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族群文化传承

首页民俗与文化族群文化传承

[郭中丽]傣族孩童教养互动机制研究——以云南沐村傣族为个案
  作者:郭中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6-18 | 点击数:6613
 

  注释:

  [1]参见陶贵学《新平花腰傣文化大观》,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1~3页。

  [2] 根据我国社会学家郑杭生等学者的观点,社会转型是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即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转变。(郑杭生:《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转型理论》,《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3] 俞国良,辛自强:《社会性发展心理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70页。

  [4] [法]P. 布尔迪约,J-C. 帕斯隆:《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的理论的要点》,邢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53页。

  [5]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 炜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2页。

  [6] 唐 震:《接受与选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57页。

  [7] [美]麦克尔·休斯(Michael Hughes),卡罗林·克雷勒(Carolyn J.Kroehler):《社会学和我们》,周杨,邱文平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77页。

  [8] [美]麦克尔·休斯(Michael Hughes),卡罗林·克雷勒(Carolyn J.Kroehler):《社会学和我们》,周杨,邱文平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73页。

  [9] 参见庄孔韶《人类学经典导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13~614页。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597页。

  [11] 陈丽秀:《构建城区小学家校教育互动有效机制的探讨》,《新课程研究》2010年第12期。

  [12] 刘廷杉:《教育因子论》,《人文杂志》2003年第1期。

  [13] 韦森:《文化与机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9页。书中提到的“文化拟子(meme)”是指文化濡化过程中“文化传播的基本单位”或人类行为“模仿”的“基本单位”。

  [14] 孟志梅:《SOS儿童村维吾尔“家庭”的濡化教育——乌鲁木齐SOS儿童村维吾尔“家庭”濡化教育与和田地区皮山县藏桂乡维吾尔族家庭濡化教育的比较》,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37页。

  [15] 滕星:《多元文化社会的女童教育——中国少数民族女童教育导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179页。

  [16] 冯跃:《教育的期待与实践——一个中国北方县城的人类学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55页。

  [17] 项贤明:《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06页。

  [18] 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3~124页。

  [19] 百度百科:“心理平衡”词条,http://wapbaike.baidu.com/subview/641656/641656.htm?

  [20] 魏美仙:《生活与舞台的互文——云南沐村旅游展演艺术的个案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2页。

  [21] [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133页。

  [22] [法]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16页。

  [23] 马翀炜,陈庆德:《民族文化资本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2~13页。

  [24] 云南省民族学会傣学研究委员会:《云南元江傣族研究文集》,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309页。

  [25]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载潘乃谷,王铭铭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1998年,第53页。

  [26] 田夏彪:《文化认同视域下大理白族教育互补机制研究》,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105页。

  [27] 丁钢:《文化的传递与嬗变:中国文化与教育前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5页。

  [28] 冯跃:《教育的期待与实践——一个中国北方县城的人类学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10页、第56页。

  [29] 苗雪红:《人类学对儿童教育研究的意义》,《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7、8期。

 

  (作者简介:郭中丽,云南师范大学华文/国际汉语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思想战线》2016年第3期
【本文责编:张倩怡】

上一条: ·传播民族文化 共享世界文明
下一条: ·水西首座“向天坟”发现记
   相关链接
·[王璐]“遗产化”的意义延展:民族曲艺艺人关系重构与非遗创新·[邱旻颐]社会变迁中的傣族文化
·[刘兰兰]傣族创世神话:两种宇宙观的融汇·[李涵]乡土社会秩序与日常交往礼俗的互动机制
·[刘朦 马兿嘉]从生到死:布朗族、傣族人生仪式的空间转换与象征秩序研究·[霍志刚]建构与融合:遗产旅游语境下泼水节神话资源转化的路径研究
·[何庆华]傣族祭寨神仪式空间的排他性 ·[霍志刚]傣族神话研究回顾与“朝向当下”的傣族神话研究
·[霍志刚]遗产旅游与傣族神话资源转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李斯颖]德宏傣族族源神话的多元叙事与文化记忆
·[侯兴华]文化冲突视阈下云南部分傣族改信基督教与边境社会稳定·[金红]论傣族乐器“光邦”的象征功能
·[屈永仙]傣族口头传统文类及其传承者·[岩温宰香]傣族献祭竜林仪式的空间场域与文化传承意义研究
·[袁宣民]美味佳肴撩人醉——《饮食文化》介绍·傣族:在东南亚国家及其相互交往中举足轻重
·[孙九霞]旅游对目的地社区族群认同的影响·[温小兴]傣族村寨的风水实践与文化整合
·[金红]傣族乐器“光邦”的活态传承及其文化解释·[艾菊红]傣族水井及其文化意蕴浅探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