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徽州工匠的坚守:一生做好一件事
  作者:张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5-30 | 点击数:2686
 

  安徽省黄山市是徽文化的发祥地,是一个“盛产”能工巧匠的地方。记者日前随安徽省政协组织的“江淮行”采访活动,在黄山市走访了数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探寻他们眼中的“工匠精神”。

  记者首站来到黄山市歙县老胡开文墨厂。刚踏进厂区大门,一股浓浓的墨香扑鼻而来。走进制墨车间,该厂厂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墨制作技艺”传承人周美洪正在教年轻员工制墨技艺。

  出身徽墨制作世家的周美洪,子承父业进入老胡开文墨厂工作。周美洪说,徽文化是一种精品文化,徽州传统工艺有着悠久历史。一个人一辈子不管从事哪个行业,一心一意做好一件事,且把这件事做到极致,这就是“工匠精神”。

  徽墨厂车间里的王胜利从进厂那一天开始,一直在做徽墨,至今已有36年。王胜利说,每道工序看起来很简单,实质内藏乾坤。胡开文墨之所以优于其他品牌,闻名海内外,就在于它的每道工序都有精妙之处。

  如今,周美洪的徽墨厂一年营销额在1500万元人民币左右,产品近一半销往日本等国。然而,和文房四宝中的湖笔、歙砚、宣纸一样,徽墨仍然面临着人才、原材料短缺的困境。

  提及“工匠精神”,中国木雕艺术大师、徽派竹木雕刻省级传承人洪建华表示:“工匠精神不仅仅是要求把手艺做好,它更是一种风向标,是我们对下一代、下下一代的承诺。”

  洪建华秉承徽派传统雕刻工艺,其作品既传承了明、清时期的艺术风格,又有自己的创新和发展。洪建华说:“别人总是问我怎么不上机器,我告诉他们,我的梦想是有一天我们厂的一件手工作品的价值能超过30台机器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价值。”

  为更好地传承徽派雕刻,洪建华收集材料,成功把“徽州竹雕”申报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来,他又在筹建“徽派雕刻博物馆”,预计2016年底试运营。

  秉承胡开文诚信经营理念,是安徽省黄山市屯溪胡开文墨厂董事长、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汪培坤对于“工匠精神”的追求。汪培坤说:“我们是200年的品牌企业,诚信经营还是要摆在首位的,胡开文就是讲诚信,才能功成名就。”

  汪培坤认为,要研发出好墨,没有几十年的精力投入是做不好的,制墨有十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求不断地摸索才能做得精。“我们不仅坚持要做高端墨,还要做出自己的特色,要来徽州游玩的人从我们的产品中感受到徽匠精神。”

  目前,黄山市已建立健全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体系。该市拥有市级以上非遗名录171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项、省级71项;拥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0人。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2016年5月28日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条: ·彩词,一个几乎被遗忘的民间文学题材
下一条: ·非遗的商业化经营路径分明
   相关链接
·[林德山]课程思政视阈下中华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意蕴·[季中扬]《庄子》中的技艺美学与工匠精神
·传统工匠精神的当代演绎·田世信的“大匠之作”
·陶然居:用工匠精神 传承榫卯结构·[李若峰]川剧传承,工匠精神犹可用
·[乌丙安]手工技艺和人类共存亡·激活传统手艺,融入现代生活
·工匠精神入选今年十大流行语·工匠精神与技艺如何薪火相传
·山西工艺美术发展提倡“工匠精神”·最早源自中国的工匠精神现在去了哪里?
·工匠精神与彝族文化:大方漆器手艺人的坚守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