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国家的与超越国家的民俗学:对象与视野
  作者:周星 程鹏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6-03 | 点击数:8515
 

  四、民俗学为什么总显得比较孱弱?

  程鹏:您刚才提到了浪漫主义,我想到一个问题,我们民俗学这个学科在世界各国的发展都显得比较孱弱,发展并不是特别好。您讲的浪漫主义的悖论是不是在其他国家也存在,并且影响了这个学科的发展?

  周星:其他国家我不了解,不敢说。日本我比较熟一点,日本早期也一样,民俗学也有浪漫主义倾向,柳田国男本人也有一点浪漫主义,他试图追寻纯粹的日本和日本文化,把佛教、儒教传入日本之前的日本民俗视为更加纯粹和本质,所以,他特别强调“祖先崇拜”。但日本民俗学发展到后来,在日本社会科学体系里非常强大,这来自它对本土的文化资源进行了彻底的调查。反过来说,任何要在日本做人类学或社会学研究,反而都离不开民俗学提供的这些大量的田野资料。所以,民俗学在日本没有自卑感,在图书馆里文化人类学分类里大量的书,三分之二甚至五分之四都是民俗学。当然,民俗学的著述,很多时候被认为只是罗列民俗事象,其调查方法论也遭到一些批评,但那么大的国家,几乎每个城市、街区、町和村、部落等,都经由调查出版了各自的地方志和民俗史,任何学科若要研究日本本土的社会与文化,都绕不开民俗学。如果我们的民俗学能够对中国经由国家认定的那些“非遗”项目,把每一项都做出2-3本调查报告,几千本往那儿一放,哪个学科又能够忽视民俗学呢?那样的话,无论是社会学研究中国,还是人类学研究中国,都不会藐视民俗学所提供的知识积累啊。所以说,中国民俗学的弱,与其说是浪漫主义这种情感的遮蔽影响了其科学性不够,不如说我们的田野调查没玩儿真的。浪漫主义经常是采风式的、点缀的,甚至是居高临下的,它确实会使一些人以发现者、评价者自居,往往不能够客观、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和研究对象之间应该是何种关系。我可能有点客观主义、科学主义,比较强调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当然,这也涉及民俗学的学科属性,它到底是社会科学还是人文学科?如果强调它的人文学科属性,或许可以允许一些感悟的部分,学科的规范似乎也会有所不同。

  程鹏:我觉得说它弱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它自己拿不出一些比较硬的理论和方法。

  周星:的确,来自民俗学的经典著作比较少。我们民俗学的著述,绝大部分还只是归纳法。在中国民俗学会20周年的纪念会上,我曾提到中国民俗学著述的基本写作模式有两个:一个叫做“区域本位”,比如上海民俗志、浙江民俗志,总之,是以区域、地方或地理区划为单位来描述和归纳民俗、民间生活,整理民间文化,但描述的内容是千篇一律,无非就是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人生礼仪等等。当然,有的也会显现出不同地方会有不同的地域文化个性,比如江南是稻作,东北挖人参,但它的基本框架是以地域做根本的基础。另一个模式便是超越地域去看待一些事项,比如说鱼文化、蚕桑文化等,这是两个基本的叙述逻辑。这两个模式在各有其意义的同时,也各有其局限。可是,基于基层社区的、基于翔实的田野调查的、基于具体描述的民俗志报告确实是很少啊,对于具体的基层社区的民俗志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其民俗生活的整体性理解,但这方面的著述确实不多。

  程鹏:这一点我们深有感触,汉译人类学名著真的很多,但是到民俗学就少了。这个问题可能是世界性的,哪怕我们向其他国家的民俗学学习,也没有那么容易。

  周星:确实是不那么容易。民俗学的老问题就显现出来了,它本是民族国家的学问,按照柳田的说法就是“一国民俗学”,它是在民族国家成立过程中,以民族国家为框架,为民族国家提供文化建设方面的依据的。因此,我觉得,民俗学只有走向了跨文化比较的民俗学,才能走出一片开阔的前景。比如说在东亚,日本民俗学解释他们的文化时总要考虑到中国和韩国,当一个跨国、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格局形成了,那个“一国”的框架可能就慢慢解体,至少没有那么固化了,研究者的视野也会开阔许多。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刘晓】

上一条: ·李向平谈当代中国的民间信仰
下一条: ·田仲一成谈战后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
   相关链接
·[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徐永安]概念与历史:武当山朝山进香(武当山庙会)习俗特征探讨
·[文忠祥]“赋魅”自然:昆仑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相关问题思考·[王若帆]内附与交融:清初康普边地土司禾娘的国家认同
·[孙敏]传统重塑:官民互渗与国家在场·[米海萍]“河出昆仑”青海说的民俗文化诠释
·[刘垚瑶]器乐与戏乐的交融:国家级非遗晋北鼓吹与晋北代表性戏曲的融合、传承与发展·[段治兰]赋声以物 赋音以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酉阳民歌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活态展示研究
·[成丽竹]地方文化生活到国家文化资本:大理白族三道茶的文化构建·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UNESCO故事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力后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巴莫曲布嫫:加快构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数据中心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
·[吴晓梅]符号与传统:南北盘江流域布依服饰国家叙事研究·[马梦洁]明清民间信仰中国家力量与地方社会的互动
·[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刘晨]帝王亲祀后土考辨
·[杜小钰]试论国家级非遗骆山大龙的美学内涵·[陈亚琼]声音的书写:“理想集体”的话语表达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