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钱茂伟]公众史学视野下的口述史性质及意义
  作者:钱茂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2-24 | 点击数:7717
 

  摘要:用边缘化的新兴学科看待口述史,难免会焦点模糊;而如果将口述史纳入公众史学体系,其性质与意义立即就会清晰起来。有别于传统的文字再现,口述史是历史的声音再现,它打通了生活世界与文本世界的隔阂。有别于传统的间接单向研究,口述史是一种直接的双向互动的当代史,它开创了主动留史的新模式。如果说传统史学是一种“组织本位”的史学,则口述史是一种“人为本位”的史学,它使历史学成为接地气的行业,为公众史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口述史学;历史书写;当代历史;公众口述史

  中图分类号:K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462X(2016)01-0146-0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公众史学研究”(13FZS039)

  作者简介:钱茂伟(1962—),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从事史学理论研究。


  现代口述史学的产生,至少已有60多年历史。其初始发展期处于国家史学主导期,所以以精英人物的口述史为主;20世纪6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地关注到了草根人物的口述史[1]。口述史概念是从外国传入的,现在已经逐渐中国化。它是一种非常生活化的方式,很容易为大家所接受。作为历史学新兴分支学科,人们对口述史的研究,多及其历史、方法、路径、个案研究[2];对口述史在历史学上的性质、意义与局限,虽然有所涉及,①但理论认知仍有提升空间。近年,我们倡导中国公众史学学科建设,将口述史纳入到公众史学,成为中国公众史学六大分支之一[3]。由此再来观察口述史的性质与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所谓公众史学,就是公众本位的史学。它是人人的史学,其基本特征是“人为本位”,有别于传统几千年的“组织本位”模式。②借用梁启超概念来说,前者是“民史”,后者是“君史”。口述史的发明,为公众史记录的实现开辟了阳关大道。近年,我承担了《火红岁月:甬城全国劳模口述史》《口述校史:我的大学》《江六村史》《史家码村史》四个大型口述史项目,采访人物近三百。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再经理论思考,对口述史理论的中国化问题有了深入的认识[4]。

  一、口述史是通过声音再现的历史

  口述史是一种独立的历史再现方式,是通过语言(声音)再现的历史,有别于通过文字再现的历史。迄今为止,很多人仅将口述史当作搜集史料的一种手段,将口述录音当作口述稿备查的证据,他们只重视口述史的转录稿、编纂稿。说到口述史,人们马上想到的是口述史作品。甚至以为录音仅是为了保存人类个体的原汁原味的声音,录多录少无所谓。这显然是一种误解,舍本而逐末了。这些错误观念,导致大家对口述录音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忽视了口述史的录制、保护、整理与开发工作。

  生活世界必须转化为大脑记忆才能存在。大脑记忆是指以大脑形态储存的历史记忆,文本记忆是指文本形态表述的历史记忆。大脑记忆是人类记忆的第一宝库,是一切历史记录的起点。人类大脑对每天经历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操练过的动作,都会加以记录。人类每天的言行是相当丰富的,经历一生累积而成的大脑记忆是相当丰富的。个体的人类数是海量的,个体大脑所储存的信息是海量的,所以个体记忆库是海量的。

  大脑记忆必须外化文本记忆才能超时空流传。人类表达思想的方式,不外乎语言与文字两大类型。用语言来交流思想,是人类最直接的选择,而用文字表达思想则是少数人的行为。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只能靠语言表达人类的思想、情感、经历。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由于录音技术的限制,人类的讲话声音无法保存,只能靠文字来记录。文本记忆仅是已经输出与表达的部分内容,是先前整理过的历史记忆,是较早时间内完成的、相对定型的作品。人类所看到的文本,仅仅是人类海量大脑记忆的一角、一些粗线条发展轮廓而已。文本具有超时空流传的特点,所以成为强势表达手段。在东方的中国,进入了文献本位时代,口述逐步边缘化。到了近代,一直重视声音记录的西方人发明了录音技术,实现了历史记录技术的革命。从此,中国人也得用上录音技术,能将人类讲话的声音录音下来。口述史突破了口述只能口耳相传小空间传播格局。这样,人类便有可能记录下更多的历史记忆。

  口述史是“声音的历史”[5],即通过人类个体的讲话声音再现历史面貌。它对应的是书面语形态的“文本史学”。口述史学是口语形态的史学,是用语言来表述的史学,是用自己的声音讲述自己的历史。口述史的直接形态是录音文本,是历史的声音再现。至于整理成文字文本,那是二度加工,是衍生产品。之所以要做成文字文本,是因为人类更习惯读文字文本,声音文本听的少,习惯了无声的文本世界,忽视了有声世界。

