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刘锡诚]杨七郎的传说:一段故事 一种敬仰
  作者:刘锡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6-17 | 点击数:3656
 


  北宋杨家将一门忠烈英勇报国的传说故事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除《宋史》、《辽史》、《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等正史和诗歌、笔记外,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所作《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中亦有记载,“君之伯祖继业,太宗时为云州观察使,与契丹战殁……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并且指出,“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天下之士”“里儿”“野竖”足以印证杨家将传说故事传播范围之广、知名度之高。以尚武家族而论,在古代中国几无人出其右,杨家将传说故事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品牌之一,并以此衍生出的戏曲、民间传说、故事多达数千种版本,但是长期以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流传下来的传说故事多已残缺或失去了杨家将精神的精髓,尤为可惜。

  2014年11月,杨家将之杨七郎墓传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这标志着,这个在天津市宁河区神奇的七里海域附近流传的系列民间传说群,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和天津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此在国家层面上得到了保护。这也是天津市首个民间传说类国家级非遗项目。

  日前,由杨家将传说的代表性传承人吕殿增编著的《杨家将传说(杨七郎墓传说)故事集》正式出版。综观杨七郎墓传说,大都是由历史人物、事件,经过民间口传心授,一代代流传下来的。一个村落、一棵老槐树、一段古遗迹,都被人们附会上一段故事。这些传说带有地方民众的审美特点和地方群众的想象力特点,质朴而又珍贵,如《神奇的七郎山》一文中所说,潘美将杨七郎绑在百尺高杆上,放箭射之,七郎用眼一扫,那些箭就噼里啪啦地掉在地上,吓坏了老贼,后又用计使杨七郎身中一百单三箭而亡。还有,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始终不敢进入天津市宁河区潘庄镇的西塘坨村,人们相信是杨七郎的神灵护佑着这一方土地,福泽着地方百姓。这种神化了的传说,是人们对英雄不屈精神的一种敬仰,也是一种念想。更感动的是《手筑七郎山》一文中人们对英雄的敬仰,传说故事中写道:“杨七郎被害后,随从将士趁人不防,连夜将尸体运出,路经西塘坨村西时,突然天空乌云翻滚,电闪雷鸣,下起瓢泼大雨,人们放下七郎尸体,躲到附近大树下避雨,等大雨过后,再来抬尸体,尸体不见了,只见地上留下一摊鲜血。后来,村民中有一位姓运的老汉,用双手捧黄土将七郎的血迹掩埋,堆起了一个小坟堆。村里的人看见了,都跑来捧土,坟堆越来越大。”人们连英雄的一摊鲜血都舍命维护、不忍亵渎,终于成就了七郎山,杨家将的精神就是人们心中的七郎山。

  我们也欣喜地读到一些民间故事中近似于寓言的,带有训诫意义的作品,如《七郎神助红白喜事》一文中,当地人谁家要是有个红白喜事,用些杯盘碗筷、桌椅板凳,只要到杨七郎墓前焚香祷告,说明来意,需用之物就会出现在家中了。再后来,借来的东西不知爱惜,损坏甚多,甚至借了不还,惹七郎神生气了,就再也借不到了,故事说明人心不古、贪心不足,最终还是不方便了自己。此外,杨七郎打擂、七郎之妻杜金娥的传说、杨七郎在赤碱滩驻军的故事等,均富有生活气息,又离奇动人。掩卷凝思,仿若那个杨家最小但是顶天立地,身高八尺,擅使丈八蛇矛枪的凛凛英雄跃然马上,目光如炬,戍守边防。

  另外,在整理传说故事的同时,编者还将根据杨家将传说故事衍生出的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评剧剧本,也挖掘整理出来,如评剧《杨七郎托兆》、《摆箭计》等剧目,其中有的剧目可追溯到民国初期,非常珍稀,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在流传的民间传说中人们表达着对爱国英雄的敬仰、对无畏精神的崇尚。这是中华民族祖祖辈辈的优良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万万不能缺少自己的民族精神,可以说杨家将就是爱国主义的典范,杨家将精神就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作者系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6年6月15日第7版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条: ·[叶涛]刘锡诚的使命意识与学术史写作
下一条: ·[曹志杰]北欧神话:神也不是万能的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
·[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
·[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温必锋 尹海鹰 沈素惠 黄玉霞 王杰]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花城
·[卫才华 方洁]人本中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评估·[王娜]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王晨]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唐璐璐]饮食成为非遗:意义建构、批量生产与隐匿的商业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