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海洋大学报》:“田野采风”专栏系列文章•
“口出蛮音莺弄响,足摇铃子手挥弦。”这是清室文官黄敬椿的诗。
我们两次田野调查的主要对象,便是诗中所提的乐器——天琴。天琴被誉为继铜鼓之后,壮族的第二大民族乐器,形制近似于中国古代乐器三弦,音色古朴清脆。广西龙州县板池屯有“天琴之乡”的美称,因此龙州,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边疆小镇成为我们的主要田野点。
图 1
初入田野,欣喜与期待
第一次集体调查是在2015年寒假的春节期间。天琴素与龙州当地的骆越巫祭文化联系密切,犹以其特色节日侬峒节为甚。侬峒节的时间为正月初七至正月十一,不同村落举办时间不一,在当地的风俗习惯中,重要性仅次于春节。
笔者一行于清晨六点出发,乘坐面包车,绕过两个半小时的盘山公路方到达深居山林的板送屯。彼时村民的“求务”仪式已进行了三个半小时,但按照传统,仪式要持续至正午十二点。因而我们得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图片、录音文件、视频等原始材料的搜集。
“求务”仪式古朴庄严,天琴在整个仪式中是作为人与神沟通的法器而存在,乐音与布祥们(“布祥”为当地宗教体系中神职人员的专称)呢喃颂赞的经书相和谐而略显单调。布祥们所着的复丽法衣,冉冉缭绕的香火,不绝于耳的铃铛清音,与天琴一起,为这个古老的村庄与节日增添了神秘的气息。
图 2
图 3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郑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