  通过口述声音研究历史,其特征有几端值得关注。

  1.用第一人称叙述历史。文本可能会用第一人称来写,更多的是第三人称来写的。口述史是以历史主体为主导的历史叙述方式,其最大的特征是用第一人称来叙述。用第三人称写作的历史作品,传主是被人代言的,发不出自己的声音。口述史用第一人称说话,显然更为主动,更为真实可信。历史创造者能发出自己的声音来,这是一大革命。

  2.用自己话语叙述自己认知的历史。“口述”是相对于“笔书”而言的,它是借助录音设备记录人类大脑储存的过往历史记忆的活动。口述史是“用声音留住历史”[6]。这里所谓“声音”,至少有二层意思:一是当事人的讲话腔,二是当事人的话语系统。“声音的音频、音高、音域具有鲜明的物理特征……声音的物理性质塑造了我们的情感体验。”[7]“想象一下,能够听到历史上伟人的声音,那该有多棒!”[8]

  3.语言的多样化。通过嘴巴说出来的往往是口语,而笔书出来的往往是书面语。口语与书面语的不同,本质上是语言的多样化与文字的统一性问题。几千年的文字作品中,使用的是规范的书面语,体现出较大的统一性。现在开辟了另一大通道,直接将语言表述转化文字作品,成为口述史,这就带来了文字表达的多样化问题。语言是多样化的,有较多的地域、职业、个性色彩。口语与文字是两种不同的语法表达体系,各有其优缺点。由于文字为政府所垄断,所以是强势的表达方式,人类的个体语言表述的多样性一直受到压制。承认个体口述的合法性,就得肯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就会冲击或者说丰富书面语的表达模式。

  4.可以保留丰富的肢体语言。口述可以录下人类个体的声音,声音是直通人心的,录音、录像可以保存人类个体的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人类个体的第一思想情感表达符号,是十分生动的,文本可能是乏味的。

  5.可以开辟“听历史”的新格式。有了录音文本,就有可能聆听到先人的讲话。“口述历史打破了人们长期形成的一成不变地遵循‘读’历史的传统模式,使大多数人能够‘听’到活生生的历史。”[9]通过倾听声音来研究其思想内容与表述方式,再现历史曾经的风采,是口述史研究最值得关注的事。通过声音如何研究历史?这是大家一时没有弄明白的。不过,现实生活中存在不少由倾听、提问而研究人事的机会,如法庭辩论、面试。口述史声音的研究,正是这样一种通过“听”来研究当事人历史的模式。

  口述史打通了生活世界与文本世界的隔阂,实现了人类记录个人历史的梦想。从生活世界与文本世界二分理论来看,历史书写本质上是将生活世界转化成文本世界的过程。问题是,生活世界与文本世界是两个永远不对称的世界。在生活世界,人们没有录音、录像的习惯,至多有偶尔拍照习惯而已。文字记录,更是少见。对他们来说,生活世界是属自己的,相当熟悉;于文本世界相当生疏,文本世界是别人的,甚至不存在的,所以,文本怎么写,他们并不关心。因为不熟悉文本世界,普通人对文本转化的动力不强。要将生活世界转化成文本世界,是读书人的想法,非读书人没有这样的想法。读书人想将生活世界转化文本世界,会遇到普通人不太配合问题。要将两个不对称的世界实现转化,难度不小。

  怎么办?我们先得观察生活世界的特点,找到障碍所在,才能想出相应的对策。一则生活世界是本源的、基本的,多数人只熟悉生活世界,他们更擅长诉说,用语言来沟通。如此,我们只能适应这种现状,对他们提文本记录要求是不切实际的,那是违背他们特性的。二则从生活世界来看,百姓是有讲述自己历史习惯的。普通人的历史意识与历史叙述问题,在生活世界是存在的。之所以称老人为“历史老人”,是因为人老了会忆旧,讲故事是老人的生存方式之一。只是,这些故事经常是在熟人圈小空间中进行的。生活世界的诉说,只能短时空传播,超过一定的时空,这种故事就会失传。三则生活世界的叙述,往往是零星的、片断的、缺乏联系的,有时难免重复,所以易被年轻人讨厌。文本是全面的、系统的、有逻辑的,不存在这种重复叙述现象。由于生活世界的诉说有种种缺陷,所以要转化为文本世界的叙述。

