式举行的神圣时空之中,世俗的观念与现实的逻辑往往失效,参与者会遵照一种超自然、非科学的思想观念完成仪式的全部活动。一般来说,田野影像工作者并不会全盘接受社区的信仰体系,因而在拍摄仪式的过程之中,应保持中立、客观的记录视角,但对于社区成员所奉行的宗教或巫术信念,拍摄者仍须保持最大限度的理解与尊重,不能将其斥为“迷信”,并以一种贬抑的态度进行拍摄,更不能对仪式主持人与参与者发号施令,要求他们配合拍摄者的主观意志,做出与传统仪式规范相悖的行为。特别是在一些宗教意味浓厚的仪式活动中,田野影像工作者尤其要尊重其中的禁忌,未经许可不应擅自拍摄,以免引发仪式参加者的不满情绪,影响仪式的信仰性功能。
5.深描仪式的文化细节,有条件时可采用多机合作拍摄,以获得更为丰富的影像素材。
人类学者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非常关注仪式活动的各项细节,往往是从一些貌似不起眼的细节之中,能够提炼出深刻的文化洞见。与肉眼对仪式的稍纵即逝式观察相比,影像工具无疑具有更为强大的观察与记录能力,通过摄像机多景别、多机位乃至多速率的拍摄,我们能够录制下远较肉眼看到的景象更为丰富而全面的仪式流程,并可以通过反复回放、审看,体察其中所蕴藏的文化价值。
6. 强调影像资料的分享,探询主持者与参与者对于仪式内容、意义的主位解释。
仪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与文化行为,它的神圣性、表演性、参与性和对社区共同价值的凝聚性,都非一般的行为所能比拟,也正因如此,社区成员大都珍视他们的仪式影像,如图片、视频等,将其视为具有典藏价值的文献资料。田野影像工作者在完成仪式拍摄之后,应将摄录的影像资料拷贝并留存给社区,作为双方合作与分享的文化成果,除此之外,影像工作者还应该针对仪式进程当中的重要问题,对主持者与主要参与者进行深度访谈,邀请他们以影像摄录内容为蓝本,详细解释仪式的传统渊源、文化意义、信仰力量与社会价值等,为人类学研究提供“主位”立场的文化观点。
结论
所谓“田野影像笔记”,在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是指与田野调查同期进行的影像拍摄与影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一方面,田野影像笔记不同于以文字形式记录的田野笔记,它利用影像工具的多媒体记录能力,直接录制田野现场的事件经过与文化持有者的口述内容,既能够展示相对客观的现实世界,又能够表达“主位”立场的精神生活,尤为重要的是,这些“影像笔记”的素材具有未经记录者矫饰与润色的原初性,它们不会因为田野调查者的文字转述而偏离了事件的原貌或叙述者的本意,而是以一种“机械复制”的动态影像形态呈现出来,可以被任何同代或后代的研究者所观察与检验,从而具有了历史文献的证据价值。
另一方面,田野影像笔记也不同于以民族志纪录片形式出现的人类学影像民族志。后者或是在拍摄之前便已经制定了较为清晰的拍摄计划,或是已经根据人类学的基本学术规范与理论范式,对田野获得的影像素材进行了剪辑和加工,如添加了字幕、画外音、背景音乐和视觉效果等,甚至设置了学术主题、人物与情节线索,浓缩了仪式过程,强化了戏剧性冲突,最终合成为一部时长有限、内容紧凑、具有较强可视性的民族志影像文本。田野影像笔记则不承担这样的文本编写使命,总体而言,它是田野影像工作者在社区调查期间所拍摄的全部影像资料的总和,包含该社区在一定时间之内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宗教、亲属制度、艺术等多方面的影像内容,具有百科全书式的档案价值。
在当代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活动中,人类学者应当越来越注重田野影像的现场拍摄、积累与研究,这不仅是这一学科在数字影像时代继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人类文化在历史变迁的过程中得以记录与保存的重要途径。
(本文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15年第5期,注释或图表请参考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刘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