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陈辽]新中国第一部特色鲜明的民间文学学术史
  作者:陈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2-09 | 点击数:5091
 

  民国时期,梁启超(1873—1929)著有《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自从新中国成立后,至2006年12月为止,有上百部中国文学史、近代中国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却并无中国文学学术史。有十几部文学思潮史,其中涉及文学思潮,也没有学术思潮史。有几部思想史,主要是谈政治思想,也没有学术思想史。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多种,主要原因在于,要从上千个学者、名人、作家的著述中爬罗剔抉出学术思想来,谈何容易!2006年12月,河南大学出版了刘锡诚先生(1935——)撰写的《二十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终于打破了新中国无学术史的记录。从2011年起,刘锡诚先生集中精力,费时三年,悉心对原书进行修订和增补。2014年12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这部110万字的增订版《二十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以下简称《学术史》)。研读这部新增订的煌煌巨著后,我认为,该书具有六大鲜明特色,应该大书特书。

  特色之一是,时期划分创新。一般的文学史、思想史、学术史分期或以朝代划分;或以年代划分;或以思潮划分;或以某一社团(如“左联”)的成立划分;大致雷同,看不出该时期文学、思潮、思想、学术的特殊性。在他们笔下,文学的发展似乎是径行直遂,总是前进、向上的。其实,南朝的文学,“绮丽不足珍”,早就受到后人的批评。《学术史》从民间文学学术实际出发,认为民间文学学术,包括民间文学、民间文学的收集和研究、关于民间文学的主张、思想和理论、民间文学田野调查、与民间文学有关的刊物宗旨和具体实践,等等;将二十世纪中国民间学术史划分为六个时期:现代民间文艺学的滥觞期(1900-1918)、歌谣运动的兴衰(1918—1926)、学术转型时期(1927—1937)、战火烽烟中的学科建设(1937—1949)、共和国“十七年”的民间文学搜集研究(1949—1966)、新时期的民间文学理论建设(1976—1999)。各个时期民间文学学术的特殊性;相互之间的区别;下一时期与上一时期之间学术的衔接、传承和发展;阅后一目了然。1966—1976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并无民间文学学术,干脆不划出“文革”十年民间文学学术时期。一句话,实事求是,一切立足于民间文学学术的实际。这样,各时期民间文学学术的特殊性有了,区别所在有了,传承和发展也有了。

  过去,论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总是把梅光迪视为思想保守的代表人物。但是,恰恰是梅光迪,使用了“民间文学”这个词汇,并提出“文学革命”要从“民间文学”入手这一思想。“仅此两点,在当时的学界当属首创。”《学术史》把梅光迪作为“现代民间文学的滥觞期”的代表人物之一。相反,“左联”,一般人都认为是革命文学阵营之所在,但是,“左联”中的人物,除鲁迅、茅盾、周文等少数人对“民间文学”持肯定态度外,其余大多数人却把“民间文学”等同于“封建文艺”予以彻底否定。什么是创新?仅就划分时期而言,这就是创新!因为,前人不曾有过如此从实际出发的学术史分期的划分。

  特色之二是面、点结合。刘锡诚先生把各个时期不同地域的民间文学学术作为“面”,同时又把该时期的一些代表性学者的民间文学学术思想、学术成就、学术理论作为“点”,如此“面”、“点”结合,就如实地、深入地显示了不同时期民间文学学术的全貌。如第四章《战火烽烟中的学科建设(1937—1949)》,刘锡诚先生把沦陷区北平的民间文学,上海、香港、北平的俗文学派的崛起,南溪、昆明、贵阳的社会一民族学派,大西南的民间文学采录,胜利后的上海民间文学界、解放区的民间文学搜集和研究,香港的民间文艺活动,作为“面”;而把郑振铎、赵景深、黄芝岗、叶德均、刘兆吉、吴泽霖、光未然、袁家骅、陈国钧、顾颉刚、罗香林、常任侠、徐旭生、闻一多、朱自清、薛汕、程憬、孙作云、丁英、李白英、钟敬文、柯仲平、林山、董均伦、钱毅等人在民间文学学术上的成就和观点作为“点”,给予充分地、深刻地研究。“面”“点”结合,战火烽烟中的我国民间文学的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成绩,历历如绘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特色之三是“重”、“轻”得当。在我国民间文学学术的历史发展中,有的学者的观点正确,影响广泛且深远;有的学者观点有争议,影响有限且短促。如果有闻必录,轻重不分,平列地加以论述,那就不但违背史实,而且失之公正了。刘锡诚先生不是这样,他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将民间文学学术界内的知名人物的影响深远的学术思想,视为“重”;但也不忽略那些曾经在小范围内产生过某些影响的学术思想,视为“轻”,“重”、“轻”得当地给予论述。如鲁迅的神话观,不只评说了神话的产生;神话是先民的集体口头创作,是社会发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神话的演进与消亡;神话幻想的特点是把自然现象人格化、把自然力神灵化;神话中的幻想是以现实作根据的;原始先民对神话是信以为真的;而且还论说了神话与文学的关系,神话是文艺的萌芽、小说的开端;探索了我国古代神话何以仅存片断的原因等。刘锡诚先生既肯定“鲁迅无疑是我国神话研究领域的开创者之一”,又同时指出“鲁迅的神话观点往往带有他早期的思想特色和局限”,总共给予18页的篇幅。此外,对于郑振铎等人的民间文学研究,《中国俗文学史》的问世,也着“重”作了论述。对于某些学者的“一家之言”,尊重他们的学术思想,也给予一定的评说,但并不多费笔墨。有关四大传说研究(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学术史》作为“重”,加以细致、切实的研究,而对于中国不多的“动物故事”,作为“轻”,几乎一带而过。“轻”“重”得当地论述民间与学学术思想,使《学术史》的学术含金量大大提高。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简涛]天时、地利、人和──《民俗研究》创刊琐忆
下一条: ·[刘锡诚]猿之德静以缓,猴之德躁以嚣
   相关链接
·[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朱凯雯]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中国俗文化教学研究
·[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张玲]起源·空间·构身:隐喻视阈下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中的民族共同体思想
·[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
·[游红霞]“中国寻根之旅”构建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谱系理路·[谢亚文]女性讲述者的发现: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百年回顾
·[夏中华]中国民间故事异境叙事研究现状述评·[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
·[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王玉冰]荷兰汉学家高延的中国节俗考察与书写
·[王兴尧]非遗在社区:学术史要略与中国方案·[王硕]城乡交互视野下礼簿中随礼法则的延续与重建
·[王京]近代日本的中国民俗研究与相关收藏·[万水清 胡燕]基于中国式现代化乡村茶馆发展路径选择
·[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孙正国 韩冰雪]“解难题”:中国“命运之子”母题的诗学结构
·[斯琴 杜丹]海外中国民俗文献研究范式的探索与实践·[施爱东 刘丹一]中国龙形象的历史演变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