  那么,普通人如何由生活中的历史诉说转型到文本世界的历史叙述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大问题。要想连结生活世界与文本世界,以前的工具是文字。文字是从声音中来而又高于声音的媒介体,是高难度的翻译符号,门槛比较高,生活世界的人看不懂,必须专门有一批懂文字的读书人来辨识。现在,则多了录音、拍照、录像。录音与录像的发明,提供了更为容易的媒体工具。这些工具,更适应普通人,从而有可能降低两个世界的交流门槛。录音、录像,只要有工具即可制作。声音文本与视听文本,与生活世界更为接近,生活世界的人可以听、可以看,中间是无缝接轨的,不用翻译。由此可见,口述史、影像史的发明,意义确实伟大。

  如何改变人类的观念,形成新的讲说习惯?这须在两个世界的通道上寻找。从有关情况来看,口述史录音录像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口述是生活世界的,口述史是文本世界的,两者在“口述”上是相通的,所不同的是否录下音来。录音录像是一种既适合生活世界又适合文本世界的历史记录方式。录音,可以自录,也可他录。自己想说话而又找不到谈话对象时,最好自录;自己没有想到说而别人想到问的时候,可以他录。自录概念的提出,解决了独居老人的口述史保存问题。不过,绝大部分人只会说,不会想到录下来,从而导致他们没有自己的声音记录。从文本世界来说,他们仍是贫穷的。他录,可以是直接的对话,也可以是远距离对话。远距离对话,就是电话、QQ、SKYPE、微信等聊天工具。聊天工具的不断开发,为远距离的口述采访提供了方便。不管哪种方式,都要求录音。录音是一种文本,是一种历史的声音再现。有了录音版本,可以进一步转录成为文字作品,以适应阅读,从而达到超时空流传的目标。口述录音是目前可以寻找到的比较理想记录方式。它在原来聊天习惯上,稍加变通,录下音来,即可实现。口述史具备录音文本与文字文本两大功能,直接成果是录音文本,间接成果是文字文本。这样,就满足了传统与现代、生活世界与文本世界两大领域的不同要求。这种口述史模式,既保留了言说的特点,又留下了录音文本,还可转录成文字文本,解决了转型中的两难问题。可以这么说,文字的出现导致了生活世界与文本世界的隔阂,而口述史的出现则打通了生活世界与文本世界的隔阂。

  口述史解决了书写公众史的技术障碍,方便了历史记录。此前主要靠文字,文本的形成是通过文人的想像来创作的,门槛较高,普通人无法进入。某些人如懒得记录,保存下来的历史记忆就不会多。现在有了录音,随时可以保存人类的历史记忆,门槛大为降低,人人得有机会讲了、写了。口述史采访,可以借助别人(如传记公司)的帮助,这是花小钱可以解决的问题。要让普通人也有文本,当然可以通过公共财政投入来解决,但个人出资显然更主动。自己重视自己的历史,这是新时代提出的个体生存任务。智能手机让通信完全个体化、主体化,在这种背景下,要充分发挥手机的录音与拍照功能。口述史的直接版本是录音文本,可以实现说话与记录的同步,说过即录好。欧美街头“故事亭”[10]模式的出现,就是典型的口述史。如果转成文字,虽然费时,但可完成个人史文本的建构。笔者采访某中学校长,聊了2个小时,转录而成的录音稿有2.3万字。这说明,口述的速度远远大于写作的速度。口述史的出现,实现了人类快速记录历史的梦想。口述史是最适合生活世界的历史记录方式。用声音表达的故事更多,远远多于用文字表达的故事。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本文责编:郑艳】

上一条: ·[段晴]新疆山普鲁古毛毯上的传说故事
下一条: ·[卢梦雅]早期法国来华耶稣会士对中国民俗的辑录和研究
   相关链接
·[李一凡]上古史演义中的神话历史书写·[张佳伟]众声喧哗:多视域的曹操传说与形象建构
·[徐宝成]明清易代:惠世扬形象的多维建构·[罗瑛]视觉描述与族群边界:历史书写中的景颇族认同考察
·[祝鹏程]史实、传闻与历史书写·当代西方口述史学发展的主流趋势
·[梓皓]跨学科的口述史·[唐纳德·里奇]技术带来改变:口述史学的最新趋势
·[姚力]中国视域的口述史学·[初雪]学科与流派:口述史学与民俗学基本理论管窥
·[杨祥银]口述史学:理论与方法·[姚力]我国口述史学的困境与前景
·国内“口述史”研究倡导者·[闻黎明]略议“口述史”
·[杨雁斌]口述史学百年透视(下)·[杨雁斌]口述史学百年透视(上)
·[钟少华]中国口述史学漫谈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