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陈泳超]状元杀和尚:一个陌生故事的四次演述
————从情节增加引起的主题变化
  作者:陈泳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3-10 | 点击数:14902
 

  摘 要:民间文学的田野调查应该允许做很多实验。本文作者首先将一个陌生故事讲给常熟白茆著名民间故事家陆瑞英听,在不同时间间隔之后又请她讲述了四次,通过分析,这一故事虽然迄今未曾定型,但基本的趋向是可以把握的:即在加长情节的过程中,故事主旨发生了偏移。

       关键词:田野实验;陌生故事;多次讲述;主旨偏移


  现行的民间文学观念尽管认为变异性是绝对的,但大多停留在原则性的诉说,很少对变异的种种特性和机制进行更微观细致的解剖,因为我们的研究主要依赖于听来或看来的叙事文本,最多加上其演述场景的描画,却很少知道民间艺人的编创过程,因而也无法感知他们个人对作品的能动作用。我们知道,虽然民间文学具有集体性,但那只是在作品与人的从属关系上的一种界定,即某类作品的“版权”并不专属于任何一个人,哪怕是最优秀的演述家。但另一方面,关于该作品的任何一次演述又必然是某个个体完成的,它不可避免地显示了该演述者的个人能动性。那么如何能接近民间演述者的编创过程呢?除了常规访谈之外,笔者认为可以做一些特殊设计的测试,比如让演述者反复演述同一个故事,看其中的异同所在,它一定可以体现出演述者的编创信息,就像作家文学研究中的手稿研究一样。

  类似的工作也有人做过,比如林继富在《民间叙事传统与故事传承》一书中,专门有一个章节叫《生活传统与艺术叙事——一人多次讲述一个故事的传承考察》,选取了故事家孙家香五次讲述《蛤蟆精》的文本和场景进行比对分析,是一次颇为有益的尝试。不过他选取的对象是故事家非常熟悉、一辈子大概讲了无数遍的传统故事,相对而言比较定型,可变化的空间不大,该书中概括这几个文本的差异主要有两点,一是“叙事单元的不断丰富”,二是“在同一情节上,描述的详略差别很大”。其中第一点结论尚可怀疑,因为从他提供的证据来看,只有第一个文本缺失了几个母题,后面四个文本都不缺,而第一个文本书里交代是别人记录又显然经过处理的,所以或许不能看作是演述者本人的一种变化趋向。无论如何,该研究的目标更多指向于故事演述者的记忆力和演述能力,而不是她的编创能力,所以研究者在标题里强调是“传承考察”,倒也名副其实。

  笔者希望考察的是一则民间叙事作品是如何被民间艺人编创、加工、改造的,这就要求研究者不是被动地截取故事家的自然讲述,观察其自身呈现的随机信息,而是要主动设计测试方案,用演述者陌生的故事来介入讲述活动,以便部分地控制该讲述行为,使其更多呈现研究者期待观察的面向。

  笔者的测试对象是吴语地区非常著名的民间故事家和歌手陆瑞英,她的情况在《陆瑞英故事歌谣集》中有详细的介绍,本文不赘。需要补充的是,陆瑞英最近几年接连获得各种高级别的荣誉,尤其在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后,可以明显感觉到她对自己的本领很自豪,演述热情很高,加上我们的交往与合作持续了很多年,所以可以保证她对我们的演述没有特别的心理隔阂,基本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才艺展示。

  本次的测试方案是:由笔者口述一则她本人完全没听过、在当地也基本没有流传、背景模糊的故事梗概,这则故事不要太长太复杂,以便减省头绪,方便观察其主要动向。口述之后由陆瑞英自己去加工编创,然后笔者不定期地请她演述,记录下每次演述的文本以及包含有价值信息的演述场景,观察每次演述的异同之处,并将这些异同连缀起来,看是否具备某种稳定的趋向。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民俗研究》微信公众平台
【本文责编:郑艳】

上一条: ·[邓庆平]贺登崧神父与中国民间文化研究
下一条: ·[徐刚]先秦时代的口传与学术传承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