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结论
口传和著述,作为学术传承的两种方式,其实各个时代都是并行不悖的,直到今天,还有很多老师的讲课内容,是靠了学生的听课笔记,才得以成书保存下来。但是作为时代特征的口传时代,在西周以前就已经结束了。瞽史在那个时代应该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的。从西周到春秋以前,大多是官府的记录,即使有著述,也基本上是史官的事情。这一时期,大规模的著述尚未出现,瞽矇的主要职责是音乐,他们在传播古代历史和当代故事方面,也还起着一定的作用,但基本上限于当时贵族学校的教学。但春秋以后,私人著述之风兴起,进人战国,著述大爆炸,所谓口传,基本只限于师弟之间的讲授,巳经与我们今天的情况基本相同了。师弟之间的学术传播,当然离不开口头教学,但这些教学,大多也是有文本依据的。秦汉以后,学术的传承,就完全以著述为主了。当然,在民间,口头流传的说唱故事,包括民歌,却是连绵不绝的,六朝的志怪,唐宋的话本,明清的通俗小说, 直到蒲松龄的《聊斋故事》,都曾取材于口头传说。这些倒是古代瞽史之风的真正传人。可惜的是,民间的这种口头说唱故事,目前似乎已经进人了消亡的阶段,这大概是因为我们今天文字书写非常简便,口头表达反倒显得困难多了。我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衰退得严重,即便是跟说唱有关的传播形式,也要先有文字书写做准备。老师讲课,也得有讲义为基础。口头表达似乎已经从属于文字表达了。古人云:“建邦能命龟,田能施命,作器能铭,使能造命,升高能赋,师旅能誓,山川能说,丧纪能诔,祭祀能语。君子能此九者,可谓有德音,可以为大夫。”[30]对于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确乎远在我们之上
参考文献
[1] 《十三经注疏》,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页820
[2]《后汉书》卷九《献帝纪》李贤注引,中华书局,1965年,页379
[3] 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12年,页261。
[4] 王先谦《庄子集解》,《诸子集成》第3册,上海书店,1986年,页42。
[5] 内藤湖南《中国史学史》,马彪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页1。
[6] 顾颉刚《左丘失明》,见《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1963年,页223—225。
[7] 王树民《瞽史》,见《中国史学史纲要》,中华书局,1997年,页212—213。
[8] 汪中《瞽瞍说》,见李金松《述学校笺》,中华书局,2014年,页592—593。
[9] 徐案:说是儒家,其实不正确,应该是古代的史官。
[10] 内藤湖南《中国史学史》,马彪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页60—61。
[11] 本田成之《中国经学史》,孙假工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页41-42。
[12] 叶瑛《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页63。
[13] 内藤湖南《中国史学史》,马彪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页377.
[14] 叶瑛《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页62。
[15] 内藤湖南《中国史学史》,马彪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页47、61。原书注:《大镜》,成书于日本平安时代后期的纪传体历史故事,作者不详。《荣华物语》乃平安时代的古典作品,是女性作家的编年体历史故事小说。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本文责编:郑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