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田野报告

首页民俗学文库田野报告

[高虹 周娉 牛鲁燕]扇影衣香人欲醉,笙歌围住一团春——胶州秧歌实地调研纪事
  作者:高虹 周娉 牛鲁燕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5-31 | 点击数:6593
 

 

  从娃娃抓起

  开学之初,我们一行人再次来到了令人牵挂的秧歌之乡东小屯村,专门采访了当地的秧歌队长李艳。

  “东小屯的秧歌队伍成员其实很复杂,既有年纪很大的农民,也有还在上小学的孩子们。原因很简单,村里的秧歌队嘛,自然比较自由,不会有年龄上的多大限制;中青年人平日上班,几乎没有时间学习和表演秧歌;老年人自然有秧歌表演的丰富经验,但为了传承下去我们还必须重视从小培养孩子们的问题。”李艳如是说。

  她翻出了自己十分珍贵的相册给我们看,“这张照片是当年我带领胶州秧歌队参加星光大道的,那张是胶州秧歌进校园活动的……”从黑白照片说到彩色照片,李艳都如数家珍。

  “这个是我女儿4岁时,跟我学扭秧歌的照片。”说到培养孩子的问题,李艳表达了她的乐观和担忧。一方面,作为胶州秧歌的正宗发源地,东小屯村平时也会有不少秧歌表演活动,孩子们在这样的情况下耳濡目染地受到熏陶,也很有表演欲,学习秧歌也容易上手。并且,每场演出会有一定的报酬,这也是孩子们学习秧歌的动力之一;另一方面,孩子毕竟大多数时间还是在校园里度过的,所以练习秧歌的时间太少,一般只能在周末或者寒暑假集中学习。

  小时候我们学习计算机的时候,总是会听到邓小平爷爷“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的指示。现在胶州秧歌的传承也正在延续“从娃娃抓起”的这一传统,我们突然感觉秧歌的未来充满了光明。其实当传统遭遇现代,停滞不前或逐渐消亡都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当前,胶州秧歌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此次调查也得到了校方和各界的大力支持,我们秧歌调研小分队定会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现状,发现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有价值的保护传承措施,为秧歌传承发展尽一份力量。

  谨在此献上我们最真挚的祝福,祝福胶州秧歌的明天更美好。

  △向秧歌表演者学习基本动作

  △秧歌传承从娃娃抓起

  作者简介:高虹,周娉,牛鲁燕,女,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3级本科生,分别为SRDP“胶州秧歌的传承及意义调研”项目组员和主持人。

  (本文原载于《国海洋大学校报》-第1933期(2016年5月5日)-第04版:副刊)

(本专栏投稿邮箱:1178718234@qq.com)


继续浏览:1 | 2 | 3 |

【本文责编:郑艳】

上一条: ·[石甜]湖南沅陵瓦乡人的哭嫁习俗
下一条: ·[谢红萍]田野日记:雨中情漫基诺山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