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950年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中国民协前身)成立,贾芝同志就是驻会秘书组长,部下只有孙剑冰一人。不久,贾芝便和钟敬文先生一起创办了《民间文艺集刊》。发了民研会主席郭沫若的文章《我们研究民间文学的目的》、老舍的《老百姓的创造力是惊人的》、钟敬文的《口头文学: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等等,引起了全国文艺界的瞩目。可惜的是,只办了三期便停刊了。
1955年4月,贾芝任驻会秘书长,与钟敬文一起创办了《民间文学》月刊。其办刊宗旨,主要是发表“忠实记录,慎重整理”的全国各民族口头流传的神话、史诗、传说、故事和歌谣等作品。还发表一些指导民间文学工作的理论文章及短论等等。当时的编委会阵容相当庞大,有阿英、钟敬文、贾芝、陶钝、毛星、汪曾祺、孙剑冰。当时,我是歌谣组组长,每逢开编委会都让我列席。当时钟敬文和贾芝一致叮嘱:稿子一定要忠实记录的,凡是伪造的,坚决不收。这是《民间文学》成功的关键。北京文化界的各行专家,无论是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还是美术家,一致称赞《民间文学》有特色,而且苏联的民间文学专家与日本的口承文艺专家也大加赞赏。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一书中,引用了中国不少民间文学资料,并盛赞“中国学者……在北京编辑出版了一种出色的杂志《民间文学》”。
说贾芝同志是位忠诚的民间文艺家,就是他坚持民间文学的方针路线和基本原则。例如,民间文学必须坚持“忠实记录,慎重整理”,要坚守民间文学的范围界限;要区别记录整理和改编与再创作的界限。改编与再创作,那是属于作家创作的范畴。我们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文学和艺术来说,主要是抢救和保护各民族传说的口头文学与艺术。人民口头创作的新故事也有,因正在流传中琢磨,好的极少。但作为新事物,也应重视。然而,真是怪事,那些受极左思潮影响的人却偏偏瞧不起它,说它太简单。主张要“改旧编新”呀,要创作新故事呀,结果是越拉越长,搞成了中篇小说。然而,这样的“改旧编新”,其致命伤是无生活基础,不能感动人,往往给人以胡编乱造的感觉。
贾芝同志原是位诗人,在延安,艾青就称他为布谷鸟诗人。因此,他特别重视中国三大史诗的抢救,他在主持民研会的工作之后,终于在1964年由民研会、新疆文联、柯尔克孜族自治州,并约请中央民族大学参加,成立《玛纳斯》工作组,同年又组成一个《玛纳斯》调查采录小组,柯、汉专家十几人住在阿图什调查补充搜集《玛纳斯》史诗。小组在1964至1965年期间,调查了阿图什四个县的民间文学情况,并采集补充了《玛纳斯》八部的全文,还翻译了《玛纳斯》六部史诗草稿。但后来在“文革”中被破坏了。
三套《民间文学集成》确实是民间文学的里程碑,全国民间文学工作者开展了一次全面的调查采录,又根据中国民协规定的“三性”(即全面性、代表性、科学性)的要求编选集成几十年。就连钟敬文、贾芝也看了几十年的稿子,钟老任《民间故事卷》主编,贾老任《歌谣卷》主编。他们都有一颗忠心,要把《集成》编好。还有周巍峙同志,他全面管理文联各协会集成的工作,他工作一丝不苟,圆满结束了全套集成。周、钟、贾三位老人,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祝贾芝同志健康长寿!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2013年03月15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