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米有故事,米有意思
  作者:翟明磊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6-05 | 点击数:9970
 

  米有米的美,

  农事有农事的美。

  你只有种过了田,

  才知道中国传统精耕细作多么了不起。

  经过一个冬天,地是硬的,首先要犁地。你知道吗,犁才是中国第一大发明。西汉时,我国人就发明了鞍形与菱形铁铧犁,竖形的铁铧将犁开的土翻到两边,压住了杂草化为绿肥,露出的泥土晒到太阳成为熟土。西汉《氾胜之书》:“春地气通,可耕坚硬黑垆土,辄平摩其块以生草,草生复耕之,天有小雨复耕和之,勿令有块以待时。” 中国的犁在没有增加农业投入的情况下,让生土变熟,化草为肥,多么巧妙。这样的犁铧,西方一直没有发明,中国领先了2000多年,才养活了这么多人口。直到11世纪,西方犁才出现泥土翻板,还是木头做的;18世纪,中国式犁才从远东传入欧洲;直到美国杰斐逊总统发明了杰斐逊犁,才有了与我国相似的步犁。

  犁

  耕地要牛。在唐代,中国人发明了曲辕犁,一人一牛就可以耕田了。西方直到17世纪,耕田还普遍需要4头牛,甚至6头牛。古印度牛车是套在牛角上的,古罗马是套在牛脖子上的,勒得牛口吐白沫。只有中国人根据牛的生理特点,发明了弧形的牛轭,让牛轻松地用肩来拉犁。牛轭发明源自中国人的同情心,儒家文化的“仁”是推及动物的。汉代甚至有“杀牛者弃市”的规定,任意杀耕牛者要偿命的。有了牛轭与曲辕犁,唐朝农业兴旺,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犁完地还要用耙、耖。耙上有一排刀子,人站上面,有压力给它,将地切割成一条条的。接下就要耖地了。耖是木条下一排铁齿,把结成小块的土也扒碎了。然后再用碌碡滚地,碌碡有点像阳桃。用这些工具,中国农夫把泥一直打到很细。

  戗(疑)

  我国传统农业对土壤有深刻理解与智慧。比如《吕氏春秋》里就讲,土壤“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劳,劳者欲息,棘者欲肥,肥者欲棘” 。这其实和《黄帝内经》中说人“不平则病”是一个道理。地“肥者欲棘”,而不是像西方一样,一味让土地“肥者更肥”。中国人讲平衡,我们的老祖宗更高明。

  米食是国家强大的根本因素,是古代的“高科技”,铁铧犁造就了强汉,曲辕犁成就了盛唐。种过水稻的人知道,水是关键,“水过田肥”,水利因此而起。郑国渠将秦地40000顷碱性土洗净,化为良田; 花了73年修建的都江堰让四川成为“ 天府之国”,水利打下的农业根基使大秦帝国有实力统一中国。中国文化高峰——宋代的根基也在农业。两宋300年间,共留下1046件水利工程,一年平均工程数量比隋唐多三倍,比两汉多30倍。北宋,每年江南运送500万石米粮到京师;南宋虽半壁江山,仍依江南而称世界首富之国。宋人雅致文化功绩,确是建在丰实米仓之上。

  搭筢子

  打稻机轱子

  夹子

  木扁担、箩筐

  掀盘

  升子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陈艳】

上一条: ·非遗与人文图典:客家女子
下一条: ·探访“非遗”油纸伞传人毕六福
   相关链接
·[张凤霞]饮食 性别 权力:饮食中的女性声音·[姚丽梅]饮茶到底吃什么?
·[王敏琪]传统的变奏:杭州东坡肉的叙事变迁与经典生成·[唐璐璐]饮食成为非遗:意义建构、批量生产与隐匿的商业化
·[米思璇]革命故事讲解员的表演与实践·[米海萍]“河出昆仑”青海说的民俗文化诠释
·[梁盼盼]桂北少数民族与食糯传统:文化象征中的食物、神性与历史·[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
·[董琦]新传承现象下曹县江米人资源化的“ 自知 ”与“他决 ”·[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谢红萍]身体技艺、文化认同与区域发展
·[夏循礼]地方菜系的本草基因及其食养文化·[米海萍]试析西南民族的“昆仑”记忆与民俗文化表征
·[路童越]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新疆各民族共同饮食理念研究·[程瑶]饮食方式与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之反思
·[万建中]从民族饮食到“中国饮食”的转型·[杨雨秋]当代互联网“姨妈神”俗信的文化解读
·[夏循礼]节气本草饮食民俗文化及其时代价值·[米海萍]试析青藏地区多民族神话的内容与特点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