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当地人的引荐,我顺利地接触到了几位主要的访谈对象,并对储君信仰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就期盼着亲身参与到储君庙举办的庆祝关公诞辰(农历五月十二)庙会和庆祝储君诞辰(农历七月二十四)庙会中去,但最早迎来的却是当地人庆祝端午节举办的赛龙舟活动。储君庙里除了供奉储君之外,还供奉着关公、龙王、“三清”、“四大天王”和赣江十八滩滩神,以“水”为中心,架构出一套储君庙内部特有的神灵体系。端午节前夕,各村的龙舟代表队陆续来到储君庙祭拜神灵,龙船点睛后下水,各龙舟队陆续下水训练。端午节当天,他们将龙王神像抬到赣江边上,让龙王“观看”比赛,赛后聚餐庆祝并再次祭拜储君庙的神灵后封船。几天的全程参与,让我获得了许多第一手研究资料,也让我的研究思路发生了改变。
在这次活动期间,我接触到了一位储君庙理事会的“边缘”人物,他向我透露了储君庙2006年重修期间的一些事情,让我颇感兴趣。随后,我查阅了一系列的资料,发现储君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庙,据清同治年间《赣州府志》记载,自宋朝到清朝的近千年时间里,储君庙有六次重修的记录。加上1993年和2006年的两次重修,储君庙先后历经八次重修。这让我充满了好奇,是什么力量支撑储君庙得以不断发展?历次重修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这期间有怎样的故事?
带着这些疑问,我顺藤摸瓜,继续访问并在接下来储君庙举办的几次活动中重点对理事会举办活动的运作机制进行了仔细的观察。通过资料的不断累积,我逐步改变了自己原来的研究储君信仰仪式的思路,将研究的重点放到储君庙内部的运作机制和储君信仰与地方社会的关系上来,并尝试以2006年的重修为重点,对研究主题进行阐释。
在历经几个月的田野调查后,带着满满的信心和积累的丰富资料,我回到学校开始了自己的论文撰写,期间又重返储潭镇做过几次短暂的田野调查,主要是补充资料,完善论文。最终,我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提交了《赣县储君信仰》的毕业论文,顺利通过答辩,论文还被评为学校当年的优秀硕士论文。带着这份属于来自田野的殊荣,我回到山东,参加工作。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已是三年。回望当年的田野调查,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这次长达几个月的田野调查中,问题不断出现,我一次次失望后又一次次坚持下来,最终得以顺利完成论文。坚持的力量让我在后来的工作中受益匪浅。面对众多的访谈对象,他们的真诚和帮助,让我一次次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让我真切地体会到客家人的热情与他们带给我的感动,这份感动也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与他们当中一些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至今仍保持联系。当然,还有田野中的那些无法用文字书写的酸甜苦辣,都成为我人生前进道路上不竭的动力。
插图:笔者与访谈对象在储君庙内合影,拍摄于2012年11月。
作者简介:王学义,男,山东省邹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干部,中国民俗学会会员。
(本文原载于《中国海洋大学校报》 - 第1936期(2016年5月26日) - 第04版:副刊)
(本专栏投稿邮箱:1178718234@qq.com)
继续浏览:1 | 2 |
【本文责编:郑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