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族文学研究的发展
“民间故事中含有恒久不灭、贯通古今的文化基因,不断给各个时代的书面文字以有益滋养,从中可以探究种种人类文化之谜。”对现年81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守华来说,民间文学研究是兴趣、职业和责任三者的结合,小时候痴迷的那些故事后来成为他从事民间文学研究的根基。
从听故事走入民间文学研究
刘守华出生于湖北沔阳农村,当地保存下来的民间文艺丰富而多样。“我小时候最喜欢听老人们讲‘古话’(故事),有一次听得太入神,竟从高凳子上跌下来。”回忆起往事,刘守华说他是幸运的。
1950年,刘守华考入沔阳师范学校。出于个人兴趣,他常利用假期去收集革命故事和歌谣。至今,刘守华都保存着一个红色的小笔记本,里面记录着他当时抄写的100多首民歌和许多谚语。
1953年,刘守华从沔阳师范毕业,被保送到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在国家“向科学进军”号召的激励下,刘守华加入民间文学课外学习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钻研民间文艺学。此后,他的研究基本上都围绕民间文学展开。
围绕民间故事深入探究
关于民间童话的特征与界说问题历来令研究者困惑,常有人把童话与神话、传说混为一谈。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刘守华主要致力于民间童话研究,其著作《中国民间童话概说》是对这段研究的总结。
20世纪80年代,写文学史成为风气。刘守华就想写一部故事史,希望既吸取一般文学史的体例,同时又涵盖故事学一些新的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其《中国民间故事史》从材料的发掘、体系建构到文本论析,都具有原创性与开拓性。钟敬文先生曾评价它说:“作为系统研究中国民间故事的第一本著作,它已经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
20世纪我国民间故事研究的重要成就是对民间故事类型的研究。不过,由于大部分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类型或某类型的一个方面进行分析,刘守华开始尝试对民间故事类型进行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系统研究和深入考察,他据此申请了国家教委“九五”规划重点项目。其成果《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重点剖析了贯穿故事同一类型众多异文的母题,把同一故事的多种异文集合起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这样既可以从“大同”中看出它们共有的母题、思想文化内涵及艺术情趣等,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探索民间故事发生、传承、演变的历史进程;也可以从“小异”之处看出不同文本的民族地域色彩以及讲述人的个性风格等,进而获得一个故事的完整印象。
刘守华说,他治学的具体方略就是始终抓着民间故事这口油井进行开掘,从各个侧面不断对之加宽加深。
建构中国比较故事学
受新时期比较文学热潮的启发,刘守华开始对民间故事做跨国、跨民族、跨学科的比较研究。1979年,他的《一组民间童话的比较研究》在《民间文学》上发表,被《新华文摘》转载。由此,刘守华开始探索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刘守华的《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1986年出版。该书借鉴西方人类学、民俗学及比较文学的方法与成果,对中国与日本、印度、阿拉伯等民族与地区的民间故事的影响与异同,做了多侧面论析。
学然后知不足。刘守华在国内外前辈学人的启示和指导下,就比较故事学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理论学习和探索。他借鉴芬兰历史地理学派的学理与方法,在综合各学派理论和民间故事比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建构中国比较故事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探求民间故事在历时与共时的文化背景上产生、流传、演变的规律。
“比较研究的天地是十分广阔的。”刘守华说,目前更为迫切的是对我国各兄弟民族的民间文学做系统的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国学派的比较民间文艺学,包括比较神话学、比较歌谣学、比较故事学。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4月11日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4月11日 【本文责编:张倩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