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卡舒巴 安德明:从“民俗学”到“欧洲民族学”: 研究对象与理论视角的转换
  作者:[德] 沃尔夫冈·卡舒巴 (Wolfgang Kaschuba) 安德明   译者:安德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1-19 | 点击数:10155
 

  安:这就是说,要想真正做好这类研究,进行扎实的田野作业至关重要。

  卡:对。我们强调:“人即是其行动。”这意味着我们对人的研究,必须要在人的行为及行为发生的语境中来展开。这种研究,需要我们回答人们正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这类问题,这是文化意义上的问题。文化意味着具有形式。传统的文化形式包括仪式、社区、村落、工作、家庭,等等。今天,我们更强调互动,比如交谈、联络、讲演等等;同时还要有内容、信息、意义,以及行动的逻辑——怎样观察、怎样讲话、怎样流动。这就是文化的系统。如果我们只有自己固定的模式,把文化现象都按照“仪式”“节日”“家庭生活”等来讨论,那只能代表我们的视角,我们的观点,而不能真正表现人们的实践。

  就像我的一位同事和朋友二十多年前提出来的,“让我们跟从具体行动”“让我们跟从人”。因为他们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我们也必须要变化。今天,我们会说,让我们来关注在各种语境当中人们在做什么,而不是看他们要去哪里。这会让我们获得一些有关真实生活的印象,并对人们之所以要那样做有一定的理解。

  六、处理好理论与经验研究的关系

  安:除了扎实的调查,在我们这个领域,理论也十分重要。我知道,鲍辛格教授曾经称赞您是一位理论性极强的民俗学者,比一般同行都更有理论深度。那么,您觉得应该怎样才能更好地协调理论与经验证研究的关系呢?

  卡:我认为,对所有的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的工作者来说,经验研究是重要的基础。观察人们如何行动、如何思考、如何与其他人交往互动,这是我们的重点。因为要想获得准确的印象,得出准确的分析,你必须尽可能地接近人。但这同时又意味着我们是限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因此,进一步展开理论性的探讨就十分重要。假如我们面对的只是一个很小的领域,得到的只是很小的印象,那么我们必须追问,这在更广泛、更普遍的状况下具有什么意义?仅仅描述一个地方的生活,那是不够的。它只能算我们工作的第一步,再进一步,我们还必须去看这种生活对于其他情境、其他人群、其他国家,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意义。

  通过这种理论化的工作,我们就不会以自己的经验研究来断言所有人都是这样生活的,也不会轻易地把具体事象用“家庭”“空间”“家”“场所”等固定的概念来归纳,而是会探究生活方式的变异性、多样性,并且尽可能地接近现代化与当代生活。这既意味着对我们在经验研究中所得印象与分析的进一步理论化,又意味着对其他相关学科真正积极、彻底的关注。这些学科,比如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文学研究等等,都是有关生活、社会与文化研究的学科。观察它们进行理论总结和分析的过程,就会发现,它们的研究并不直接关注人,而是关注与人们相关的物品、文本或文献。而我们却是要努力以更加自然的方式来观察更多的人。可以说,在进行理论化的过程中,我们有更广阔的领域,也有自己特殊的位置。

  一方面,我们要问,什么才可能是普遍性的。如果我们观察特定形式的交流、特定的文本,尤其是特定的照相方式——今天照相已经完全是自助性的,人们可以随时用智能手机为自己、为朋友、为家庭成员拍照。观察这些,我们就是在看文化的标志,它们属于交流互动的某种符号、某种核心或某种模式。它们也许还具有跨文化性质,人们不仅仅是在北京或柏林拍照,也可能会在世界任何大城市中拍摄。

  这种有关象征、符号、互动与实践的普遍化问题,在今天变得更加必要。由于数字化的网络,我们每天有大约1亿张数码照片在互联网上流通,越来越多的人在阅读新闻、观看照片、与人交谈时处在一种互动的状态,大家可以同一时间与从北京到巴黎、从纽约到莫斯科的人聊天。这实在是一种全新的形势,远非16、17或18世纪的地方社会所能相比,可以说是一个高度“互联网化”的世界。

  这意味着我们的民族学必须关注所有这些联系,但同时也应该找到问题的要点。我们必须既有来自民族志调查的有关当地的感受,又有全球化的视野。

  安:如果我们的视野局限在过于狭窄的领域,肯定无法得出具有更广泛意义的观点。而这其实也是当前民俗学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我们许多民俗学的著作,都是对某个特定事象或个案的描述与分析,除了围绕个案本身的精细讨论,往往很少进一步的提炼与抽象。十多年来,我参加了不少民俗学专业的硕士或博士论文答辩,其中许多的论文,都是有关某个地区某一民俗事象的调查和研究。开始的时候,对这类论文,我都是从它记录、保存和展示了具有特定地方属性的文化传统的角度,来肯定它的成绩。但后来,随着看到越来越多相似的描写和讨论,我却很难再理直气壮地从那个角度去为这类文章辩护了。这种情况,现在也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同行的警惕。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敏之】

上一条: ·哈森 田兆元:民俗是社会建构的重要元素
下一条: ·德国汉学家薛凤:《天工开物》让我与中国科技史结缘
   相关链接
·[唐璐璐]对“非遗”与“社区”的再认识——基于“德国现代舞实践”列入非遗名录的思考·[陈亚琼]声音的书写:“理想集体”的话语表达
·[柯小杰 王君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服务民族学专业教学·[菅丰]民俗学的悲剧:学院派民俗学的世界史纵览
·[包汉毅 桂书杰]德国民俗学史上的“礼俗互动”·[王玉冰]中国妖怪学在欧洲:高延对民间故事的研究及其影响
·[吴秀杰]解析日常文化中的量化结果诸态·[施爱东]大团圆何以成为元结局
·[意]朱泽佩·科基雅拉:《欧洲民俗学史》·欧洲人文学术会议将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
·[刘文江]神奇记忆:一个重要的欧洲传说学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记录与呈现——欧洲的经验》中文版新书首发式在杭州成功举办
·[墨磊宁]“民族识别”的分类学术与公共知识建构·[乌丙安]中国占卜习俗研究在德国
·[朱丽娅·史密斯]从混沌到启蒙——欧洲龙的自然史(下)·[朱丽娅·史密斯]从混沌到启蒙——欧洲龙的自然史(上)
·从中国民俗学百年记忆到德国经验文化学阐证·从中国民俗学百年记忆到德国经验文化学阐证
·[简涛]节日行为的社会系统:阿村的复活节·婚纱简史:古代欧洲少女的公主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