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有米的美,
农事有农事的美。
你只有种过了田,
才知道中国传统精耕细作多么了不起。
经过一个冬天,地是硬的,首先要犁地。你知道吗,犁才是中国第一大发明。西汉时,我国人就发明了鞍形与菱形铁铧犁,竖形的铁铧将犁开的土翻到两边,压住了杂草化为绿肥,露出的泥土晒到太阳成为熟土。西汉《氾胜之书》:“春地气通,可耕坚硬黑垆土,辄平摩其块以生草,草生复耕之,天有小雨复耕和之,勿令有块以待时。” 中国的犁在没有增加农业投入的情况下,让生土变熟,化草为肥,多么巧妙。这样的犁铧,西方一直没有发明,中国领先了2000多年,才养活了这么多人口。直到11世纪,西方犁才出现泥土翻板,还是木头做的;18世纪,中国式犁才从远东传入欧洲;直到美国杰斐逊总统发明了杰斐逊犁,才有了与我国相似的步犁。
犁
耕地要牛。在唐代,中国人发明了曲辕犁,一人一牛就可以耕田了。西方直到17世纪,耕田还普遍需要4头牛,甚至6头牛。古印度牛车是套在牛角上的,古罗马是套在牛脖子上的,勒得牛口吐白沫。只有中国人根据牛的生理特点,发明了弧形的牛轭,让牛轻松地用肩来拉犁。牛轭发明源自中国人的同情心,儒家文化的“仁”是推及动物的。汉代甚至有“杀牛者弃市”的规定,任意杀耕牛者要偿命的。有了牛轭与曲辕犁,唐朝农业兴旺,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犁完地还要用耙、耖。耙上有一排刀子,人站上面,有压力给它,将地切割成一条条的。接下就要耖地了。耖是木条下一排铁齿,把结成小块的土也扒碎了。然后再用碌碡滚地,碌碡有点像阳桃。用这些工具,中国农夫把泥一直打到很细。
戗(疑)
我国传统农业对土壤有深刻理解与智慧。比如《吕氏春秋》里就讲,土壤“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劳,劳者欲息,棘者欲肥,肥者欲棘” 。这其实和《黄帝内经》中说人“不平则病”是一个道理。地“肥者欲棘”,而不是像西方一样,一味让土地“肥者更肥”。中国人讲平衡,我们的老祖宗更高明。
米食是国家强大的根本因素,是古代的“高科技”,铁铧犁造就了强汉,曲辕犁成就了盛唐。种过水稻的人知道,水是关键,“水过田肥”,水利因此而起。郑国渠将秦地40000顷碱性土洗净,化为良田; 花了73年修建的都江堰让四川成为“ 天府之国”,水利打下的农业根基使大秦帝国有实力统一中国。中国文化高峰——宋代的根基也在农业。两宋300年间,共留下1046件水利工程,一年平均工程数量比隋唐多三倍,比两汉多30倍。北宋,每年江南运送500万石米粮到京师;南宋虽半壁江山,仍依江南而称世界首富之国。宋人雅致文化功绩,确是建在丰实米仓之上。
搭筢子
打稻机轱子
夹子
木扁担、箩筐
掀盘
升子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陈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