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马翀炜]村寨主义的实证及意义:哈尼族的个案研究
  作者:马翀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5-15 | 点击数:10323
 

  村寨社会组织方式的不同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组织方式不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体现在以什么作为内部和外部的区别上。村寨主义社会中的人由于不像宗族主义社会中的人那么看重血缘关系,因此,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相对更能接受“非我族类”的人,也并不觉得与他人的交往有什么大的不妥。然而以村寨空间神圣性来区别内外的结果往往又造成囿于空间的局限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家乡宝”。这就使得这些人难以走出村寨,走出地方。即使在被现代社会的巨变卷入出外打工的大潮之后,他们的道路也是充满了各种困难的。从村民通过“走出去”谋求发展的情况来看,不以宗族主义作为基点的亲缘关系的延伸十分有限。这自然可以使村民们进入其他社会空间时少了许多的羁绊,但在新的社会交往不断扩大的现代社会中,其走出去过程中所依托的社会关系也往往有限。村寨主义也很难在地域上有更大的拓展从而使得通过扩大地缘关系来构建新的社会资本的可能性很难存在。依然还是社会性存在的这些村民要在离开了村寨空间而进入城市空间后找到社会生活的神圣意义往往更加困难。

  此外,就村落所在地区的发展而言,外来的各种发展动力的进入往往并不困难。如一些项目最初只是与某些特定的村民发生关系时,因其背后并没有牵扯更多的人群而往往较为顺利,而一旦这些发展开始之后,在改变村落社会结构的过程中使村寨的空间意义发生变化时,作为整体的村寨就可能会因为需要维护整体社会空间意义的神圣性而成为阻力。政府主导并实施诸如“整村推进”等项目时,如果不能真正理解村寨对于村民而言的社会文化意义,即政府理解的“整村”和村民理解的“整村”有差别的时候,这些项目最终引发各种问题也是很有可能的。

  人的社会组织方式对于人们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有很大影响。村寨主义村寨的自然生态环境大都保持得很好。这与他们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更好地注意村寨整体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自然的敬畏观念有关。人的社会性存在决定了生产是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生产。人们面对自然、改造自然的方式和过程受到人的组织方式的制约。特定的人们通过特定的组织方式与自然界发生关系。以村寨主义为基点进行的社会组织方式使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时候更加注意生态环境与整个村寨空间如何和谐相处。无论是寨神林、水源林的保护,还是神山的保护都与他们对空间神圣性的理解相关。这些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理念和行为对现代社会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富有启发性的。

  海德格尔曾经说过:“虽然科学研究侧重于这种实证性,但研究所取得的进步却主要不靠收集实证研究的结果,把这些结果堆积到‘手册’里面,而主要靠对各个领域的基本建构提出疑问。”26尽管本文限于篇幅而只能提供十分有限的实证性材料,相关的思考也尚属粗浅,但这里至少尝试了以有别于宗族主义研究的范式来理解西南中国乡村,使一些以村寨主义作为维持村寨利益最高原则的乡村社会的社会文化架构得以呈现。也尝试了从更加边缘的周边来审视中国社会,并力图呈现中国乡村更为复杂的一面。这样,无论是更加细致地思考这一区域的民族关系形成的社会基础,理解与该区域相连的东南亚一些山地民族的社会特点,还是进一步理解不断拓展交往空间的现代社会对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等等论题,便可能被认真对待。

  【注释】

  ①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199页。

  ②转引自[英]德雷克·格利高里、约翰·厄里(编):《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谢礼圣、吕增奎等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8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57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0页。

  ⑥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第1189页。

  ⑦《哈尼族简史》编写组(编):《哈尼族简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7页。

  ⑧毛佑全:《论哈尼族“莫批”及其原始宗教信仰》,载戴庆厦(主编):《中国哈尼学》第2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102—106页。

  ⑨史军超(主编):《哈尼族文化大观》,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492—493页。

  ⑩郑宇:《哈尼族宗教组织与双重性社会结构》,载《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

  11参见马翀炜:《秋千架下——一个泰国北部阿卡人村寨的民族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马翀炜、张雨龙:《流动的橡胶——中缅边境两个哈尼/阿卡人村寨的经济交往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马翀炜、张振伟:《在国家边缘——缅甸那多新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12[法]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0页。

  13《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哈尼族社会历史调查》,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14马翀炜、张雨龙:《国家在场对于文化多样性的意义——中、老、泰、缅、越哈尼/阿卡人的节日考察》,载《世界民族》2013年第5期。

  15马翀炜:《秋千架下——一个泰国北部阿卡人村寨的民族志》,第147页。

  16参见钱宗范、梁颖等:《广西各民族宗法制度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7王文光、龙晓燕:《中国西南民族关系研究散论之二》,载《思想战线》2002年第1期。

  18[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午晴、唐军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19[英]王斯福:《帝国的隐喻》,赵旭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0[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2页。

  21[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第116页。

  22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县民委(编):《雅尼雅嘎赞嘎——西双版纳哈尼族迁徙史诗》,施达、阿海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哈尼阿培聪坡坡》,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23J. C. Scott, The Art of Not Being Governed: An Anarchist History of Upland Southeast Asia,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9.

  24马翀炜、张雨龙:《国家在场对于文化多样性的意义——中、老、泰、缅、越哈尼—阿卡人的节日考察》,载《世界民族》2013年第5期;杜树海:《山民与国家之间——詹姆斯·斯科特的左米亚研究及其批评》,载《世界民族》2014年第2期。

  25《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页。

  26[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1页。

                                                                                                                           (原刊于《开放时代》2016年第1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陈艳】

上一条: ·[刘巧莉 王剑]负土筑墓
下一条: ·[朱以青]传统技艺的生产保护与生活传承
   相关链接
·[于敏]秩序建构与性别凝视:哈尼族“遮天大树”神话探赜·[杨蕊朵]墨江县哈尼族碧约支系牛皮大鼓舞叙事内容研究
·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孟令法] “不在场的在场”:图像叙事及其对空间神圣性的确定
·[张多]一个仪式的两次节庆:哈尼族“阿倮欧滨”祭祀的节庆再造·白永芳:我的民俗学之路
·刘镜净:《口头传统文类的界定:以云南元江哈尼族哈巴为个案》·[张多]社区参与、社区缺位还是社区主义?
·[罗丹 马翀炜]哈尼族迁徙史的灾害叙事研究·[张多]阿迷车:一种哈尼族“民歌”的日常生活实践
·[马翀炜]遭遇石头:民俗旅游村的纯然物、使用物与消费符号·[王亚军]哈尼族白宏人棺木画的文化内涵探微
·哈尼族:联系中国与老越泰缅四国的纽带·[徐义强]哈尼族宗教艺术遗产《斯批黑遮》的疾病认知体系探究
·[张多]让你的身体熟悉这片土地·[张多]口承神话的叙述体系、叙事指向和传承场域
·[于敏]论哈尼族民间故事中的生态意识·[孟丹丹]从《窝果策尼果》看哈尼族的生态观
·[王清华]哈尼族的迁徙与社会发展·[杨多立]西双版纳哈尼族的生态文明系统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